“最近平均氣溫都在30攝氏度以上,氣溫偏高、煙葉蒸騰量大,煙田急需灌溉。”在河南郟縣渣元鄉二十里鋪的煙田里,一根長長的主水管從一旁的接水口向地邊延伸,抽水機的“轟轟”聲也自偏遠的地塊傳來,煙壟上鋪設著一根根黑色的細長管線,一滴滴晶瑩的水珠從管線里溢出來,均勻地滴落到整齊排列的煙苗穴里,滋潤著一株株青綠的煙苗。
今年5月份以來,郟縣降雨偏少、氣溫偏高,我縣大部分產煙鄉鎮氣候干旱,煙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為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影響,郟縣煙草分公司積極出動,主動作為,采取多種措施、多種形式幫助煙農進行抗旱澆煙工作。
統籌兼顧“精”準備
“只要把水送上基本上就不用管了,想澆哪一壟就把哪一壟的接頭打開,每次能澆五六畝地,方便得很。”煙農郭曉壘說,“以前那種澆水方式效率太低了,我家50畝煙葉以前用傳統灌溉方式澆灌,我們兩口子白天黑夜守在地里,一天也澆不了10畝地,而且澆地高峰期,爭水爭電矛盾也突出,全部澆完50畝地整整用了6天,這還不說,大水漫灌之后,土壤板結,雜草叢生,病害也多,后期除草、植保用工也花了不少錢。現在用滴灌澆地,好用、省事、省力、還省錢!”?
一句句樸實的話語,無不透漏著煙農對郟縣煙草分公司全心全意服務的感激和對新技術帶來種煙便利的高度認可。
“相比傳統的灌溉方式,滴灌提質增效明顯,畝產量、畝產值、上等煙比例等指標均高于常規煙田,綜合減工、降本、增效的收益,每畝可增加煙農收入300元左右。”渣園鄉煙站站長賈二帥介紹說,“但是,我們也會根據煙田實際情況,采用滴灌、漫灌、噴灌等多種方式,發揮水源最大效益,確保煙株能夠澆上“保命水”。
抗旱澆水是當前煙田管理的重中之重。郟縣煙草分公司在煙區全面推行“一戶一策”煙田供水措施,在深入摸排、詳細了解煙田和水源類型、供水方式、供水設施等現狀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為煙農們制定“一農戶、一地塊、一策略”供水方案;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水利、電力部門的溝通協調,千方百計廣開水源,協調解決好用水用電矛盾,統籌兼顧做好抗旱準備,確保煙葉產量不減、質量不降。
把脈問診“巧”指導
“水源要干凈、接頭要牢實、濾芯要定期清洗……。”李口煙站網格員謝顯峰反復給煙農們叮囑滴灌技術要點。“我們不僅要讓煙苗喝上水,還要喝的科學健康,滴灌雖然比較省水,但是如果流量大,時間長容易損傷根部,可以用滴灌加漫灌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旺長期的煙苗不缺水。”
“我剛試了試水溫,跟地溫差距不大,你這漫灌可不能懶省事。”李口鄉煙站站長張新帥指導說,“天氣炎熱,可在上午10點之前、下午4點之后或者傍晚灌水,避免在炎熱的中午灌溉,以免煙田地溫與水溫溫差較大,導致煙草病毒病突發。”
目前,多數煙田的煙株已經或即將進入旺長期,正值需水旺盛階段,各個煙站組織網格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煙農科學澆煙,為每一株煙苗保灌“解渴”,保障煙苗健壯生長,讓煙農放心滿意。
精細管理“嚴”落實
走進渣元鄉二十里鋪的煙田,一壟壟整齊的煙株生機勃勃。煙農和煙站網格員正在忙碌著:有的在調節微噴方向,有的在拖拉澆水管,有的在看守抽水設備……
“今年煙田抗旱澆水可省勁了,不但省了我的力,澆水質量也提高了,真的要感謝郟縣煙草分公司對我們的支持與幫助。”正在煙田查看澆水情況的煙農程培磊高興地說。
“為了提升煙田抗旱澆水效果,我們通過微信群,短信等方式發送氣象信息,時刻提醒煙農關注天氣變化;引導煙農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靈活選擇抗旱方式,最大限度發揮機井、水塘、河流等水源效能,做到有旱必澆,應澆盡澆;組織網格員不定期深入煙田澆水現場督導檢查澆水方式、澆水質量等情況,全力確保煙葉抗旱工作落地落實落細。”渣園鄉煙站站長賈二帥說。
目之所及,煙田里一片生機盎然,綠油油的煙葉長勢喜人。深入抗旱一線的煙站網格員們以煙農心為己心,描繪出一幅幅攜手抗旱、同心保煙、維護煙農利益的美麗畫卷。美麗的風景背后少不了付出,這夏旱天里的欣欣向榮正是郟縣煙草分公司全體煙葉工作者和廣大煙農們用汗水澆灌出來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