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大山深處的湖北保康煙田里,嫩綠的煙苗隨風搖曳,生機盎然,彰顯著新一年的豐收希望。
下煙田、保育苗、搶移栽,全縣119個煙葉種植村全面掀起生產高潮。講技術、說要點、話發展,115名煙葉技術員下沉一線,全心全意服務產業發展。
近年來,保康縣煙草專賣局緊盯“平臺管理好、設施配套好、產業組合好、市場銷售好、煙農收益好”的“五好”目標,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上做文章,在服務煙農增收致富上提質效,呈現出產業旺、煙區美、煙農富的多元產業融合發展新局面。
貼心服務“零距離”
“種煙想要獲得高效益,就要種好、管好、烤好、分好……”早上7點半,保康縣兩峪鄉麻坪村村頭的“大喇叭”準時響起,煙農陳勇茂一邊收聽《煙農熱線》節目,一邊忙著為煙苗澆水。
今年52歲的陳勇茂從1992年開始種煙葉,如今是村里有名的種植大戶。
為了有效促進煙農增收,近年來,縣煙草專賣局通過政策激勵、技術支持、物資補貼等有力措施,解決煙農后顧之憂。
2022年,全縣1923戶煙農與煙站簽訂收購合同,煙農增加84戶。穩步推進全程機械化,全縣煙葉備栽起壟環節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全縣建防雹點14個,所有煙田購買種植保險,2021年保險賠付總額275.48萬元。建設新能源烤房1358座,烤煙化繁為簡,煙農省心省力。2021年共發放產業補貼1500萬余元,煙農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
“為了讓煙葉產業最大限度普惠于農,我們將每一項政策用活用足,把每一項技術送到田間地頭,讓每一筆收入到賬到戶,讓煙農輕裝上陣。”縣煙草專賣局黨組書記、局長、經理郭發超說。
種煙葉前,召開動員大會,宣傳優惠政策,算清收入賬。種煙葉后,起壟、覆膜、移栽、施肥全流程精準服務。烤煙時,成立“烘烤110”小分隊,確保科學烘烤、安全烘烤。收煙后,各項補貼兌付到位,確保煙農盡享實惠。
2021年,全縣種植煙葉35529畝,實現產值1.2億元,帶動1839戶農民戶均增收6.7萬元。今年,全縣發展煙葉面積37000畝,全縣可望實現產值1.3億元。
打好產業“組合拳”
大山深處,云霧繚繞的馬良鎮云旗山村,一片片整齊的煙田美如畫。
煙田旁,50座連體烤房組成的標準化烘烤工廠蔚為壯觀,外墻上“全省‘中棵煙+高油分’煙葉核心示范區”的標語彰顯著這片煙田的與眾不同。
云旗山村從1990年開始種植煙葉,是保康縣煙葉種植“千畝村”之一,屬典型的山區地貌,交通不便,田塊分散。
為打破山區煙葉產業發展瓶頸,2019年,縣煙草專賣局啟動和平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將云旗山村確定為產業綜合體核心示范區,將趙家山和望糧山兩個行政村納入綜合體項目,規劃優質生態煙田2200畝,全面夯實煙葉產業發展基礎。
村級主干路擴修刷黑,建防護堤、排水渠,新建烘烤工廠、文化休閑廣場……一項項舉措讓煙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2021年,云旗山村38戶煙農種植煙葉1005畝,實現銷售收入370萬元,戶均增收9.7萬元。今年,該村種植煙葉1010畝,預計實現總產值450萬元。
“云旗山村作為綜合體的核心煙區,全部種植K326品種,該品種對土壤環境有較高要求,我們探索出煙葉豐收后種植晚春菜薹的種植模式,既改良了土壤,又有效促進煙農增收。”郭發超介紹,2020年,云旗山村開始嘗試煙葉豐收后種植菜薹,每畝純利潤可達1800元。
近三年來,縣煙草專賣局持續推進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充分發揮設施保障、科技集成、產業融合、示范帶動作用,做實做細煙農增收文章,綜合體煙農戶均收入14.18萬元。
爭當發展“領頭雁”
5月15日,國際家庭日當天,一份喜報傳來:保康縣郭大榮家庭被評為第十三屆“全國五好家庭”。
喜訊傳來時,郭大榮正帶領村民在自家蘋果柿種植基地套種煙苗。
今年59歲的郭大榮是保康縣店埡鎮大林村村民,1991年因意外事故導致雙目失明。郭大榮身殘志堅,生活自理后便開始學習養豬、種煙葉,成為十里八村有名的致富能手。
致富不忘眾鄉親。富起來的郭大榮開始義務組織村民開展培訓,教種煙葉、養豬技術。在他的帶領下,全村已有40多名農民發展煙葉、生豬產業。
今年,郭大榮種植了80畝煙葉,其中套種蘋果柿60畝,加上養殖的100多頭生豬和種植的2畝中藥材,預計年收入可達70萬余元。
今年1月,省煙草專賣局發布全省十佳職業煙農名單,后坪鎮堰塘沖村煙農周全國榜上有名,全省獲此殊榮的煙農共計10人。
2021年,周全國種植煙葉68畝,銷售煙葉2.23萬斤,純收入達18萬元。2022年,周全國種植煙葉88畝,預計產值40萬元。
從均衡施肥到病害防治、從移栽田管到成熟采烤,周全國嚴格采用煙草部門推廣的先進技術。從1998年開始種煙,到逐步開始規劃產業發展道路,周全國對自家劣田進行復墾、流轉土地,逐步擴大種植面積。周全國還購置各類設備,開展專業化服務,成為村里小有名氣的煙葉種植專家和致富帶頭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