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的江西石城煙區,煙葉烘烤如火如荼,煙農們忙著分次采摘一片片成熟的煙葉,豆大的汗珠從臉頰滾滾而下,黝黑的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這是幸福的微笑,也是豐收的喜悅。而時時刻刻伴隨著煙農的還有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的煙技員,他們白天走村串戶,巡回于田間地頭,指導煙農準確判斷煙葉成熟特征,協助煙農采收,晚上則在烤房棚下開辦“金葉夜校小課堂”,向煙農傳授煙葉烘烤理論知識,解決烘烤技術“瓶頸”,一系列暖心服務,獲得煙農們點贊,煙農們都親切的稱他們為“小保姆”。
烤房棚下的“金葉夜校小課堂”? 溫昌恭攝
精準方案助烘烤,細致服務暖人心
“喂,溫師傅,我今天采收的煙葉剛裝烤完畢,有312桿,桿重約12公斤,17時50分點火,幫我打印一份烘烤方案過來。”石城縣煙草專賣局高田煙葉工作站煙技員溫慶壽接到田心村煙農陳必勇的電話后,趕忙為他制定了一份個性化烘烤方案,打印后及時送到烤房下,并根據方案上的數據幫助他修改了自控儀上的烘烤參數,然后把烘烤方案裝貼在自控儀旁,供他在烘烤過程中查看,同時交代他在烘烤中應注意的事項。
煙技員溫慶壽(左)正在指導煙農設置烘烤參數? 溫昌恭攝
為了把深奧的烘烤理論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實用技術,石城縣煙草專賣局技術人員,經過幾年的技術攻關和實踐,研究出了不同類型烤房、不同烤次煙葉的烘烤方案,并把它制作成簡單明了的烘烤操作表。該烘烤操作表把煙葉烘烤全過程劃分為10個烘烤階段,根據煙葉成熟度、部位和含水量確定變黃時間,根據煙葉桿數和桿重等確定定色期和干筋期時間,各個階段的干球溫度、濕求溫度、升溫時間、穩溫時間、對應烘烤的具體日期和烘烤時間、加煤數量、煙葉應達到的變化要求都一目了然。
“煙農每次裝烤后,只要告訴我們煙葉桿數、桿重、點火時間等基礎數據,我們就能根據烘烤工藝要求,為煙農制定一份個性化烘烤方案,并根據烘烤方案在自控儀上設置烘烤參數后,就能實現精準自動烘烤。”溫慶壽說
“現在煙葉烘烤真是省心又省力,每次煙葉裝烤后,溫師傅都會為我制定一張烘烤操作表,而且每天還會來現場指導,我只要根據目標溫度和濕度加煤燒火就行了,而且烤出來的煙葉‘金燦燦’的。”談起煙技員的服務陳必勇滿是贊許。
雷電無情毀設備,深夜“出診”解難題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陣急促的手機鈴聲把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巖嶺煙葉片區負責人吳敏從睡夢中驚醒。一看是上柏村煙農熊由安打來的電話。
“喂,吳站長,我和熊益邦兩座烤房的自控儀都壞了,風機也停了,燃燒機也不供料了,時間一久,兩烤煙都會沒用的,兩烤煙可是兩萬來塊錢啦,這可怎么辦啊?”吳敏剛按下接聽鍵還未開口便傳來熊由安焦急的說話聲。
原來,熊由安和熊益邦的烤房今年都安裝了生物質燃燒機,自控儀損壞,燃燒機也停止工作。
吳敏掛完電話,趕忙穿好衣服,收拾好螺絲刀、電筆、鉗子等一些簡單的維護工具,駕駛私家車冒雨向上柏村進發。
一趕到烤房棚下,吳敏趕忙對自控儀進行檢測,所幸電源沒問題,可是當他看到兩臺自控儀主板時,主板都變黑了。 “自控儀是被剛才的雷電燒毀了。”吳敏說道,“現在必須重新更換自控儀,才能正常烘烤,幸虧上長甫組有兩座烤房今天停火了,我馬上去那里拆兩臺自控儀過來換上,明天叫廠家售后人員來維修好。”
吳敏正在檢測自控儀故障? 溫昌恭攝
當吳敏把兩座烤房的自控儀都更換好后已是早上5點多了,當他看到正常運行的設備時,臉上露出了疲憊的微笑。
吳敏的用心服務是石城煙技員服務煙農的一個縮影。他們揮灑汗水深入田間地頭、深入烤房跟蹤服務,成為煙農種煙增收的“及時雨”。
“煙技員就像我們煙農的‘保姆’,在任何時候都能隨叫隨到,為提高煙葉質量,助力我們增收提供保障。”熊由安由衷的說。
為煙農服務,辦實事、解難題,石城煙技員一直行進在路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