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昆明市石林縣圭山鎮尾乍黑高標準煙田建設項目區,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令人振奮:土地上,工程機械緊張作業,挖掘機、推土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重型卡車來回穿梭卷起滾滾煙塵……每一處施工現場都能看到勞動者埋頭苦干的身影,各作業單位都在緊張工作。
煙葉生產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為全國最大最重要的優質煙葉原料供應產區,云南煙葉占全國總量的近乎“半壁江山”。如何堅決穩固煙葉基礎,努力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打牢根基,對于昆明煙草人來說,既是現實所需,也是巨大機遇。高標準煙田建設為春城昆明的煙葉生產發展注入了全新動力。
石林縣林口鋪高標準煙田建設項目區? 普鄭才 圖
穩得住??發展有空間?
“原來我們種煙太難了,種煙的土地東一塊西一塊,很多地塊都有大大小小的石頭,大型機械也局限于田埂之間沒有辦法使用。但是這兩年好了,煙草公司幫助我們通過土地流轉,使我們的土地資源得到集中,又劃定了基本煙田,配套了相應的政策措施,我們種煙沒有后顧之憂。”石林街道辦林口鋪煙農張宏祥說。
昆明市石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始終堅持以解決“在哪里種煙、誰來種煙、怎么種煙”為導向,在2018年完成28萬畝基本煙田規劃的基礎上,2021年再次進行優化布局,新增基本煙田7萬畝,規劃總面積達到35萬畝,規劃后核心區達32萬畝,占比91%。
跟得上??發展有活力
“我們種煙的地塊配套機耕路和設施管網很差,每年要投入很大一部分運輸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煙農的種煙積極性也受到了很大影響。”石林佳葉煙農專業合作社成員李亞霄說。
為有效解決設施配套不夠的問題,石林縣局(分公司)因地制宜對2021年度兩塊高標準煙田進行合理規劃,共規劃煙水配套水池65座、管網5條、溝渠2條、提灌站2個、田間道路建設砂石機耕路27條。田間機耕道路交織成網,助力煙葉生產機械化進程,縮短了煙葉田間運輸距離;設施配套進一步完善,建成了集中連片、設施配套、穩產高效、生態良好、機械化程度高、抗病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基本煙田,改善了煙葉生產條件,健全了農村基礎設施體系,成為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推手。
功山綱紀煙區產業綜合體實景? 昆明市局(公司)供圖
向前走? 發展更可期
“我在鳳合煙區產業綜合體有10多畝土地。去年種植烤煙和青花的收入較往年增加3萬多元。今年,我通過土地流轉申請到30畝的種煙合同,到年底一定能獲得不錯的收成。”談起今年的烤煙種植情況,尋甸縣煙農王興寬樂得合不攏嘴。
尋甸是昆明烤煙種植規模最大的縣。近年來,昆明市尋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煙區引領、鄉村振興”為建設綱領,積極對接地方特色產業,謀劃煙葉產業與多元產業融合,高水平構建“煙葉+N”現代煙草農業產業體系,以產業興旺促進農業增效、煙農增收,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功山綱紀、倘甸鳳合兩個煙區產業綜合體。
功山綱紀煙區產業綜合體以特色功山羊養殖為基礎,以“煙葉+飼草”“煙葉+養殖”作為主要產業,以飼草加工、有機肥加工作為輔助產業,同時,發展合作社專業化服務,形成了土地種植烤煙及飼草、飼草飼養功山羊、功山羊糞便及廢棄秸稈生產有機肥、有機肥再施用于土地的綠色循環產業鏈。2021年,功山綱紀煙區產業綜合體通過種植烤煙和飼草,土地畝均收益達到7000多元,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15.83萬元。
倘甸鳳合煙區產業綜合體積極發展多元產業,以“煙葉+特色農產品”種植作為主要產業,同時加大發展松子加工、生物質燃料顆粒加工以及合作社專業化服務等產業。值得一提的是,憑借當地盛產的特色高原松塔,加工銷售開口松子產品,并以塔皮為原料生產生物質燃料顆粒用以烘烤煙葉,形成高效特色產業體系。2021年,倘甸鳳合煙區產業綜合體通過種植烤煙和青花,土地畝均收益達到1萬元;通過銷售開口松子收入8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增加約30萬元收益。
“紅大”之源,生生不息。昆明煙草人將民生掛在心頭,將發展挺在前頭,將責任扛在肩頭,讓老煙區煥發出新活力,讓美麗的春城昆明唱響煙葉生產新贊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