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使用的這個淋溶器帶定量功能,大家在使用時一定要將噴頭對準打頂處后再按這個按鈕,以確保藥液沿莖向下淋,避免與煙葉直接接觸。”河南葉縣夏園村有才合作社植保專業隊長李國占邊示范邊講解到。看到大家在煙葉生產環節的組織化、專業化、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我的思路一下回到自己剛上班時的情景。
2007年,我大學畢業后就到平頂山市煙草公司從事煙葉相關工作,算上大學期間有關煙葉專業理論的學習,一轉眼也25個年頭了,這期間我經歷了平頂山濃香型煙葉規模的艱難恢復與快速發展,見證了煙葉生產形勢由“控規模”到“穩產業”的轉變,發展理念由“規模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組織方式由單家單戶的“分散種植”向以合作社為載體的村“集體經濟”轉變。
我記得那是剛上班不久參加的一次全市煙葉生產技術培訓班,其中一位授課老師介紹了平頂山濃香型煙葉的發展歷程,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平頂山所產的“山兒西”煙以“掂著有身份兒,摸著有油水兒,揉了都是糝兒,吸著有香味兒,燃后是白灰兒”而馳名中外,享譽全國。
隨后在1986年,平頂山作為中國煙草總公司指定產區,與美國環球、德寶等公司合作,1996年與美國菲莫煙草公司合作,開展改進提高煙葉質量試驗研究,較好解決了“營養不良、發育不全、成熟度不夠、烘烤不當”等問題,形成了代表當時中國煙葉發展方向的“寶豐經驗”,寶豐縣被國家局確定為全國煙葉生產“標桿縣”,成為煙葉生產的一面旗幟。”那個時期的煙葉種植方式以傳統一家一戶、零星分散種植為主,肥料以自產農家肥為主,由于種植規模不大,大家都各干各的,很少有互助。
從那時開始,我了解到平頂山作為全國典型濃香型煙葉主產區之一,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有著一代煙草人的驕傲和記憶,現在再展煙葉王國雄風,續寫百年濃香傳奇的重任交到我們這一代平煙人手里,我暗自下決心要傳承和發揚好老一輩煙草人的優良傳統,為平頂山煙農的增收致富貢獻力量。
隨后到2007年,國家局提出了從傳統煙葉生產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的戰略構想,并把現代煙草農業概括為“一基四化”模式,提出“打牢‘一個基礎’,努力實現‘四個化’”的戰略部署,即全面推進煙田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
我有幸從一開始上班就深度參與了平頂山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期間平頂山與國家煙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合作自主開展“平頂山現代煙葉生產模式創新研究”,在煙葉生產技術科學化、煙葉生產信息化、煙農知識化、煙葉生產操作機械化、煙葉生產組織管理專業化和社會化等方面全方位開展了合作研究,初步探索出了以“三戶三隊”(種植專業戶、育苗專業戶、烘烤專業戶,機械化服務專業隊、植保服務專業隊、分級服務專業隊)為核心的現代煙草農業模式,大大降低了煙農的種煙勞動強度和復雜程度,增加煙農收益,促進煙葉種植規模的擴大、種植水平的提升、煙農收益的增長,煙葉生產由“脫貧工程”變成了“致富工程”。這個時期的煙葉生產的規模化種植、機械化操作、社會化分工、專業化服務等初見成效,漂浮育苗、平衡施肥、小苗膜下移栽、上部六片一次性成熟采收、煙葉生產田間機械化等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得到全面推廣,推動了由傳統煙葉生產向現代煙草農業的轉型發展。
“我知道摸索出個好的種煙經驗不容易,成功的經驗就要大家共同交流提升,別人學會了,能少走很多彎路,省時、省工、多創收,大伙共同走上致富路,何樂而不為呢?”這是老高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今年47歲的高有才,2016年承包360畝土地開始種植煙葉,是葉縣規模化種植煙田第一人。2021年,高有才全票當選為夏園村村支部書記,從當書記的第一天起,他就想著怎樣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由于他有豐富的煙葉種植管理經驗,就將煙葉產業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探索了“村集體+合作社+煙農”村級煙葉經濟體運行模式,當年就給村集體經濟創收益近20萬元,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今年,全村種植煙葉1150畝,實行網格化管理,全程由合作社開展專業化服務,煙葉收益按照村集體30%,煙農70%進行分紅,預計村集體可以收入近40萬元。這是近年來平頂山煙區在培育“家庭農場、種植合作社和村級煙葉經濟體”三種新型組織模式方面進行創新研究和探索推廣的典型事例代表,也是為穩定種植規模,穩住煙農隊伍,穩定煙農收入探索的新路子。
“夏園村的村集體經濟運行模式集中集聚了優質生產要素,將村集體、合作社、煙農、產業工人等組成一個利益、責任,多方的合作共贏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讓農民增收之路越走越寬,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快。”筆者的思緒一下子又回到了煙田中,看著長勢喜人的煙葉和煙農臉上豐收在望的喜悅,作為以煙農為本,真心服務煙農的煙草人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