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江西石城各鄉鎮,映入眼簾的是公路兩邊一丘丘綠色的田野,一株株綠油油的煙株昂首挺胸地直立在肥沃的田野上隨風起舞,美不勝收。綠綠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蓬勃生長,點綴在一片片綠葉間可愛至極,遠遠望去展現出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圖為琴江鎮湖下村羅口塅種煙大戶溫海亮的煙田。
烤煙種植是當前石城農業生產效益最好的一個產業,也是富民、富村、富鄉、富縣的一個產業,同時財政增收、村民增效、村集體收入的重要產業。
為提高煙葉質量,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制作好APP在全縣11個鄉鎮88個種煙村巡回培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際,加上圖片和視頻,讓煙農醍醐灌頂、一目了然。據了解,全縣1100余戶煙農全部培訓到位,基本掌握了烤煙生產各階段種植技術,得到當地政府與村民高度的好評。
近年來,石城縣以生態發展為主線,依托自然資源優勢,盤活低效閑置土地,鼓勵村民發展烤煙種植。每年在2萬畝左右的前提下,村民嘗到了甜頭,今年在縣、鄉、村干部和煙農的共同努力下,全縣種植了烤煙2.23萬畝,通過石城煙草技術員的精心指導,目前煙葉全部采收完,并正在初分級與保管之中,等待8月上旬收購。全縣組建了兩個煙草專業種植合作社,從深翻曬土、育苗、起壟、飛防、專業化烘烤、分級等,都是由合作社運行。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特色“金葉”生態富民的新路子。
為避免因勞力不足而耽誤節令,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要求56名煙技員,把握好各自管轄區,對勞力不足的,特別是大戶,一定要與當地政府、村委會共同協調,調配好工人,確保不誤農事,讓煙農沒有了后顧之憂,可大膽種煙。
“種煙這些年,每年都有心滿意足的收成,在鄉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幫我調整土地、雇工人做事,感恩煙草公司技術員的幫助和指導下認真按照生產技術標準種煙。”收獲滿滿的溫海亮常懷感恩之心。
圖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孫福山研究員(右一)與江西中煙原料部基地科、石城縣局主要負責人現場查看出爐煙葉。
琴江鎮湖下村種煙大戶溫海亮今年種植122畝,烘烤期間全部用煙夾綁煙烘烤,省工、省時、省費用,且出爐煙葉“金燦燦”,得到省、市、縣煙草公司的高度評價。還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孫福山研究員二次現場查看在烤房中烘烤的煙葉與出爐煙葉的質量評價,說出烘烤水平真好。? ? ? ? ? ? ? ? ? ? ? ? ? ?
“今年預計煙葉產量在5.8萬擔左右,煙農收入將突破一個億。”石城煙草分管副經理陳瓊紅說,“我們租用農戶不種地的田塊,或閑置地種植,通過土地流轉給農戶帶來租金收益,同時也帶動了附近村民就業增收,如今烤煙已經成為當地村民增收富民的產業。”
陳忠茂是琴江鎮湖下村村民,原來一直在做粉墻涂石灰。自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來,農村村民的住房問題都得以解決,蓋新房的人也少了,粉墻涂石灰更沒有啦,基本改為做膩子粉或更高端的了,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駐村煙技員得知情況后,立馬與種煙大戶溫海亮聯系,安排他到煙葉地里干活,他心里非常高興。“在家附近就能找到工作,不用到外地去打工,每天工資還有110多元,中午還管午飯,在這里施肥、培土、打除腳底葉、采摘煙葉,比做粉墻涂石灰更輕松一點,且空氣新鮮,視野寬廣。”陳忠茂樂哈哈地說道。
產業興,村民富。圍繞特色產業的發展,在石城煙區,從地方政府到各級煙草部門,從煙站到合作社,各相關單位發揮各自功能,互為支撐和補充。提供最大的技術力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讓烤煙種植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吃上“產業飯”,增強村民“造血”和自我發展能力,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使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