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位于福泉市陸坪鎮的福泉市5000畝煙區產業融合發展綜合體項目區看到,成片煙田映入眼簾,第一批煙葉已進入采摘期,農戶正在摘除煙葉頂端花朵、涂藥,保證煙葉養分,期望有個更好收成。
“第一批煙葉采摘時間預計50天左右,2000畝烤煙預計畝產能達到150公斤以上。”福泉市黎山煙葉站工作人員羅朝順告訴記者,通過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區煙田綜合產出率、勞動生產率、總體效益實現大幅提升。
產業綜合體項目區馮小東攝
所謂的產業綜合體,即實行“煙+糧、煙+飼、煙+菜、煙+藥”等多元化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輪作接茬。如今在項目區,已經可以看到多元化產業輪作接茬的初步成果。
“項目區將烤煙與大豆、玉米、蔬菜、水稻、中藥材等輪作,一般一塊地輪作兩年后再種回烤煙,解決了同一塊地連種烤煙易遭病蟲害的難題,同時提高土地利用率。”羅朝順介紹說。
優質煙示范基地 馮小東攝
目前,綜合體項目區規劃了2022年至2025年核心區產業布局。今年,打造2000畝優質煙示范基地、10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500畝“優質稻+漁”示范基地、500畝時令蔬菜示范基地、500畝生豬飼料菊苣示范基地、300畝青貯飼料玉米示范基地、200畝中藥材示范基地等7個基地。采取“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專業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生產組織方式,將5000畝土地集中流轉到兩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再以“返租倒包”方式租給煙農種植烤煙和第三方實體公司或種植大戶發展種植蔬菜、飼料玉米、青貯飼料等配套產業,帶動煙區農民增收。
“現在基地一區種植大豆、玉米,二區種植中藥材、蔬菜等,對面是‘稻+漁’,產業類別多,一年四季都能收‘貨’,農戶的積極性更高了。”順著羅朝順指的方向望去,一片片色彩多樣的產業帶映入眼簾,項目區勞作的農戶們眼里充滿了希望。
煙農正在管護烤煙 馮小東攝
此外,項目區引入新型機械化設備與配套農機,改變人力勞作的傳統方式,實現土地翻犁、起壟等機械化;將老烤房改造為生物質燃料烤房,煙葉烘烤改用秸稈、玉米桿等生物材料,高效低碳、節能環保的同時減工降本。“以前烤煙葉燒煤炭一個小時要加一次煤,現在加一次生物材料可以烤一天,材料和人力成本減少,每畝烤煙成本能降低300至500元。”羅朝順告訴記者。
據介紹,今年預計綜合體項目區產業秋收總產值可達2710多萬元,其中,2000畝烤煙預計畝產150公斤以上,上等煙比例80%以上,擔均價達1650元以上,總產值960萬元以上,促進煙農戶均創收達27萬元以上。3000畝配套輪作、接茬產業預計產值達1750萬元以上,畝均增收1500元以上。
“煙葉+蔬菜+油菜”接茬輪作,“煙+”多元產業融合發展。福泉市5000畝煙區產業融合發展綜合體項目,正是福泉對于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通過基本煙田保護、關鍵技術提升、配套產業融合,促進產業融合與高質量發展,有效解決了“在哪種煙,誰來種煙,怎么種煙”等問題,更實現了多業發展農村、多業帶動農民、多業促進增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