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煙,萬畝稻,金葉燦,稻花香。走進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盤塘煙區產業綜合體,眼前所見便是一幅秀美的產業融合畫卷。
近年來,常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加速推進煙葉與非煙產業協同融合、產業綜合體與煙區農村建設深度融合、煙葉基礎設施與多元產業經營共享融合,通過不斷深化產業綜合體與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合作,聚焦雙方功能互補互促,強化基地供應能力提升,一方面利用優勢自然條件,將綜合體打造成為企業原料產出基地,另一方面借助企業技術、渠道等資源,加速建設多元化產業工人隊伍,推動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緊密銜接,為實現綜合體良性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盤活煙區資源 夯實供應基礎
桃源縣地處湘西北,自古有“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之美譽。2020年以來,常德市局(公司)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統籌設施資源利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在桃源縣盤塘鎮規劃建設煙區產業綜合體1.2萬畝。綜合體整合基本煙田、煙農勞力、基礎設施等煙區資源,以“煙草+龍頭企業+合作社+煙農”的合作模式和“煙葉+富硒大米/高附加值瓜果等經濟作物”的雙訂單生產模式,將綜合體打造成為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以煙穩糧”是常德市局(公司)打造產業綜合體、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基本思路。為更好發揮綜合體穩住產業“基本盤”、助力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為企業提供優質深加工原料的重要基地載體作用,他們通過政府、村委會牽頭,以桃源縣金祥煙葉合作社為土地流轉和托管主體,實現土地長期穩定有序流轉,有效整合了煙區土地資源。
“以前想多種點煙,但是租地難、地塊集中難、租期保障難,現在有了土地流轉平臺,這些難點都解決了。”盤塘鎮種煙大戶夏文軍說道。?
事實上,在推動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的過程中,與如何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同時存在的,還有如何盤活勞動力資源、進一步穩定煙農隊伍的問題。
“隨著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等問題日益突出,煙區高素質勞動力流失嚴重,煙農隊伍老齡化趨勢明顯,必須千方百計把煙農隊伍穩住,把誰來種煙的問題解決好。”盤塘鎮紅巖山村支部書記張智峰說道。?
為有效化解用工難問題,綜合體依托合作社建立健全專業化服務隊伍,在做好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五項專業化服務的基礎上,開展農資代購代銷、設施管護、多元經營服務,形成覆蓋煙葉生產主要過程的專業化服務體系。同時他們以專業化服務隊伍為班底,通過開設多元產業技能培訓班,將煙葉生產工人培育成多元產業工人。
在此基礎上,盤塘產業綜合體積極盤活煙基設施資源,對育苗大棚、烘烤工場等煙葉基礎設施資源閑置期進行科學規劃,通過“煙苗+水稻秧苗+哈密瓜”“煙葉烘烤+水稻烘干+有機肥料生產”“煙田耕整地+大農業生產”等綜合利用模式,一方面有力促進了設施管護水平提升,確保設施能夠發揮長久功效,另一方面使當地新培養起的多元產業工人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推動產業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煙葉產業是盤塘鎮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煙葉+N產業融合體系的建立為鄉村振興、保障糧食安全和壯大集體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盤塘鎮政府煙辦主任鐘玉輝看來,主動融入“三農”工作大局,在鄉村振興全局中找準煙葉發展方位,正是探索建設煙葉產業綜合體的意義所在。 如今在常德煙草與桃源縣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盤塘煙區產業綜合體呈現出烤煙與多元產業相互促進、互為保障、良性循環的基地供應新局面。盤塘產業綜合體內已劃定基本煙田面積2萬畝,2022年煙農493戶,煙葉種植面積10504畝,較去年增加8.1%,煙葉生產規模穩中有進,穩產保供基礎進一步夯實。
同時,桃源縣煙區生態良好,土壤含硒豐富。盤塘煙區產業綜合體充分利用富硒優勢,與桃源縣農業龍頭企業簽訂生產訂單,打造“金秋稻”富硒香米品牌,并通過湖南煙草商業流通品牌加盟店上柜銷售、直播帶貨銷售以及龍頭企業渠道銷售等方式,搭建起“線上+線下”多形態的營銷體系。不僅如此,今年盤塘煙區產業綜合體利用育苗大棚閑置期種植哈密瓜,預計產量90噸,實現銷售收入54萬元,增收15萬元,回收廢棄煙桿3000余噸,支付煙農補貼90余萬元,綜合體年畝均綜合效益預計可達6000元。
綜合體的良性發展讓盤塘鎮收獲的不光是經濟效益,同時還有顯著的生態環境效益。通過推進煙區綜合體煙葉生產綠色化、富硒香米生態化,綜合體內稻田共享煙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病蟲害預測體系、災害天氣預警體系,使綠色農產品供應能力得到了有效保障。免疫誘抗劑防治病毒病、蚜繭蜂防治蚜蟲、性誘劑防治害蟲等生物農藥和“以蟲治蟲”生物防治技術的投入使用,有效減少了化學農藥用量。稻草秸稈還田和深耕技術的推廣,進一步提升了有機肥施用比例。烤房節能減排項目的實施以及“煤改氣”、生物質燃料的普及,大幅度降低了煙葉烘烤碳排放量。
收完金葉收金稻,優質煙葉優質稻。在這個火熱的夏季,如火如荼的勞動場景渲染出了盤塘煙葉產業綜合體欣欣向榮的發展底色,在工人們掛滿汗珠的臉龐上,我們看到的是鄉村產業振興的美好明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