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知了聲聲,煙葉飄香。從車上卸下煙葉,按照要求分撿歸類,入炕掛烤……位于河南省鎮平縣遮山鎮羅李溝村的烤煙中心里,煙農們忙的熱火朝天。
“天熱大家多喝水,歸類分撿一定按要求做好。”務工群眾中,一位戴著眼鏡正在指導煙農們搶抓時令,嚴格規程抓好煙葉烘烤的“老煙農”格外引人矚目。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鎮平縣煙草分公司煙葉生產科長李兆中,煙農們都習慣性稱他“老李”。“災情面前,鼓勁加持。困難面前,想法解決。”這是“老李”給全縣100多戶煙農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責任,煙農們的煙田幾乎就成了他的責任田。面對今年的天旱之年,10余戶煙農1000余畝煙田由放棄到收獲希望,無不對“老李”充滿了感激之情。
“你看我這煙葉長多好,畝產150至170公斤沒問題。”7月20日,安徽煙農趙殿文一看見“老李”三步并作二步到跟前,緊緊地握住手感激地說道,“我這已經放棄管理的201畝煙田,能有這么好的收成,多虧了你的細心叮囑與關心呀,要不然今年可真是要哭了。”
201畝煙田從放棄管理到收獲滿滿,這還要從兩個月前說起。自5月底以來,鎮平縣持續高溫,降雨偏少、蒸發量大。6月12日“老李”從南陽開會回來途經滬陜與二廣高速交叉口,他發現位于交叉口張華崗樞紐處東邊,一處受旱情影響的煙田特別顯眼。
這塊煙田遇到了啥情況?如果及時灌溉管理應該不是這個樣子。他懷著疑問撥通了遮山鎮煙站站長的電話。原來,安徽煙農趙殿文在張華崗村承包了200多畝地種煙,近期連日旱情,細算了除草、去地膜、灌溉等生產投入,決定放棄這塊煙田。
“老李”在了解情況后,下了高速直奔遮山鎮張華崗村。接著步行20多分鐘才來到位于崗坡地最高處的煙田。這里位于鎮平縣與南陽市臥龍區交界,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灌溉局限。整個煙田就是草多、地膜也沒有揭掉,煙地嚴重缺水。
看到這種情況后,“老李”甚是揪心。時間已是當日14時左右,烈日熾烤,汗流浹背。緊接著,“老李”與煙站站長等人查看四周尋找水源,在距離煙田1.5公里左右的地方,是流經兩縣交界的潦河。于是,他們現場提議煙站提供服務,解決離水源遠,作業不便的困難。
回來后,煙站同志聯系上了煙農趙殿文,當即協調解決提灌設備物資困難。現場規定科學灌溉時間,并要求煙農組織人員及時除草去膜,煙站技術指導跟蹤服務。一個月后,當大家再次來到這塊煙田時,由此出現了趙殿文握住“老李”的手,連夸自己煙葉長勢喜人的情景。
“煙農有困難找煙站,煙站解決不了的問題,我與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這是“老李”每次下鄉查看煙葉生產時,經常掛在嘴邊的話。6月中旬,煙農仝化鋒60多畝煙田正值煙葉旺長期,旁邊有井抽不出水,天氣預報近期內無降雨。煙農心急火燎。
“煙葉先保命,顧緊顧急,不能造成旱死情況。”得知情況后,“老李”第一時間來到煙田查看情況提出要求。隨后,他來到遮山鎮政府,協調灑水車輛,幫助煙農解決灌溉困難。
6月16日早上,還未等煙農仝化鋒到地,“老李”便早早來到煙田,身后還跟著一輛水載量30噸的灑水車。眼看著“嘩嘩嘩”的流水注入煙田,煙農仝化鋒夫婦倆人很是感動。緊接著,10多名縣煙草分公司黨員干部幫助掐花打頂,除草清地膜,一直忙到中午時分才收工。
在“老李”的帶領下,組成了鎮平縣煙草公司生產科、煙站職工40多人的服務煙農團隊,他們把工作主戰場定位在田間地頭,從煙葉播種、管理到采收,他們每天都在下鄉入村,鉆到煙田里觀察了解情況。他們沒有架子,見到群眾噓寒問暖。“他們可是我們煙農致富的貼心人啊!”貴州煙農提起來無不稱贊道。
旱情仍在持續,如何抗旱保煙,生產出有效的煙葉資源,如何調整烘烤方法,烤好缺水旱黃煙葉,是擺在這個團隊面前的艱巨任務。守住旱災里的責任田,對于煙農來說,多一份收獲,就多一分對美好生活的希望。而對于這樣一個團隊來說,煙農們能有一個好收成,是每一名煙草職工應盡的責任。
目前,鎮平縣煙草分公司先后派出12支抗旱保收小分隊,分赴遮山、棗園、曲屯、王崗等多個鄉鎮,及時指導科學灌溉;并為交通不便、水資源枯竭的區域,提供灌溉設備6套,協調電力公司新架線路10余條,出動消防水車30余車次,為20多戶煙農上千畝煙田及時補水灌溉保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