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微風輕撫過廣袤鄉村,萬畝碧色清波蕩漾,人們被晨露打濕的衣衫已干透,上午熱鬧的田間勞作場景轉移到了村里的電烤房前,過磅、編竿、入爐,人們臉上笑意盈盈,一派熱鬧而繁忙的幸福生活圖景在云南玉溪徐徐展開。
2022年,玉溪市新建成電能烤房1533座,是云南省建設電能烤房數量最多的州市,其中煙草部門補貼建設1016座。正是這千座電能烤房,“烤”出了廣大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綠水青山的幸福生活。
村民在電烤房前干活。晉娜攝
老鄉笑了
“煙葉是三分種、七分烤,今天電烤房開爐,我第一個把煙葉送過來烤。”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區村民呂文華一邊笑著說,一邊將自己裝滿鮮煙葉的三輪車騎到磅秤上等待過磅,作為有著30多年種煙經歷的“老把式”,他嘗到了電能烤房的甜頭:“鮮煙葉烤干以后煙草公司有補貼,如果烤壞了還有賠償,怎么都劃算。”
幫呂文華烤煙的,是同村的李偉,今年54歲的他自2000年開始學習烘烤,由于烘烤技術過硬,村子里面的烘烤工作一直都由他負責。
“過去用老式燃煤烤房,烘烤季從來沒睡過一個好覺,24小時要守在烤房前添煤清爐渣,溫濕度控制全憑經驗,煙葉烤壞的事情時常發生。2017年來,我們開始用生物質烤房,相對輕松點,不用像原來一樣經常加煤。今年電烤房得到了大力推廣,煙裝進爐,只需要在微電腦上設定合適的溫度、濕度,讓電烤房自動升溫、減火、排濕,還可以通過手機遠程調節烘烤溫度及監管烤房,操作更省心,無污染,烤出來的煙葉更好。”李偉細數著他見證的三代烤房變遷史。
眼看著今年第一次開爐,電能烤房前便排滿了送烤的鄉親們,李偉和鄉親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李偉在調試電烤房溫濕度。唐雪娟攝
村里富了
“我算過賬,電烤房能讓烘烤成本大幅減少,燃煤烘烤可是這個的3倍多,光烘烤一項就能為老鄉們省下不少錢。”李偉說。
呂文華感嘆道:“用老烤房的時候,一不小心一年的心血就白費了!現在政策好、設備好、效益好,加上商品化烘烤還有補貼,鄉親們得了實惠,蓋新房買新車自然不是問題!”
為了惠及更多農戶,玉溪市紅塔區采取新模式,由國有投資平臺為建設主體,整合省、市、區及各行業資金,拆除老舊烤房1512座,新建密閉式熱泵電能烤房547座,通過實施“烤房革命”助力鄉村振興。
電能烤房建成后成立了商品化烘烤公司,全面實施商品化烘烤。烤房日常管護交由村集體,由商品化烘烤公司向村集體支付一定管護費用,此舉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來源,又壓實了日常管護責任,保障了項目的正常運轉實施。
電能烤房在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方面還不僅限于此,在非采烤季,村里把電能烤房租給農戶用作食用菌、菊花、三七、辣椒等農副產品的烘烤加工,真正實現烤房不閑置、增收不止步。
家鄉美了
黃昏,晚霞給大地涂上了一抹金色。電能烤房群前,聚集的人們早已散去,空曠的場地上,只有李偉在忙碌著,設定好微電腦的程序,檢查完最后一爐的溫濕度,他開始打掃起場地。
“電烤房讓村子上空不再煙霧繚繞,地面也得保持清潔衛生,空氣清新,鄉村才美麗!”李偉一邊說,一邊清掃著場地。
放眼望去,片片煙田綠意盎然,條條煙路阡陌相通,排排烤房鱗次櫛比。
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是自然的底色、是農業發展的本色,玉溪市煙草專賣局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通過綠色烘烤算好“生態”、“經濟兩本賬”,電能烤房實現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和粉塵等污染物的零排放,開啟了鄉村烤煙的綠色低碳之路,“烤”出了村民穩穩的幸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