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發展機械化是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重點任務,行業多年來一直在不斷探索全程機械化的路子,并取得顯著成效。截至“十三五”末,煙葉生產重點環節平均機械化率達到了47%。
與大農業作物相比,煙葉種植生產工序多、勞動強度大、勞作環境差,全行業亟需以全程機械化作業為抓手,不斷提高煙葉生產資源配置效率,持續推動煙葉生產減工降本增效,從根本上解決零星分散小生產方式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扎實推動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在加強現代農業建設上持續發力,努力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煙葉生產機械化水平,向高效作業、輕松種煙邁進。2022年,云南煙葉收購總值278.83億元,同比增加22.6億元;煙農總收入308.3億元,同比增加26.48億元;戶均收入6.5萬元,同比增加0.83萬元;煙葉稅61.34億元,同比增加4.98億元,取得了煙葉收購總值、農民種煙收入、煙農戶均收入、煙葉稅“四個創歷史新高”和“煙葉質量整體提升”的優異成績,充分彰顯了黨的十九大以來行業推廣機械化生產、加強現代農業建設的輝煌成果。
穩定核心煙區 夯實煙草農業機械化基礎
在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縣雙龍營鎮紅薯山村,連片煙葉一望無際,仿佛綠色的海洋,煙田里煙株整齊劃一,機耕路旁溝渠縱橫,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很難想象,在幾年前,這里還是“巴掌田”,零零碎碎的地塊、崎嶇坎坷的小路,沒少讓煙農們吃苦頭。煙農黃紹書說:“地塊太零散,路也不好走,以前栽煙時兩塊地之間最遠要走將近50分鐘。”
這樣的情景,并非紅薯山村所獨有,而是云南這個山區農業省份普遍存在的情況。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然而,機械裝備的推廣應用與地形地貌密切相關,對于云南而言,沒有平整的土地、流轉的政策、完善的配套,機械化便無從談起。
近年來,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把穩定核心煙區、穩定優質煙田作為一項核心工作。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推進核心煙區900萬畝、優質煙區500萬畝、適宜煙區100萬畝的“951”煙區建設工程,夯基固本、優中選優,筑牢云南煙草農業機械化發展“壓艙石”。
與此同時,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以各煙區黨委政府為主導、以合作社為主體,組織農戶開展土地長期集中流轉,為高標準煙田建設提供耕地保障,走出了一條“政府統一規劃產業、村委集中流轉土地、煙農返租規模生產、政企合力配套設施、全環節專業化服務”的核心煙區穩定發展之路。
截至目前,云南全省100畝以上連片種植面積占75.3%,5萬擔以上的種煙縣區83個,萬擔以上種煙鄉鎮510個,千畝以上種煙村2055個。百畝、千畝連片,規模化、集約化種植,有效改善了農機作業環境,解決了農機作業“下田難”“作業難”問題,為推動形成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專業化的煙草農業生產新格局打牢基礎。
煙田連片了,土地平整了,大型農業機械開進了地頭,深耕翻犁、土壤改良、塘施腐熟農家肥等措施也得以順利實施,整個煙區的耕作條件和農藝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有這么好的路,有這么好的田,我們怎么可能種不出好煙葉!”面對未來的年景,黃紹書信心十足,笑容滿滿。
構建統一體系 形成煙草農業機械化標準
云南煙葉生產占全國總量的45%左右,但全省各個煙區地形、氣候、海拔等自然條件差異較大,生產作業的時間、方式各不相同,通用農業機械的適配性不高,制約了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應用。
2022年7月8日,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組織召開西南煙區農機農藝融合工作推進會暨宜機化煙草農業標準體系架構評審會。
對此,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按照行業統一部署要求,抓住關鍵環節,圍繞“育苗工場、大田生產、烘烤工場”三大作業場景,聚焦“耕、種、收、苗、管、烤”六個農藝環節,充分結合壩區、半山區、山區煙葉生產機械化作業條件,從作業流程方式、農藝技術參數、生產物資規格等處著手,統籌制定了《云南省宜機化煙草農業標準體系》。
對于育苗、整地、理墑、打塘等農機農藝“高度融合”的環節,統一物資規格和作業質量要求,開展相應的宜機化大田驗證和參數制定;
對于揭膜培土、植保、拔稈、烘烤等農機農藝“中度融合”的環節,從農機適配性提升和農藝宜機化改造兩端發力,加快提升宜機化水平;
對于移栽、施肥、采收等農機農藝“低度融合”的環節,先行探索宜機化農藝改進對煙葉質量的影響,明確其農藝農機融合度提升的可行性。
通過“高、中、低”三檔農機農藝融合環節的細分,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明確了煙草農業現代化發展方向,深化了農機農藝融合,確保構建機械化生產系統工作真正落地見效。
在政策指導下,各煙葉產區公司紛紛加快新型專用農機研發,重點發展適應不同地形地貌條件的實用農機,進一步提高煙用農機裝備的作業廣適性、農藝適配性。
2022年4月18日,紅河州瀘西縣白水鎮大無浪村煙農用小型覆膜機對煙苗進行蓋膜作業。
“翻犁、起壟、打塘、移栽、覆膜、植保、施肥……咱這農業機器人啥都能干,種煙沒有過去那么苦了!”文山州丘北縣天星鄉煙農、合作社機耕手馬順榮驕傲地對筆者說。
推動智慧農機 助力農機應用換擋提速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5G等技術的出現,智能農業裝備搭載更加先進的智能控制技術,讓農機進入更加智慧的人機互動。無人機植保、無人駕駛拖拉機、自走式覆膜機等等智慧農機,通過搭載北斗自動導航駕駛系統,可實現一鍵校準、故障自動診斷、曲線行駛等多種作業模式,有效提高了作業效率,降低了煙農的勞動強度。
2022年,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圍繞煙葉生產耕、種、管、烤、收等環節,整合科研、企業、市場等資源,堅持創新驅動,應用技術手段,充分發揮信息化優勢,持續完善智慧化機械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效率。實施以煙農專業合作社為主體的農機托管服務模式,在煙田育苗、深耕、耙地、打塘、覆膜、植保等用工多、強度大的生產環節,整合農機資源,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全覆蓋,以智慧化、專業化、一站式的服務讓煙農共享農業機械化發展成果。
麗江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通過農藝農機融合,推廣應用機械化作業,讓煙農種煙更輕松,錢包也更鼓。通用農機、專用農機的推廣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煙葉種植方式。其中玉龍縣煙草分公司在2022年的烤煙生產中,育苗環節機械化率達到100%,耕地、預整地環節機械化率達到90%,無人機植保達到100%,機器覆膜達到12.5%。
楚雄州楚雄市蒼嶺鎮使用大型機械開展整地作業。
楚雄州煙草專賣局(公司)不僅要求“以機適地”,還注重“改地適機”,與農機生產企業合作研發出第一代膜下小苗多功能拋苗移栽機,能一次完成起壟、打塘、澆水和拋苗等環節。此外,還開發了小型拋苗移栽機、小型采收輔助機具等機器,為農民實實在在解難題、增效益。
2021年6月21日,文山州丘北縣普者黑煙農運用微耕機進行中耕培土。
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公司)也大力推進微型農機應用,煙農普遍運用農機進行耕作。開遠市螺絲塘村煙農王青松的家里,除了1臺小型覆膜機,還有1臺起壟機和3臺微耕機,“3臺微耕機的馬力不一樣,適合于不同的地塊,各有各的用途。”王青松說,目前村里的烤煙種植戶,基本家家都配備了一套小型覆膜機、微耕機、起壟機,在耕種時發揮了大作用。
加快數字化轉型? 促進農機服務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高位推動“一部手機種好煙”平臺建設和推廣應用,煙農只需要登錄“香葉智農”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在線申請農業機械服務,“召喚”農業機械到自家地頭提供機械化作業服務,輕松實現專業化服務的“掌上操作”。
“我們現在種煙用的機械都是托管服務,通過手機就能快速進行服務預約,一鍵完成下單、服務和評價,操作起來簡單方便。”硯山縣干河鄉干河村煙農楊明良說。
紅河州彌勒煙區“雙創新”基地開展無人機飛防。
在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的統籌下,各煙葉產區公司堅持全省“一盤棋”,共同打造煙葉生產數字化服務新模式。昆明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依托“一部手機種好煙”的數字化建設體系,積極推廣“香葉智農”和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臺,切實抓好煙葉生產經營數字化轉型工作落地。曲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成功研發農機數字化調度系統,農戶在線下單,系統隨即生成服務協議并發送給合作社平臺,平臺智能調度模型統籌調度作業任務下達給農機手,農機手通過農機助手APP的地塊導航前往農田提供作業服務,形成閉環服務。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成立智慧煙草農業“雙創新”基地,構建“1+4+N”創新應用體系,推動信息技術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文山州煙草專賣局(公司)依托“智慧煙草”聯創中心研發了“云滴農機”“空中滇農”等農機服務預約系統,實現農機供需雙方的有效對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