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上6點不到就來賣煙葉,今年煙葉長勢很好,煙葉收購價格也不錯,這是第一批次煙葉,有6500多斤,預計能賣到11萬塊錢。”在湖北竹溪縣桃源鄉煙葉收購現場,煙農們將自家的烤煙一車車的運送到煙葉站,交售房內金黃的煙葉整齊堆放,等待交售。煙農在收購人員的指導下,將一捆捆扎好的煙葉送進預檢室驗級,工作人員們正一絲不茍地給烤煙分級、過磅,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作為竹溪縣桃源鄉的主要經濟作物,全鄉從事煙葉生產農戶高達215戶,僅12000畝的耕地面積就有6000多畝田地種植著煙葉,煙葉種植已經成為竹溪縣桃源鄉“農民致富離不得,財政增收少不得”的支柱產業。
2001年以前,桃源鄉還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交通閉塞、生產條件落后,山大溝深的土地上村民們只能種植苞谷、土豆等作物維持生計,經濟效益難以保障。
2002年,在桃源鄉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煙葉種植很快在全鄉推廣開來,83戶村民種植495畝,總產值49.8萬元,畝均產值達1000余元,這一歷史性、決定性成果印證了桃源鄉適合生產優質煙葉,“希望”自此扎根在了桃源這片土地上。
自煙葉種植以來,建設了烤煙產業路,補貼新建烤房、購置農機具、改造輸電線路、協調解決建設、烘烤原料。2020年年底,全鄉1200余畝病害多發煙地統一進行了深翻治理,地方黨委政府緊盯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主動搶占新的制高點,有效解決了多年來土壤連作板結、病害易發的現狀。
隨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展,歷屆鄉黨委領導班子深知,必須通過新技術成熟運用催生新的發展動力。只有這樣,煙葉才會提檔升級、增效提質。為保障產區行得更穩、走得更遠,各類實用技術培訓和運用紛紛落地,成了產區緊抓不放的工作重心。
“剛開始種煙,啥都不懂,田里開個‘滿園花’還不知道打頂。印象最深的就是烘烤,頭幾年好多時候都把煙烤板了,一年下來光烤壞煙的損失就不少。后來,煙站開始給我們搞集中培訓,培訓針對那些特別容易影響煙葉質量的重點環節,幾年下來效果很明顯。后來我們這一片烤煙都烤出名了,每年都會有臨近鄉鎮的領導帶著幾十戶煙農包車過來學習參觀。”煙農廖德喜笑著說。
自2005年以來,通過政府協調組織、行業計劃落實,桃源鄉每年4場重點關鍵技術培訓按時舉辦,村組培訓、院落培訓、田間培訓更是伴隨著生產的全過程,徹底打通了生產技術培訓“最后一公里”,培育打造出了一支懂技術、會生產,且生產技術成熟、種植意愿強烈的“職業煙農”隊伍。如今,桃源煙葉的優良品質早已名聲在外,多次代表十堰被國家局確定為優質生態煙葉大田鑒評現場。
桃源煙區起步早、規模大、發展快,設施配套日臻完善,桃源煙區已成為十堰市第一個從傳統農耕作業向現代煙草農業成功轉型的煙區。
初春播下的希望和夏日辛勤的耕耘,只為秋時結碩果。在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以來,竹溪縣煙草專賣局積極融于地方建設,依托煙葉產業,按照以煙為主、多元經營的方式,打造產業鏈條,促進共同致富,讓農民的錢袋子更鼓,鄉村更美。如今,村民們家家戶戶蓋起了樓房,開上了小汽車。煙葉,已發展成桃源鄉“煙農增收離不得、鞏固脫貧成果缺不得、鄉村振興少不得、財政增稅弱不得”的富民產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