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田冬耕深翻不僅可以疏松土壤達到蓄水保墑、培肥地力的目的,還可以有效減少越冬病蟲基數,達到預防病蟲害的目的,是實現煙葉優質高產的一項關鍵生產措施。”自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煙草分公司啟動煙田冬耕工作以來,這樣的技術要點已經成為了所有煙技員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鋤犁滿野及冬耕。”當前正值煙田冬耕深翻的大好時節,走進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李口鎮鳳凰嶺村的煙葉示范田里,處處呈現出一派“冬閑”人不閑的繁忙景象——在規劃流轉的50畝煙田里,只聞拖拉機轟鳴聲四起,煙農們正搶抓季節和晴好天氣,開展冬耕深翻作業,為來年煙葉生產打好堅實基礎。
“俗話說:‘冬耕深,出黃金。’土壤一定要耕深、耕透,冬耕深度以20~25厘米為宜,并逐年加深到30~35厘米。具體操作時,還要根據土質、耕層等情況因地制宜,要把地下的老底子給刮起來,刮起來了上面看的到大土疙瘩,這樣才有利于下雪以后把田間的蟲卵跟病菌給凍死。”在深翻的煙田旁,李口鎮煙站站長張新帥拿著尺子,邊檢查煙田深翻情況邊講解技術要點,“冬耕時把握好土壤濕度。土壤水分太大或太小,不僅耕作費工費力,也難以保證質量。一般情況下,土壤持水量保持在30%~40%時冬耕為佳……”
“翻土過冬,來年長瘋,冬耕得趕早,病害一準跑。讓下邊的牢土經過暴曬和冷凍,能讓土里的蟲卵凍死,還能保墑。”說話的是李口鎮鳳凰嶺村的鐵桿煙農董樹,他蹲在站長張新帥的旁邊,看著深翻的土地,樂呵呵地說道,“種煙是個技術活,真的很感謝咱們公司為我們提供上門到戶的技術指導。想要種出好煙,一定要按照技術要求開展冬耕,把煙田耕好、曬好、管護好。”
“冬前犁金,冬后犁銀。”作為老煙農,董樹嘗到了煙田冬耕深翻的甜頭,更是不敢懈怠,趁著初冬的晴好天氣,起早貪黑地忙碌在自家的煙田里,趕著進度深耕翻地。
“我從6年前開始種煙,剛開始種煙那幾年,煙田里的耕層薄,煙葉生長基本上全靠施肥,到頭來產量不高、質量也很一般,種煙收入一直上不去。后來,在煙技員的指導下,每年初冬我都對煙田進行冬耕深翻,這樣一來,田里的土壤變得松軟肥沃,耕作層也慢慢加厚,煙株根系越來越發達,煙葉的產量高了,質量也上來了,效益幾乎翻了兩番。”談到煙田冬耕深翻,煙農董樹頗有感觸,他指著翻出來的新鮮土壤介紹道,“近年來,合作社對現有的拖拉機進行了更新換代,全部更換為180馬力的大功率拖拉機,耕起地來動力更強勁、效率更高……”
“現在比以前好多了,不用我們挨家挨戶上門督促,煙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很強,入冬后便會選擇晴好天氣深耕、翻曬自家的煙田。這樣一來,煙地更有肥力了,煙葉的質量也更好了。”一旁的煙技員周李軍笑著說道。
“田不冬耕不肥,地不冬耕不收。煙田冬耕深翻是新的一年煙葉生產工作的開始,也是落實煙葉生產技術的關鍵一環。在今年的煙田冬耕深翻中,要求確保一個‘凈’字,在冬耕深翻前清出雜草殘膜,避免病原體和病蟲害再次傳播;做到一個‘早’字,要求在冬至前完成煙田冬耕深翻任務,通過霜凍殺死土壤病菌;掌握一個‘深’字,以打破犁底層為目的,深度在25—30厘米。”郟縣煙草分公司負責人梁少鋒表示,“為早日完成深翻任務,我們搶抓時節,根據不同地形,采取機械化作業方式,加快煙田深翻進度,增強煙地土壤保育能力,為群眾增收致富孕育新希望。”
“人勤冬耕早,田間機聲揚。”冬日暖陽下,煙田里一片繁忙,時時傳來拖拉機的轟鳴聲。經過半天的勞作,部分煙田已翻耕換裳,孕育著新一年的希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