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時節,天氣轉涼的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新樂村的地里卻干得熱火朝天。這是新樂產業綜合體煙后蔬菜芥藍到了采收的時候,煙農正忙著組織工人采收芥藍,爭取能夠盡快上市賣個好價錢。
魯甸新樂產業綜合體煙后芥藍菜長勢良好(何東 攝)
近年來,魯甸縣堅持綠色生態、低碳循環、高效安全的發展方向,整合各項資源要素,以“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煙糧輪作、多業融合”為目標,率先在龍樹鎮新樂村開展烤煙產業綜合體建設,探索搭建“政府+公司+合作社+煙農”的綜合體建設運行管理模式,促進主業與多元產業協調發展,全力推廣煙后輪作,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助力農戶穩定增加收入。
為了解決種植用地問題,魯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對接當地黨委和政府,由縣里高位推動土地流轉政策,鄉鎮按照煙草產業布局規劃,指導村委會集中流轉土地,合作社與村委會簽訂土地租用協議,取得土地經營使用權,合作社再以相同的租金將土地轉租給煙農,合同實行一年一簽,租金一年一付。2022年在龍樹鎮黨委、鎮政府統籌管理下,新樂產業綜合體由煙站劃定種植區域、村委會負責流轉實施,共流轉土地2000畝,流轉期限10年以上。
魯甸新樂產業綜合體煙后蓮花白(何東 攝)
“以前烤煙采烤完后地就閑置著,自從新樂搞起了產業綜合體,我就尋思種點什么好。在煙站的建議下,我利用閑置的育苗大棚種起了西瓜。經過細心的照料下,種出來的西瓜皮薄肉甜,一經上市就受到好評,銷路不愁,全部賣出后收入在20萬元左右。并且在采烤結束后,我還種了120畝的蓮花白,現在蓮花白快要成熟了,我正在與經銷商聯系,爭取能夠賣一個好價錢。”新樂村種植大戶王忠賢笑著說道。
“通過實施煙區產業綜合體,我們大力推行的輪作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通過輪作的種植模式,不僅可以改善土壤土質,減少病蟲害,使土地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另一方面煙農又增加了非煙產業的收入,同時還實現了周邊群眾在烤煙采烤結束還能打工掙錢的務工需求。”魯甸縣局(分公司)煙葉管理科科長江志平表示。
魯甸新樂產業綜合體煙后白菜(何東 攝)
2022年新樂產業綜合體構建“烤煙+西瓜”“烤煙+萬壽菊”“烤煙+中草藥”“烤煙+煙后蔬菜”等多種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為了幫助煙農打開銷售渠道,由煙草公司牽頭,合作社分別與云南云香印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昭通市昭陽區生之源蔬菜有限公司簽訂發展合作協議,訂單合同化式的生產與營銷模式,能夠為產業生產兜底,確保綜合體產業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利用互聯網銷售渠道,通過電商網購平臺發布銷售產品信息和銷售價格,簽訂網上采購訂單,確保做到煙農“有銷路、穩增收”。
自產業綜合體啟動建設以來,合作社依托綜合體建設,堅持多元化發展思路,由原來只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單一模式,逐步發展成為以烤煙、中草藥、蔬菜為主的第一產業,以生物質顆粒燃料加工和新能源烘烤的第二產業,以及為煙農提供專業化育苗、植保、運輸、機耕服務的第三產業,初步形成了一體化服務、上下游貫通的多元化發展格局。
魯甸新樂產業綜合體煙后蔬菜豐收在望(何東 攝)
“在建設新樂產業綜合體后,當地農戶可實現畝均收入7000元以上。接下來,魯甸縣分公司將持續做好多元產業的深度融合,爭取擴大產業綜合體的覆蓋范圍,讓更多的農戶收益,多渠道、全方位助力農民增收。”魯甸縣局(分公司)副經理馬永前介紹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