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青山,層林疊翠。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回龍鄉的田間,隨處可見翠綠的嫩葉隨風搖曳,百畝農田描繪著“金山銀山”的詩意畫卷,當地村民暢享著綠色生產帶來的生態紅利。
春回大地,南平市建陽區回龍鄉的百畝煙田綠意盎然。李靜超供圖
近年來,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立足“三農”工作大局,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構建“一蜂一板兩誘控”的綠色生產技術體系,其中“一蜂”為煙蚜繭蜂,“一板”是煙田黃板,“兩誘控”則是太陽能誘捕燈殺蟲、信息素誘捕斜紋夜蛾。努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農業,用“綠色”繪就農業發展“底色”。
田間飛來“老朋友”,守護萬頃“春好景”
一物降一物,利用天敵防治病蟲害,是向大自然習得的智慧。煙蚜繭蜂作為蚜蟲的寄生性天敵,具有殺蟲目標明確、不污染環境、無殘留、可持續的優點,因此成為了建陽煙區親近的“老朋友”。讓“老朋友”成為大家廣泛接受的“好朋友”,則得益于建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一線科技特派員的細心探索和不懈推廣。
入春以來,建陽區遭遇持續低溫和降雨,這導致繁育基地濕度大、溫度低,給煙蚜繭蜂的繁育工作造成了較大的阻礙。
“我們的‘老朋友’今年來得可有些坎坷哦!”建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試驗推廣站試驗員郝東談起蚜繭蜂繁育情況稍顯憂愁。
由于今年氣候特殊,建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啟動應急預案。實驗員每日跟蹤棚內溫濕度情況,及時開啟排氣扇,確保蚜繭蜂有適宜的生長環境。每日記錄僵蚜數量,根據棚內繁育情況接種蚜蟲,保障“老朋友”能夠孕育出更多的“金葉衛士”。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田間的幼苗也舒展開來,“鉆”出薄膜,開始打量這美好的世界。2月下旬,建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根據病蟲測報觀測點的調查數據,結合越冬蚜蟲基數情況及煙蚜田間消長曲線,安排了首輪煙蚜繭蜂投放。截至目前,煙蚜繭蜂已覆蓋25畝田,同時服務大農業,覆蓋約20畝農田。
新型黃板排排豎,春天不再靜悄悄
日前,南平市建陽區回龍鄉煙田內立起新型黃板,筑起綠色屏障。李靜超供圖
日前,走進建陽區回龍鄉的綠色防控示范區內,農田里隨處可見紅黃格子相間的板,周圍還有蜜蜂在花間飛舞,為春天再添生機。
“這種新型黃板,是農田里的‘黑科技’呢!”談及于此,回龍鄉煙技員劉淳樑不禁豎起大拇指。
與以往不同不同,新型黃板是具有靶標針對性的“天敵友好型粘蟲板”。黃色部分可誘粘害蟲,紅色部分用于提示益蟲“請勿靠近”,在阻隔遷飛蚜蟲的時候,不會傷害天敵,讓綠色防控更科學、更有效。
今年,建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聯合專業植保公司,依托專項項目研究,引入天敵友好型黃板1200片,普通型黃板2.56萬片,實現鄉鎮街道100%覆蓋,并向“水稻制種、煙后稻種植”等大農業延伸,全方位保衛農田。
綠色防控全鋪開,全民共享生態紅利
“如今啊,不止煙田上提‘一蜂一板兩誘控’,我們大農業也是,在田間布置了太陽能誘捕燈殺蟲、信息素誘捕斜紋夜蛾等‘兩誘’措施,農民也從最開始的嘗試,到后邊的主動接受,再到一個個參與進來,農業的綠色發展前景廣闊啊!”南平市建陽區農業農村局綠辦主任陳桂榮介紹道。
“去年晚稻種植我也沿用了種煙學到的綠色防控技術,整個生產季下來農藥用量少多了,每畝可節省成本210元左右。不僅保護生態環境,還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建陽區回龍村煙農葉筆忠高興地說。
在嘗到甜頭之后,許多農民也開始購置了自己的“殺蟲武器”,比如殺蟲燈、性誘劑誘捕器等。同時,建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也不斷更新綠色防控工具,目前“兩誘”工具已更新至第三代,運用“自然法則”布下先進的“天羅地網”,進一步推動綠色防控全民參與、全面鋪開。
全面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建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持續完善“一蜂一板兩誘控”綠色防控體系,從技術上出發,在技術中落實,將綠色發展貫穿于煙草農業現代化發展全過程,用“綠色”繪就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底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