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這些天,四川瀘州市敘永縣赤水鎮南山村村民宋國有點忙,除了自己要起埂蓋膜育種烤煙,還要指導2戶煙農種植,而家中擴建的房屋也正在裝修中……一個白天下來,除了吃飯,幾乎沒有時間坐下來休息,但宋國渾身上下好像有使不完的勁,臉上總是溢滿笑容:“這幾年靠著種植烤煙,硬是讓我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
宋國在翻犁煙田。
看到身材健碩、面容黝黑、雙手老繭的宋國,很難聯想到他是一個大學生。更想不到的是,今年36歲的他,在7年前回鄉時,正在大城市工作且拿著高薪。吸引宋國毅然回鄉創業的,正是南山村不斷壯大的煙葉富民產業。
一句山村順口溜的“變遷”
“南山南,路難走,業難成,真是難上難。”一句順口溜,道出南山村發展的艱辛。
南山村位于瀘州市敘永縣赤水鎮,毗鄰貴州,地處烏蒙山區腹地,平均海拔約1300米。地勢崎嶇、山路陡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產品出不去、外界進不來,以前連效益最好的煙葉種植也只能讓村民勉強維持生計,村里的青壯年幾乎都選擇了外出務工。
2014年,留守的婦孺、外出的青壯年……所有南山村民期盼已久的修路、興業、致富的夢想終于照進現實。
為徹底幫助南山村拔掉窮根,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單位,敘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入駐南山村后,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產業發展入手,累計投入資金174.66萬元,機耕道路更加暢通、煙葉基礎設施更加齊全,加上交通主干道拓展延伸,南山村終于跨入發展致富的“高速路”。
南山村起埂蓋膜后的煙田。
“這些年,我們村道路修好了,煙草公司還給我們配套了很多煙水池、新烤房,結束了全村小烤房烤煙的歷史。種煙更加省心省力,質量還更好,畝均提高了1500元左右。去年全村種植烤煙1545畝,戶均收入達到11余萬元,村里好多人修房子、買車子。煙葉成為了全村最大的致富產業。”曾外出務工的南山村黨支部記書宋林中興奮地說道。
如今,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種煙人力物力成本大大降低,產業致富充滿韌勁活力……南山村“難上難”終成為歷史。
一群返鄉創業的山村“歸雁”
環境的巨大改變,產業的蓬勃發展,村容村貌不斷美化,村民收入逐年提高,苗漢雜居的南山村不僅吸引著外來人的目光,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者返鄉創業,宋國便是其中之一。
宋國作為家中長子,承載著家人的希望,父母靠種煙供他讀書,不負眾望,他如愿考上了大學,畢業后更是在廣東一家上市公司工作。然而,想到年老體弱的父母,他總覺得自己是一只“孤雁”,2013年他毅然辭職,選擇到離家近一點的成都上班,縱使月收入遠高于在家里從事烤煙種植的農戶,但他始終關注著家鄉的發展,盼著有一天家門口就能創業致富。
2016年春節回家過年的宋國,從鄉鄰口中得知村里發展越來越好、煙葉種植收入越來越高,令他高興不已。在父親的支持下,他果斷辭職回鄉擴大烤煙種植,規模由此前的20畝擴大到30畝,今年更是達到40畝。
“外面千好萬好,都不如自己的老家好!父母一輩子靠種煙為生,我從小就跟著種,對烤煙種植比較了解,回到我的‘老本行’去,種植烤煙肯定能闖出一片新天地,還能照顧家人!”宋國滿懷信心地說。
與別人不同的是,宋國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和現代科技結合,極大地提高了烤煙品質和收入。這幾年,他的烤煙每畝純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2022年被評為4星職業煙農。村里還聘他為村黨支部文書,讓他指導、傳授其他煙農種植技術、管理知識,知識力量在廣袤鄉村同樣發光發亮。
在南山村,與宋國類似的還有康進、曹軍、宋靜中……他們都曾在外奔波,在年富力強的年紀返鄉創業致富,每年帶動全村烤煙務工收入超過100萬元,共同扛起了南山村產業興村的重任,成為帶領鄉親們致富奔康的山村“歸雁”。
南山村起埂蓋膜后的煙田。
越奮斗,越幸福。宋國望著正在擴建裝修的新房,對未來的幸福生活滿是憧憬。如今,南山村在青春風暴、知識力量的疊加驅動下,滿目蒼翠,風光旖旎,嶄新的民居錯落有致,房前屋后的小花園里花香四溢,無一不流露著向春而行的朝氣與活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