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莒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創新推行“一地塊一配方一封簽”的“肥料包”施肥管理方式。
3月31日上午10點,在和煦的春風吹拂下,山東省日照莒縣煙區的煙農在緊張地勞作。
“老王,今年起壟你怎么沒在現場拌肥?地頭的白色袋子里裝的啥?”在碁山鎮東海村煙農王孝祝的煙田里,同村煙農王孝永看到放在地頭的白色袋子,好奇地問道。
“這是升級版的‘肥料包’,有了它們,不用在地頭拌肥了。”王孝祝高興地答道。
今年,莒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創新推行“一地塊一配方一封簽”的“肥料包”施肥管理方式,把全測全配、精準施肥做精做細,解決了傳統施肥方式帶來的煙株營養不均衡問題,為提升煙葉質量特色打牢基礎。
去年,該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走訪煙農時發現,“黑暴煙”和“餓黃煙”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煙農的‘急難愁盼’問題,就是改革的出發點、工作的落腳點。只有正視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才能找準制約煙葉生產的‘病根’,開好精準施肥的‘藥方’,真正服務好煙農。”莒縣縣局(分公司)副經理劉衛華說。
為解決這一問題,莒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成立施肥攻關小組,分赴全縣各煙田進行勘測,與煙農、煙技員進行座談交流,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建議,尋找解決辦法。
攻關小組把征集上來的調研資料進行細致分析,梳理出煙田施肥基礎信息掌握不全、施肥量控制不到位、肥料混拌不合格等制約因素。對此,攻關小組集中力量逐項進行攻克。為了解決在田間地頭人工混拌肥料容易導致不均勻的問題,他們借助攪拌機,按地塊肥料用量對混配肥料進行充分混拌后裝袋,形成“肥料包”,減少田間測量計算時間,提高起壟施肥效率。為了方便煙農把“肥料包”精準施用到地塊,他們運用“看板管理”精益工具,創新制作“肥料包”標簽,上面記錄著煙農的施肥地塊、畝數、品種、施肥量、監督責任人等信息。
“煙田用上‘肥料包’,今年的收成肯定錯不了。”看著一袋袋排列整齊的“肥料包”,王孝祝信心十足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