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覺炎熱方知夏, 綠蔭田里農事忙。
時至五月,江西省安福縣的烤煙即將進入成熟采烤期,和煦的陽光灑在千畝煙田,一片片碧綠的煙葉隨風搖曳泛起層層“綠浪”,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點綴在鄉間田野。
圖為靚麗煙田里“烤煙種植互助隊”正在忙碌
走進寮塘鄉谷口村,隨處可見煙農們正在煙田里辛勤忙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在不遠處的一片煙田里, 一支特別的隊伍正忙碌于煙葉間,這個隊伍規模不大,全都由婦女組成,這是村里煙農自發組成的“烤煙種植互助隊”正在給煙株進行打頂、抹杈、抑芽。
“種植烤煙工序比較多,為應對請工難、工價不斷攀升的難題,我和村里同是種煙的姐妹們組成一個互助隊,從整地施肥到采收烘烤再到分級,在農忙時節組隊到各家幫工,幫完這家幫那家,不僅緩解了請工難的問題,也降低了種植烤煙的成本。”煙農喻秀蓮告訴筆者。
據了解,喻秀蓮今年45歲,是谷口村“烤煙種植互助隊”的隊長。早些年,喻秀蓮家中生活條件并不算好,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則留在家中照顧兩個小孩和公公婆婆,雖然每年種植幾畝水稻,但收入甚微。2012年,時值安福縣大力發展烤煙種植,在身邊煙農的影響下,她抱著試試的想法開始種植烤煙,最初僅利用自家土地每年種植七八畝,如今每年流轉土地種植,面積已經增加到40畝左右。
談及種植烤煙的經歷與收獲,正在熟練地給煙株打頂的喻秀蓮喜悅溢于言表:“這些年我雖然沒像其他人一樣出門打工,但在家種煙收入比在外打工還好,種植烤煙政策好、有保障,每年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如今家里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女兒順利考上大學圓了大學夢,能手守在家中照顧老人,公公婆婆也圓了晚年幸福生活夢。”
種植烤煙10余年來,喻秀蓮從一個“門外漢”,已經成為了現在村里有名的“種煙能手”,在煙葉種植過程中,她按照當地煙葉標準化生產技術要求,堅持做到各道工序落實到每個地塊、每棵煙株,因為對她而言,她種下的不僅是烤煙,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寮塘鄉凍邊村,常年種植烤煙兩千余畝,一度被譽為“全省烤煙種植規模第一村”,走進村莊,隨處可見的都是郁郁蔥蔥、整齊一致的煙葉。
時至正午,雖然太陽已經曬的有些炙熱,但煙農謝桂英仍在煙田里辛勤勞作,雖然她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濕,但看著一株株長勢健碩的烤煙,她的臉上卻溢滿了豐收的喜悅。
圖為煙農謝桂英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說起謝桂英,凍邊村的村民們都直豎大拇指,稱贊她是位種煙脫貧的女強人。
2017年,因丈夫身患重疾,謝桂英家因病致貧,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丈夫看病下的債、醫藥費及兩個上學孩子的開銷,幾乎要把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壓垮了,家里全部的擔子都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可是沒有技術、沒有文化,僅靠種水稻、打零工,微薄的收入只能讓家里四口人勉強溫飽。
看到村里的煙農們種植烤煙收入穩定,謝桂英也想試一試,但種烤煙需要錢和技術,讓她望而止步。安福縣寮塘煙站技術員歐陽國會了解到謝桂英的情況后,主動找上門來,不僅向她詳細介紹烤煙種植技術和行業、政府的扶持政策,還幫助她聯系申請低息貸款,就這樣,謝桂英走上了種植烤煙的脫貧之路。
據了解,在當地煙草公司悉心指導和政策扶持下,謝桂英憑借自己的勤勞,每年種植烤煙都能凈賺4萬元以上,不僅還清了債務,生活條件也在逐步改善,已經成功實現了脫貧。“種植烤煙有政策保障,還有煙草公司‘保姆式’的服務,幫我找到了脫貧的門路,我會堅持種下去,相信以后生活會越來越好。”說到未來,身材嬌小的謝桂英滿懷信心。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實現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找準路徑發揮優勢很重要,但是最重要還是人的作用。近年來,安福縣積極穩定烤煙產業,大力培育職業煙農,越來越多的女性煙農,或自身投入到烤煙產業種植中,或在家門口加入到烤煙專業化服務隊中,從施肥蓋膜、育苗培育,到大田移栽、田間管理,最后到采摘烘烤、精細分級等各個環節,都能看到她們參與其中的身影,這些“最美煙農” 奔走忙碌的身影,成為了安福縣鄉村沃野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可能是印證了 “幸福生活是靠奮斗出來的”那句話,以喻秀蓮、謝桂英為代表的女性煙農們,靠著種植烤煙辛勤奮斗,已然走上致富路,生活舊貌換新顏。一片片“黃金葉”見證了她們增收致富路上的點滴付出,而她們更凝聚起了鄉村振興路上的“巾幗力量”,像一朵朵迎風生長的玫瑰,根植鄉村肥沃的土壤,散發著別樣的光彩與清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