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煙草本著‘踐行社會責任、實施清潔生產’的原則,健全煙用地膜回收再利用長效機制,依托煙葉專業合作社,從2019年起連續5年推廣舊地膜回收,‘白色垃圾’進廠制作再生膜或再加工成煙苗托盤,真正變廢為寶!”近日,湖南寧鄉市煙草分公司煙葉分部主任楊柳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寧鄉煙草推廣煙田地膜覆蓋10多年,過去對舊地膜的處理以進垃圾場填埋為主,近年來堅持100%回收廢舊地膜,提升地膜資源化再利用水平,在助推節能減排的同時,豐富煙農降本增效的路徑,全市煙田舊地膜回收數量從2019年170噸增至2023年330噸。”
過磅稱重登記
100%回收舊地膜
5月21日,記者在大屯營鎮郁金煙葉專業合作社采訪時看到,集中回收點正使用鏟車將一袋袋舊地膜裝上大卡車。該社理事長成功山告訴記者:“僅今天我社就回收了6大車舊地膜。每村都設置了1至2個回收點,不要求曬干,簡單去除雜物裝袋就行。煙農按規定時間送到合作社指定的就近回收點,就會有專人負責登記,保證100%回收。”
成功山介紹:“我鎮今年種植烤煙9986畝,名列全市前茅,使用煙用地膜也較多。前后4天時間,9個回收點共計回收了約53噸舊地膜,基本完成回收任務。”
大屯營鎮白洋村煙農李志勇種植烤煙310畝,購地膜1600多公斤,廢舊地膜于5月20日全部回收……翻開郁金煙葉專業合作社《2023年廢舊地膜回收臺賬》,只見其中詳細列著煙農姓名、煙田面積、購買地膜數量、回收地膜數量、回收時間和煙農簽名等項,交膜時間集中在5月18日至21日。
“煙農回收地膜的熱情高,交膜的農用三輪車有時排起了長隊。”成功山高興地說。
減少煙田污染
又增加煙農收入
“煙田舊地膜回收,既減少了煙田污染,又增加了煙農收入,受到煙農普遍歡迎。連周圍未種煙的村民都拍手稱贊,因為廢棄物減少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對大家都有好處!”記者來到橫市鎮黃金葉煙葉專業合作社采訪,該社理事長朱伏兵算了算賬,“平均每畝煙田需地膜約5.3公斤,按每公斤2元回收后煙農可得補貼10.6元,我社今年種植烤煙上1萬畝,煙農可得補貼總數近11萬元。”
朱伏兵介紹,合作社還能得到寧鄉煙草提供的每畝4元的歸集、裝車費用,引導拓展了煙葉專業合作社的服務范圍。今年該合作社按時集中開展煙田整理,讓煙田地膜全部高效回收到位,促進煙田持續健康利用,有利于煙葉生產豐收。
朱伏兵說:“舊地膜回收再利用真是好,不僅減少了土地污染,還給煙農帶來額外收入,解決了以往總有一些廢舊地膜被隨意丟棄田間地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大家都嘗到了廢舊地膜回收帶來的甜頭,今后煙農將會更自覺地回收舊地膜。”
助力綠色發展
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地膜覆蓋是一項較為成熟的煙葉栽培技術,可起到保水、保肥、保墑作用,確保煙葉高產穩產。大力開展煙田舊地膜回收工作,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解決生產生活矛盾,推動循環農業和清潔生產。”楊柳介紹說。
據悉,地膜的降解周期一般為200年到300年,降解過程中還會溶出有毒物質,長年累積對土壤、河流和人居環境造成的污染難以想象。而對地膜進行焚燒,同樣嚴重污染環境,是被嚴令禁止的。楊柳透露,寧鄉煙草采取的是“煙草補貼+煙農撿拾+合作社回收+企業加工”運作模式。今年我市共種植烤煙和曬煙6.2萬畝,涉及回收舊地膜總量約330噸,寧鄉市煙草分公司將直接補貼給煙農近66萬元、補貼給煙葉合作社近25萬元。由各鄉鎮煙葉合作社對舊地膜進行統一回收后,市煙草分公司再歸總交售給地膜生產商,用于制作再生膜、加工煙苗托盤或其他產品,實現廢膜生態循環利用,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長期以來,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投入很難落實,如村民房前屋后、田埂水渠到處可見舊地膜,對村容村貌造成惡劣影響。特別是殘留在農田的舊地膜,日益成為危害農業和農村環境的“罪魁禍首”。朱伏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贊道:“如今煙田舊地膜回收再利用,看似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卻給當地老百姓帶來諸多好處,寧鄉煙草部門真正是為民辦了一件大實事、大好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