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萬物競發的季節,煙葉的幼苗已經進入了旺長期,在田壟中,只見一個身影來回穿梭,寂靜、碧綠的煙田在暖陽的照耀下愈發生機勃勃,充滿希望。
“每天早上7點鐘就上坡了,現在天氣涼快,想早點把活干完,現在正值煙葉生長的關鍵時期,可不能馬虎。”說話的這名煙農叫陳行兵,湖北竹溪縣向壩鄉人,種植煙葉已經有18年的歷史了。
圖為無人機飛防作業進行田管
2005年,為了生計,陳行兵跟隨村里人去山區挖煤,只為掙點“大錢,”由于缺技術,干的都是苦力活。天有不測風云,沒想到這次下礦差點要了他的小命。在一次挖煤工作時,煤窯突然發生了倒塌,陳行兵被埋在了煤堆里,所幸救援及時,只是小腿部受傷,經過治療后,卻也落下了殘疾。這件事情對他影響很大,東奔西跑,錢沒有掙到,還變成了殘疾人,家庭也欠下了一屁股債。
圖為煙田夏日盛景
回到老家后,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了解情況后,勸說陳行兵好好在家發展,畜牧、種煙、養殖都可以,也好早點過上正常的日子。幾經抉擇后,陳行兵走上了烤煙種植這條路。或許是想早點還清欠款,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第一年種煙,陳行兵特別賣力,別人翻耕一次,他翻耕兩次,大田管理看不見一點雜草,沒日沒夜的睡在烤房旁……技術員的操作要求,也總是不余遺力的執行。好在“黃天不負有心人”,第一年種植了35畝,便賺了10多萬元,這也讓陳行兵堅定了信心。
人只要有一股闖勁兒、拼勁兒,沒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2012,已經種了七年烤煙的陳行兵,為了擴寬收入,種了50畝烤煙,還養了20頭豬和100只雞。為了兼顧產業,他還將村里務農的人發展成了自己的“員工”,一年下來,煙葉盈利20萬元,其余增收7萬元,他的“員工”們也獲得了不菲的工資收入。在這一年,陳行兵蓋起了村里的第一棟樓房,成為了向壩鄉名副其實的“有錢人”和產業大戶。
圖為煙農勞作場景
“其實要說賺錢秘訣,也沒有啥好說的,反正就是不怕虧錢唄,那個時候已經欠了一屁股債,光腳的還怕穿鞋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感謝向壩政府的好政策以及煙葉站的同志們,要不是有他們的幫助和悉心指導,我咋可能把產業干起來,不過人還是要肯干肯拼……”面對慕名而來的請教,陳行兵毫不吝嗇的講起了自己的“發家史!”
后來者居上,短短幾年時間,陳行兵靠種烤煙擺脫了貧困,經濟上打了翻身仗,在2018年順利過精準扶貧評估,陳行兵一家正式脫貧。現如今,兒子在衛生院上班,媳婦也娶了,陳行兵還給他配了一臺小轎車,同以前的日子相比,他們一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3年,陳行兵種植了30畝烤煙,養了5頭豬、20只雞,在煙葉站技術員的鼓勵下還種植了12畝的林下天麻,妥妥的“產業綜合體”。
“都說人到60歲退休,可我想干到自己做不了再去養老,本來是一輩子的苦命人,是種煙給了我自信,后面我可能會減少養殖,通過土地流轉,繼續擴大規模,主要種植煙葉和天麻,并且明年著手作物套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收入,還要把村上沒有種煙的勞動力都集中起來,讓他們能在家門口賺錢……”談起以后的打算,陳行兵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規劃,他不僅“富”了自己,還時刻想著“富”他人。
到了傍晚,彩霞和碧綠的煙葉交相輝映,陳行兵扛著鋤頭在落暉的照耀下,行走在田壟,爽朗的笑聲響徹地頭,喜鵲在枝頭吟唱著希望的田野,一幅夏日盛景讓陳行兵有了豐收的盼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