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中一般都會有一只跑得快、聽力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羊,其他的羊都會跟隨在這只羊后面,這只羊就被稱為“領頭羊”。而對于建寧縣里心鎮花排村村民來說,村黨支部書記李崇芳就是他們的“領頭羊”。
作為“領頭羊”,李崇芳深知發展產業帶動村民走向富裕既是村民的心之所向,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2021年之前,他曾帶領村民種植過蓮子,由于蓮子的管理和采收程序繁雜,畝產值僅為4000元左右。“要想帶動農戶致富,拓寬增收渠道是其中關鍵。一份土地,如何才能擁有多份收入?”李崇芳一直在思考。
圖為煙農使用機械起壟。何冬旺供圖
一次偶然的機會,里心煙草站的煙技員得知了李崇芳想要帶領村民靠土地致富的想法,當即向他介紹“煙葉+水稻制種”的輪作模式——即同一塊田,先種煙葉,采收后再進行雜交水稻制種,也就是所謂的“春煙秋制”。“煙稻輪作”不僅適合建寧當地土壤、氣候條件,還能大幅度降低病蟲害,改善土壤,實現種煙、雜交水稻制種收益雙提升。
在詳細了解“煙稻輪作”的種植模式和發展前景后,李崇芳當即決定要帶領煙農靠“金葉子”和“金種子”增收致富。發展方向雖然已經確定,但推進過程卻并非一帆風順。
有的村民表示不理解:“好多年沒種過煙葉了,沒有經驗。”“制種的時間要把握很準,萬一采收不及時,趕不上插秧怎么辦?面對村民的疑惑和不解,李崇芳和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到村民家中解疑答惑,采取算賬對比的方法,讓村民放下思想包袱。
盡管如此,仍有部分煙農并不看好煙稻輪作,并不愿意跟隨李崇芳一起種煙、種稻。對此,李崇芳表示:“老話說眼見為實,就由我做花排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22年,李崇芳種植了106畝“翠碧一號”煙葉,在煙草站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了溶田、施肥、起壟、移栽等種植程序。到了煙葉采摘期,李崇芳把村內富余勞動力組織起來成立煙葉采摘、編桿、裝炕、分揀小分隊。此外,在煙草站的指導下,李崇芳還新建了3座密集烤房,加上原有的2座烤房,便可有效滿足及時烤煙的需求。
李崇芳在里心鎮黨委、鎮政府、建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和建寧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幫助下,仍然收獲了61萬元的煙葉收入及50萬元的煙后制種收入,畝產值更是突破萬元大關,在轉型的第一年就取得了較好的效益。
村民們看到“翠碧一號+水稻制種”帶來了實打實的效益,紛紛表示來年愿意跟種。一時間,花排村開展“煙稻輪作”的積極性空前高漲,2022年全村種煙面積僅有238畝,但到了2023年便發展到650畝,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向好。
圖為李崇芳(右一)指導煙農鮮煙分類。石君怡供圖
然而李崇芳的目光卻不止于此,在“煙稻輪作”的基礎上,他還因地制宜鼓勵村民在田塊附近的山頭上開展黃花梨、黃桃種植,為花排村村民的“致富套餐”再增亮點。通過“煙葉+煙后制種+N產業”的發展模式,實現了農業增效有“路”、村民增收有“方”。
盛夏六月,李崇芳站在花排村的田埂上,放眼望去滿目皆是碧綠茂盛的煙葉,伴隨著微風散發出縷縷清香。等到煙葉全部采摘完畢,這片金土地隨即再播下顆顆稻種,待十月稻穗金黃,粒粒“金種子”便可顆粒歸倉。村民們幸福洋溢的笑臉,此時仿佛已浮現在他眼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