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云煙之鄉”美譽的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是“云煙品牌核心優質原料基地”。有著傳奇色彩的“紅花大金元”煙葉,是云南煙葉中“清甜香”型的典型代表。
“天下煙葉看云南,清香芬芳滿云嶺”。石林縣是全國種植“紅花大金元”品種最多的縣級市。2023年,石林種植烤煙12.17萬畝、收購烤煙31.251萬擔,煙農戶均收入實現7.27萬元,實現連續五年穩定增長。
上述這份答卷,寫在全國煙葉計劃“由穩轉增”的政策窗口期,寫在云南省煙區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的關鍵期。
石林縣作為“老牌”煙區,得益于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氣候優勢。石林煙區積極試驗“一畝地”,拓寬“一條路”,再走出“新天地”。石林煙區敢于先行嘗試和摸索,正是云嶺煙區實踐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向下扎根謀發展
“穩固煙葉基礎,守好煙葉基本盤”已成為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持續深化研究的命題。位于云南省優質煙葉“黃金走廊”最東端的石林縣,在確保煙地質量有提高、生態有改善的前提下,開展了多輪優化煙田布局的行動。
早在2018年,石林縣已建立制度保護28萬畝基本煙田。從2021年開始,石林縣對已規劃煙區進行了優化布局,制定《石林彝族自治縣基本煙田保護制度》,并納入村規民約,建立縣、鄉、村三級基本煙田保護制度;立足煙草產業特點,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探索構建“煙糧協作、設施共享、主體共育”的聯農帶農模式,推動基本煙田保護融入地方農業產業發展;實現新增基本煙田7萬畝。石林縣共規劃35萬畝基本煙田(這里缺乏賓語,據前文推斷可能是“基本煙田”),規劃實現后,核心區占比91%約32萬畝。截至2023年,石林縣共規劃連片283片,片均面積430畝,其中千畝以上連片23片,輪作比例達95%以上。
有了田,更要有“良田”,看得見沃土,才望得見增收。
圖為2023年5月10日,移栽覆膜后的格渣高標準煙田。 商暾 攝
2020年以來,石林煙區始終把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作為推進煙葉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在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上積極探索并實踐。截至2023年,建成煙水工程9000件,煙草投入資金1.5億元,受益煙田面積20余萬畝,已建成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項目6個,面積1.6萬畝。
“地連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基本煙田格局形成,石林煙區以8個字——“騰籠換鳥”“滾石上山”,回答了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在哪兒種煙”這道必答題、關鍵題。
向“農”而生開新局
立足“大國小農”國情,優化煙葉生產組織方式,既是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石林煙區步入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需求。
作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生產優秀示范區”“國家級煙葉標準化生產優秀示范區”,石林縣構建完備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積極培訓種植分社、家庭農場等規模種植主體;完善對職業煙農的考核評價,引入退出機制、實行差異化管理。截至2023年,石林煙區已培育職業煙農7364名,在煙農群體中占比約為85.34%;按照“建設一個基地、培訓一項技能、推動三個就業”的思路,積極建設產業工人培育基地,推動產業工人在農業生產、煙葉收購、煙葉復烤之間輪換就業。
圖為2023年2月10日,石林縣格渣高標準煙田機耙作業。 包銳倩 攝
聚焦“怎么種煙”的問題,石林縣依托高效生產組織和專業生產服務,把煙農引入現代煙草農業發展體系。推行社會化托管服務,加快實現“輕松種煙”。
石林縣從2010年開始探索合作社建設,制定合作社團體標準83個,成為全國農民合作社首個團體標準;石林煙區通過推行“煙草部門+合作社+煙農”的種植模式,引導煙農合作社組建專業化服務隊,專業化育苗、專業化分級和專業化綠色植保服務覆蓋率為100%,專業化機耕理墑服務覆蓋率90%,專業化烘烤服務覆蓋率接近72%。同時,石林煙區提升煙苗統一配送、專業化中耕、專業化運輸等新型專業化服務,形成了規?;N植、集約化經營的煙葉生產經營態勢。
石林煙區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向全程全面機械化轉型。聚焦用工多、機械化作業率低的環節,通過引入社會化服務組織,在烤煙生產核心示范區探索實施機械化作業“套餐式補貼”模式。在耕地、整地、起壟、覆膜、移栽、中耕培土、植保等重點環節實現機械化作業率100%,畝均用工從28人/畝降到了20人/畝,成本較傳統種植方式降低約600元。在煙葉生產淡季,大型拖拉機等設備可投入大農業生產,提升了石林縣當地的農業機械化水平。
紅土地上塵土翻飛,不見煙農辛苦勞作,只聞機械轟鳴聲陣陣,只見潺潺流水潤煙株……
向“綠”而行譜新篇
全國煙葉工作會議指出,煙草行業服務于美麗鄉村建設,加快煙葉發展綠色轉型是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導向。
面對這樣的指引,石林煙區以“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總抓手。
立足國際視野,扎根本土建構。昆明市內,石林縣首個整縣推進STP(煙草可持續發展)項目,深入推進禁用、高危農藥“零檢出”(HHPs free),2020年通過MVR項目(可持續燃料烘烤監測與驗證項目)國際認證,2023年STP項目考核位列云南省第一。
圖為2023年7月5日,環球公司總經理參觀煙葉安全質量控制中心。郭存 攝
2023年,石林縣以建設7.58萬畝綠色煙葉生產示范區為引領,制定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實施方案,配套制定責任清單、項目清單,分解四大目標任務和九項工作措施,形成了先行區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
藍圖繪就,重在落實。石林煙區突出綠色低碳導向,100%開展廢棄地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實行“一片一案”測土配方施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施用;率先建設全國縣級煙葉安全質量控制中心,100%開展農殘檢測,農殘檢測合格率為99%以上,首創掃描二維碼出具農殘檢測報告、憑報告售煙模式;積極踐行“雙碳”戰略目標,全國首家開展5座太陽能空氣熱源熱泵煙葉烤房示范,8年時間建成新能源烤房10266座,在全省率先實現最大規模清潔能源烘烤。
在向“新”升級過程中,帶動向“綠”轉型。以科技創新賦能綠色轉型發展,石林煙區扎實推進“四蟲一劑”生物防治技術成果落地,在蚜繭蜂100%全覆蓋的基礎上,開展了7.5萬畝捕食螨、1萬畝夜蛾黑卵蜂、0.2萬畝叉角厲蝽和0.3萬畝煙草內源抗病毒制劑的推廣工作,綜合運用光誘、殺蟲燈、藍板、性誘捕器等物理防控手段,建立了80個物理防控示范區;同時,在核心煙區試點建設2個煙草智慧農業遠程信息化綜合檢測系統,集成氣象、病情、蟲情、土壤墑情監測分析為一體,為病蟲害分析預測提供更加科學、準確的決策依據。
從石林煙區的實踐看,向“綠”前行之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成效與潛力正凸顯。石林煙區牽頭研究煙葉病害和農殘管控標準科技項目,目前已申請專利4項,發表軟著2件,發表論文1篇,撰寫標準9項;近兩年共獲知識產權22件,發表7篇SCI論文(被《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論文),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篇,獲各級科技獎勵2項,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證5項;昆明市局(公司)生物防治天敵繁育中心、綠色發展策源站相繼落地石林縣,推動石林縣成為全市煙草先進適用技術孵化基地。
當12萬余畝綠色煙草迎風搖曳,層層綠浪與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融為一體。從疊水之瀑到巴江岸邊,從石林峰叢到圭山之巔,從“試驗區”到“先行區”,石林煙區聚合磅礴力量并凝聚各方智慧,蓄積發展新動力,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將步入新階段,開啟新征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