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藏冬,花遍于山,滇中的第一波油菜花橫掃冬日的蕭瑟冷寂,點綴著冬日鄉村。
近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新化鄉的蕎麥剛剛完成采收,豌豆花、油菜花爭奇斗艷,農作物呈現蓬勃生長。新化鄉近年來通過科學布局、合理輪作、多元協調等方式,不斷尋求產業融合,擴大產業規模。
新化鄉者渣村油菜花盛開。歐全攝
“雙減”整合 助力綠色發展
以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控、有機肥源減輕土壤負擔為主的“雙減”措施是煙區綠色革命的關鍵性技術,兩者不僅能帶來減施增效的結果,更能助力煙區綠色可持續發展。新化鄉大力推廣有機肥、農家肥、綠肥、腐殖土為主的綠色肥源還田技術,輔以新平縣煙草專賣局的“補貼+指導”措施,2023年,全鄉堆捂農家肥3686萬公斤,煙區覆蓋面積占比逐年提升,反響良好。
新化鄉大戈租村連片烤煙區域。歐全攝
同時,全鄉普及“四蟲一劑”生物防控技術,發放蚜繭蜂、煙草內源抗病毒制劑進行全覆蓋,推廣無人機飛防12545畝,生產質量顯著提高,2023年,全鄉戶均烤煙收入提高4%。
作物多元 復蘇煙后大地
新平縣有著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利用輪作的時空差,最大化提高土地復種指數,是提升種植效益的有效途徑。目前,新化鄉形成了烤煙、大豆、油菜、蠶豆、豌豆、蕎麥、小麥、水稻等多元糧煙作物輪作體系,優勢諸多,不僅達到了緩解連作障礙、平衡土壤養分、減輕土壤病害的目的,更是拓寬了老百姓的增收渠道。
新化鄉大寨村鮮食玉米種植片區。歐全攝
2023年,以“企業+合作社+農戶”為經營模式,輔以“產—銷—供”的訂單化銷售途徑,新化鄉大寨村、白達莫村與新平縣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簽訂苦蕎產品收購協議,新化鄉代味村、大寨村與新平縣某農業有限公司簽訂玉米收購協議,確保農戶能夠“種得出來,銷得出去”,打開助農增收新思路。
新化鄉因地制宜,“多品種+多作物”模式帶動糧食生產,2023年,煙后玉米總產值達到了2320萬元,煙后豆類作物總產值為2040萬元,煙后苦蕎總產值達到了900萬元,形成了良好的糧經循環種植產業綜合體。
下一步,新化鄉將不斷優化品種的選擇與布局,把控好糧經協同的空間與時間,深化科技措施的普及度。同時,新平縣煙草專賣局將持續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與科技措施指導,通過高效節水灌溉、病蟲害綠色防控防治,植煙土壤保育,機械化耕作等一系列技術的加持,推動糧經作物種植向規模化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