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嗒……”,剛一走進伊川縣建華農機農民合作社農機維修站點內,就聽到一陣機器運轉的響聲,還有幾個人影不停地穿梭在一臺平頭推車樣的小型機器周圍,時不時往本子上記下一串數字,一人趴在地上緊盯著不停轉動的機器數著數。
?“老周,我感覺這個地方咱還可以再提升提升,你看這里……”“說得是,這個部位如果增加一個刀片或彈片,可以更方便解決揭膜時土撒到煙苗上的問題。”一進維修站的大門,就聽到兩個人在熱烈地討論,同時還不停地對著機器比畫。
?“老于老周都在啊!”伊川縣煙草分公司煙葉主管副經理張琳親切地跟倆人打招呼。
?討論交流的兩個人中,高高胖胖的是伊川縣農機農藝融合、洛陽煙基創新實驗室專家成員于華;高高瘦廋,被喊作老周的是建華農機農民合作社社長、河南省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周建華。
?“這臺揭膜機今年在咱合作社試用過,進行過兩次修整。今天進煙田揭地膜時,縣煙草分公司創新工作室農藝師現場又提了條建議。這不,我們聚一起交流交流,看能不能再提升一下機器性能。”倆人笑著回答張琳。
?“揭膜培土確實是煙農關注的事情,改進后一定能進一步減工降本。”張琳一邊彎下身子查看機器一邊跟倆人交流。
?“要是農機出現故障,或者需要根據煙農反饋意見進行優化提升,來回運輸挺麻煩。”張琳提出疑惑。
?“這個問題已經有解決辦法了。”作為農機使用一線的“土專家”,周建華把話接了過來,“我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前幾天與創新工作室成員進行了探討和交流。我們以基層創新工作室的名義,依托合作社平臺,聯系高校、農機廠家,初步構建出合作模式,給農機廠家發邀請函前來交流,協商建立農機配件管理倉庫,廠家將機器零配件存放在配件管理倉庫,由合作社制定管理制度進行運營,這樣機器出現故障或者需要再次優化提升時就可以在合作社直接進行了。”
?看著一眾人開心的模樣,張琳也豎起了大拇指。經進一步了解,作為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周建華還與合作社附近的農機維修站點建立合作關系,為合作社維修機器提供后勤保障,協助解決合作社維修人員無法解決的農機故障,進一步提升了農機維修效率。
?近年來,伊川縣煙草分公司緊緊圍繞省、市煙草公司關于農機農藝融合工作要求,聯合高校、企業、合作社及本土專家針對丘陵山區機械化發展進行探索,成立了王輝創新工作室、伊創QC創新小組,建立煙草農機創新研發閉環管理模式。工作室和小組成員結合當地煙區實際情況,樹立“小改小革發揮大作用”“少一環節省一工”的創新理念,先后自行、聯合研發了自走式煙夾裝卸機、煙葉采收運輸車、地膜清除機、起壟施肥一體機、起壟打穴一體機等本土小型機械,對拔稈機、揭膜機等改進修整改裝,服務煙田面積近3萬畝,在煙葉生產環節幫助煙農減少了近30%的人工,節約煙農生產投入資金150余萬元。其中,起壟施肥一體機在起壟施肥機上又增加了打穴功能,光這一個環節節省了不止一個工,移栽的效率也提高不少,已經在洛陽市煙區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起壟施肥一體機解決了無法定量機施有機肥的問題,自走式煙夾裝卸機邁出了煙葉機械裝炕的步伐,并已經在全省范圍推廣應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