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過,新年將至。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天星鄉廷里村在經歷了夏天暴雨洪澇災害后,已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氣。這場自然災害也成了丘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駐天星鄉廷里村第一書記徐金康在駐村工作中最深刻的記憶。
五月下旬一天的凌晨一點,廷里村強降雨已經持續了近6個小時。“叮鈴鈴鈴”,村委會辦公室響起一陣電話鈴聲。“我們村下暴雨,有村民反映他們的房子被沖壞了,地里的水都淹起來啦……”電話那頭傳來了犀牛村小組組長何文亮焦急的聲音。“羊乃箐村下大暴雨,現在雨越下越大,電也斷啦,黑漆漆的,怎么辦啊……”羊乃箐村小組長李開校也打來電話說。
這一晚,是廷里村所有人的難眠之夜。徐金康立即組織駐村工作隊隊員召開緊急會議,通知各村小組組長做好災情統計、村民疏散轉移等工作,安排駐村隊員分組入村開展災情核實、調查,并向上級部門匯報災情。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徐金康第一次覺得夜晚是如此漫長,長到他恨不得頂著這狂風暴雨,立刻沖到第一線。
清晨六點,駐村隊員冒雨分頭開展工作。出發前,徐金康再三叮囑:“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回來的時候一個都不能少。”入村的道路被雨水沖刷得泥濘不堪,車根本進不去,冒著山體滑坡的危險,他們徒步進村。一個小時后,徐金康一組到達了羊乃箐村小組。看到村子里一片狼藉,村民驚慌無措,徐金康的眼眶濕潤了,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好在羊乃箐村小組無人員傷亡,他懸著的心稍微平穩了些。
搶險救災(馮晶晶 攝)
徐金康立即召集羊乃箐村小組村干部開會,根據實際受災情況,商定抗洪搶險方案,向上級部門匯報受災情況、申請救災物資,并組織村民有序開展災后自救。放眼望去,地里的農作物早已被暴雨“洗劫一空”,村里的房屋、道路不同程度受損,一些雞、鴨等家禽被雨水沖得“一干二凈”,車輛也被洪水泥沙砸得面目全非。
為了保障村民的安全,徐金康迅速組織受災村民疏散、轉移至安置點。由于降雨量過大,田間排水溝里的水位不斷上漲,徐金康又立即向村上申請調運了幾臺抽水機,帶領村民挖溝排水、清除泥沙,一陣忙碌后,他的身上裹滿了泥漿,但他只是簡單沖洗了一下,又立馬投入到道路搶修工作中。
村里的樹木被洪水攔腰斬斷倒在路上,遍地的石頭、泥沙,給救災物資的輸送和受災村民的轉移帶來極大不便,徐金康便組織村民一起將斷木、碎石搬離道路,沒有機械就靠人力,一根又一根,一趟又一趟……這一天,徐金康一刻也沒有休息。
在徐金康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甚至村里步履蹣跚的老人都紛紛加入到了災后自救的隊伍中,為恢復鄉村生產、建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多人都來幫助我們,我們也不能拖后腿啊,太感謝他們嘍。”黑比村小組的沈紹方說道。
駐村的短短200多天,徐金康扮演了很多角色。有時他是清潔工,開著吸糞車奔波在鄉間小路上,帶頭改造、清理公廁衛生;有時他是調解員,半夜接到村民打來的電話后便立馬前往村民家里調解糾紛;有時他是勸導員,到村民家里勸說、幫助輟學的孩子重返校園;有時他是宣傳員,挨家挨戶宣傳森林防火等相關政策……他的身影遍布了廷里村的每一個角落,他的足跡也踏遍了廷里村的每一條小路。
徐金康(左)向村民宣傳政策(馮晶晶 攝)
“村民的事再小都是事,要把村民的事當成是自己的事。”這是徐金康時常掛在嘴邊的話。對于徐金康而言,為廷里村的村民辦實事、解難題,在廷里村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就是他的“詩和遠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