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洛陽晴冷。陽光下,青灰色的麗景門與瓦藍色的天空相映成趣,往來游客目睹此番美景,往往樂于駐足流連,拍照之余,不少人會信步走進街邊一家土特產店逛逛。這時候,開店的一對夫婦便會熱情上前,迎來送往……
身處景區,這家名為“洛陽名特產花之韻·餅屋”的店鋪雖然只有十幾平方米,但地利之便讓它一直生意興隆。相熟的游客和市民都知道,店主夫婦許富強、邢曉娜白手起家,在煙草部門的幫助下,憑借“金葉”叩開了屬于自己的致富門。
許富強今年40歲,老家伊川,敢打敢拼。19歲,許富強來市區謀生,先在商店打工,后在老城西大街租下一家門面做便利店。“說來話長,多虧了煙草局。”許富強手里活兒不停,嘴里開起了創業故事會。
千禧年之前,西大街附近都是小巷子,老門老戶的,街上有不少雜貨鋪,許家的小店既不出錯,也不出彩。2003年,邢曉娜向洛陽城區煙草專賣局提出申請,成為零售戶,煙酒一進來,小店被規劃得面貌一新,小兩口又勤腳快手,掙下來不少錢。
都說一朵花扮靚一座城,那一朵牡丹花,既為古都洛陽造就出遍地開花、香飄四海的蓬勃產業,也為許家的商店帶來了生命力和轉機——
2004年,麗景門竣工。許富強心眼兒活,腦子轉得快,覺得銷售旅游手工藝品有前景,于是就開始銷售塑料牡丹花、牡丹團扇、牡丹畫等工藝品。但是,他很快發現,這類產品附加值較低,同質化競爭嚴重,并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
后來,許富強看北大街夜市比較紅火,就萌生了從“吃”上入手的念頭。他讓妻子邢曉娜專門到食品公司學習烘焙,還師從知名面點師傅學做牡丹餅和牡丹酥。待妻子學成歸來,夫妻倆對店面進行了改造,開始制售現烤牡丹餅和牡丹酥——以“現烤”為賣點很快吸引了不少游客,牡丹文化節期間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能賣萬把塊錢。
早在“便利店時代”,許富強就辦理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成了零售戶,掙了第一桶金。說起來,煙草部門可是“娘家”。如今,許富強夫婦的事業在“娘家”幫助下,又一次迎來了上升期。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煙草行業“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在煙草公司幾任客戶經理的指導下,許富強夫婦升級了店內的牡丹商品,走高檔精品路線,還在附近開了新店,日子越過越紅火。洛陽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第六市場部客戶經理王萍說,對商戶的服務和幫助也講究個因地制宜,針對景區內的商戶,主要幫助他們開發旅游市場,增強店內商品陳列的文化味兒和品牌配置感,讓商店更有故事、更上檔次。
“不僅是為零售戶辦實事,還是為咱洛陽旅游出一份力,還能讓居民得實惠。一舉多得,這實事兒還得繼續辦下去。”王萍笑著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