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是營銷的“最后一公里”,是展現煙草人服務精神的窗口,在貴州黔西南煙草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隨需而來·如約而至”,將服務扎根心里,踐初心、行諾言,與客戶相識、相依、相守。
蜿蜒曲折的送貨線路。(曾雪梅 攝)
因幫助而暖心
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七八月的天氣,早上的空氣就像蒸汽一般,讓人忍不住想流汗。
小王如往常一樣騎著摩托來到物流中心,他是一位送貨員,每天對照送貨小票、清點品牌數量、按照配送順序裝車是送貨工作的開始。不一會兒,堆成小山似的車就緩緩駛出物流中心,開始了一天的配送服務。
送貨車一路走走停停,來到一個村口前,一隊工人正趁著河床干枯的季節修繕著石橋,村子里的客戶臨時約定在村口取貨。烈日下的鐵皮車廂更似一個大蒸籠,悶出的汗水一會兒就打濕了衣襟,小王和駕駛員熟練的配合著,一個在車廂取,一個清點交接,為陸續前來的客戶們服務。這時,一位佝僂著身子的老人背著背簍出現在小王的視線里,正準備跨過干枯的河床。
老人家,你不用過來啦,我給你拿過去,小王招手對她說到。
啊!老人可能有些耳背,她并沒有聽清小王說的什么。烈日下的河床中只余下寥寥數股溪流,河床里亂石嶙峋。
稍等一下,來不及跟身邊取貨的客戶多做交代,小王三步并作兩步,走到老人身前接過她的背篼,老人家,我幫您把背吧,河床不好走,您在這里等我!
哦,好好好,謝謝你哈,小伙子!
沒事兒,您等我吧!帶著背篼折返車前,小王跟其他客戶做了解釋,背上老人的煙,攙扶著老人把煙送到了她家。
送貨員正在交接。(曾雪梅 攝)
因關懷而沁心
花姐是一位老送貨員,她臉上總是洋溢著溫暖的笑容,在送貨途中,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家長里短的嘮叨兩句,有的客戶喊小花、有的喊花姐、還有的喊花嬢嬢,熱情的她都答應著。
作為一位老送貨員,與客戶溝通更加熟絡,客戶與她也有更多的話題,有的客戶取貨有困難,她幫著協調解決,有的客戶喜歡吃興仁的豆沙粑,她也會幫忙捎上一些。
那是一個下午,一位客戶因為家中親人生病,需要轉院治療,來不及等到花姐的配送,就提前打電話給花姐,花姐接著電話不停的說著,沒事沒事,你那邊趕緊去忙你的,你忙好了再跟我聯系。
那天,花姐送完整條線路的煙后,折返到這個客戶家門前,一等就是兩個多小時。臨近黃昏,才聽見客戶老遠的喊著花姐跑過來,還沒來得及交接,花姐就關心起客戶親人生病的事情來,話里話外處處透露著關心和溫暖。關懷與感謝的話語流露在兩人的交談中,匯聚成一段甜蜜的友誼。
物流“人在旅途”。(曾雪梅 攝)
因堅守而明心
作為黔西南最偏遠的兩個縣,冊亨和望謨境內近95%都是山地,在高速尚未建成之前,只有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承載著兩個城市的人員物資流動。冊望干線作為物流中心最艱苦的運輸干線,路程遠、路況差,390公里的往返距離平均耗時13個小時。
平哥是一位堅守在冊望干線上的駕駛員,明天要開車,今天不喝酒。是他在社交場合中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堅守的人生格言。
在十多年前的一次部門列會上,討論到冊望干線工作安排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因為冊望干線的道路蜿蜒曲折,需要隨時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長時間的在途行駛對身體造成極大的負擔,跑起來特別累,讓人避之不及。在眾人沉默之際,一個聲音冒了出來:“他們不跑,我跑!”說話的是平哥,那時25歲的他,臉上還有些青澀卻隱隱透露著一股堅韌的氣息。
簡單的幾句對白,年輕的平哥挑起了這份被送貨駕駛員望而生畏的“重擔”,一挑就是十多年。
十多年里,他每日伴晨光出行,踏星夜而歸,重復著這份枯燥乏味的干線運輸工作,這不僅是與身體的較量,更是對品質和意志的考驗。冊望干線每日往返390公里,一年十多萬公里,十年就是一百多萬公里,這個距離可以環繞地球25圈。但對平哥來說,十年如一日,做好每一天的390公里是他答應過要做、且要做好的事。
長路漫漫亦燦燦,清晨的霞光是他們的號角,皎潔的銀輝是他們的歸程,在配送線路的神經末梢,用“心”履行著“隨需而來,如約而至”的承諾,不畏路途遙遠,因為路遙方知馬力,也無懼時日漫長,因為日久才見人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