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電子煙宣稱其“不含焦油”“無毒無害”“不會上癮”,又因口味、造型新鮮,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但電子煙本質上也是“煙”,也會給吸煙者帶來健康危害。
天津市中研附院主任醫師劉永平說,世界衛生組織將電子煙稱為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會讓人上癮,具有成癮性,過量攝入會危及健康,可能引發如哮喘、過敏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還會增加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疾病的風險。
據了解,電子煙通過加熱霧化系統使電子煙液霧化成氣溶膠而吸入體內。大多數電子煙的煙液主要成分是尼古丁、丙二醇、甘油,煙液在加熱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其他的化合物,而這些物質對呼吸系統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有些甚至會沉積在氣道中加重呼吸道的炎癥,甚至形成“爆米花樣肺”。電子煙加熱霧化裝置功率及遞送效率不同,產品產生氣溶膠中的尼古丁含量也不同。此外,電子煙對人體的危害不僅限于呼吸系統,也會對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和血液系統產生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同時把二手電子煙也定義為新的空氣污染源。其霧化后產生的顆粒,以氣溶膠或液態顆粒為主,含有至少69種致癌物,包括乙二醇、醛類、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多環芳香烴等。同時空氣中尼古丁、甲醛、乙醛、PM2.5等物質的濃度,都會在吸電子煙的環境中增高幾十倍甚至數百倍。長期接觸則會增加患慢阻肺、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各種腫瘤等疾病的風險。
“90%以上的慢阻肺都與吸煙有關系,電子煙也會增加罹患慢阻肺的風險。將電子煙作為戒煙輔助工具也沒有醫學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不建議將電子煙作為輔助的戒煙工具。”劉永平介紹,不管是傳統煙草還是電子煙,本質上都是“煙”,都會有害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對尼古丁敏感,容易增加成癮風險,影響大腦功能,應明確加以提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