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柳先翠,柳樹是春天的象征,是報春的使者。煙草企業出品的許多煙標描繪了“垂柳拂面醉春煙”的美景。
上海公信煙草公司出品于上世紀40年代的“柳馬”煙標,描繪了春日里,一名男子身跨駿馬,從枝葉茂盛的柳樹旁經過。江南煙草公司出品于同時期的“白美牌”煙標,主版圖案為一名女子坐在剛抽嫩芽的柳樹下,似乎在等待情郎。
上世紀80年代,江蘇南京卷煙廠于出品過“金陵”煙標。該煙標采用橫軸畫藝術表現形式,描繪了“南京四十八景”之一的“北湖煙柳”:從玄武湖畔的酒肆里舉目遠望,岸邊楊柳依依,湖面上煙波浩渺、白帆點點,秀美的九華山、古樸的雞鳴寺春意盎然。畫面右側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七絕《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上世紀80年代,河南開封卷煙廠出品過十枚套“宋城”煙標,其中一枚為“隋堤煙柳”。該煙標主版畫面為“汴京十景”之“隋堤煙柳”,只見汴河旁城樓矗立,河波蕩漾,扁舟來往,岸邊一行翠柳曲折蜿蜒,煙標側面印有一段介紹文字:“汴河隋堤相傳為隋煬帝所開汴河一部分,兩岸百里長柳,車船往返千里,一片太平盛世笙歌燕舞景象。”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陰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
上世紀80年代,廣西柳州卷煙廠出品過“春柳”煙標。該煙標主版前景為幾條發芽的柳枝直直地垂落下來,遠景為一處飛檐翹角的亭臺。據說,唐代詩人柳宗元在擔任柳州刺史時,在柳江邊栽種柳樹,寫下《種柳戲題》詩:“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云南昭通卷煙廠出品于同時期的“翠柳”煙標,描繪了許多柳枝染綠吐翠的畫面,表現了“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意境。
上世紀80年代,四川綿陽卷煙廠出品過十枚套“綿陽”煙標,描繪了“綿陽十景”,其中一枚為“翠柳熏風”。該煙標主版圖案為坐落于綿竹縣城西鹿堂山下的玉妃泉,泉邊遍植垂柳,亭臺樓榭風光旖旎,春來柳絲吐綠,倒映水中,恰似一幅天然水墨畫卷。清冽味甘的玉妃泉是釀造“劍南春”酒的主要水源之一。該煙標副版以詩贊曰:“滴翠楊柳春三月,勤勞不為作自身。借助風力來攪拌,醉成一池‘劍南春’。”
上世紀80年代,安徽阜陽卷煙廠出品的“穎州西湖”煙標,描繪了岸邊垂柳茂盛的穎州西湖美景,再現了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中的詩句——“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在柳枝間飛舞的燕子為春天增添了生機。安徽界首卷煙廠出品于上世紀70年代的“春燕”煙標,主、副版分別描繪了一對燕子飛過春風拂動的垂柳,兩只燕子相互張望鳴叫,似乎在商量筑巢育雛的大事。
“吹面不寒楊柳風。”河南登封卷煙廠出品于上世紀80年代的“春風”煙標,主、副版形象地描繪了燕子在綠柳間嬉戲的畫面。湖北咸豐卷煙廠出品于同時期的“春燕”煙標,主版描繪了一對飛倦了的燕子在柳枝上歇息,副版圖案為一只燕子飛過柳梢。
柳綠春來早,春耕播種忙。上世紀80年代,河南新鄭卷煙廠出品的“燕舞”煙標,畫面近景是一對燕子在垂柳間翻飛起舞,遠景是農民駕駛著拖拉機,在一望無垠的田野上翻耕沃土。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上世紀90年代,江蘇徐州卷煙廠出品過“水繪園”煙標。該煙標副版描繪了皓月當空之時,冒辟疆站在晚風拂過的垂柳之下,聚精會神地傾聽董小宛彈奏古箏。該煙標印有一段介紹文字:“水繪園,中華園林建筑之‘孤本’。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偕金陵名姬董小宛棲隱如皋水繪園。斯時,文人志士薈集其間,氣節風流,名動天下。”
柳樹是山東省濟南市的市樹,“明湖柳色”是濟南大明湖勝景之一。山東濟南卷煙廠出品于上世紀90年代的六枚套“泉城”煙標,其中一枚為“大明湖”。該煙標主版展現了大明湖柳絲拂水、翠色滿堤的旖旎風光;副版是文字介紹:“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湖上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游人如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其風景特色的寫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