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煙蚜繭蜂綠色生態防控體系建設,是煙草行業在生物防治領域的重大突破,也是積極響應國家生態文明戰略的重要舉措。該項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在大農業生產領域的推廣,對于推進農業綠色生產和生態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展現了責任煙草的良好行業形象。
五月天,育苗棚內,綠油油的煙葉已經舒展到七八公分長。劉春明小心地掀起每片煙葉,細細觀察:“看,新蚜蟲又比昨天增多了,有十幾頭呢!”隨即,他將帶有蚜蟲的葉片輕輕歸位,臉上透著欣喜。
身為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蚜繭蜂繁育基地的負責人,劉春明最近幾天的任務就是好好飼養這些煙蚜蟲。
煙蚜,又名桃蚜,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蚜蟲之一。煙蚜的寄生范圍很廣,除煙葉之外,還有蔬菜、水果、花卉等。它們靠刺吸植物葉片汁液為生,使葉片皺縮、卷曲、畸形,嚴重時可引起枝葉枯萎甚至整株死亡。不僅如此,煙蚜還易傳播病毒,是煙草花葉病等病害的主要傳播者。在廣大煙農眼里,它們是令人生厭的“幽靈”。
眼看煙苗就要遭受蟲災了,劉春明為啥還不趕緊采取措施,反而樂哉樂哉地養起了害蟲?
“不用擔心,我們飼養蚜蟲,是為它的天敵——煙蚜繭蜂提供食物。”劉春明微笑著向記者解釋說。
俗話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劉春明介紹說,作為寄生于煙蚜的一種寄生蜂,煙蚜繭蜂通常產卵于蚜蟲體內,消化寄主的營養后,蜂卵在蚜蟲體內相繼發育為幼蟲、蛹,直至羽化成蜂,而煙蚜蟲也隨之成為僵蚜,失去活動能力。煙蚜繭蜂作“繭”不自縛,既消滅了害蟲,對農作物也無害。邊說著,劉春明邊指著小棚罩網上那些比螞蟻還小的“小精靈”說,“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用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遵循的就是大自然的規律。”
從2010年開始,紅河州局(公司)開始推廣使用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計推廣185.5萬畝。據測算,僅2012~2014年,該項技術就節約防治成本3515.26萬元。
“不只是紅河,玉溪、大理等地都有自己的煙蚜繭蜂繁育基地,目的就是讓煙農都能用上這種既環保又綠色的新技術。”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科技處專家說,早在去年,該項技術就在云南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以蟲治蟲”究竟好在哪?云南省局(公司)科技處專家告訴記者,用噴施農藥等傳統方式防蟲,不僅影響煙葉安全性和內在品質,也難免“傷及無辜”,把田間益蟲一并殺死,造成生態環境破壞。而培育天敵來防蟲的優勢在于使用純生物手段,既能針對性地殺死害蟲,又有利于保護整個生態環境。
原理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實現人工規模化繁育煙蚜繭蜂,形成一套完備而成熟的技術,還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云南煙草的科技人員從1997年起為此奮斗了十幾年。
楊碩媛——玉溪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技術中心高級農藝師、云南省煙蚜繭蜂生物防治技術領軍人物。她向記者介紹了這些“精靈”是如何通過人工培育出來的。
大體上來講,保種、擴繁、規模繁殖和放蜂是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的幾個關鍵環節。而要搞清楚每個環節,非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不成。
“就拿煙蚜保種這個環節來說,一個重要因素是溫度。”楊碩媛說,只有煙蚜達到一定數量,才能大規模繁育煙蚜繭蜂,由于冬季氣溫低,煙蚜繁殖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如何提高煙蚜在冬季的繁殖能力至關重要。為此,玉溪市局(公司)先后建立了專門的保種溫室,嚴格控制室內溫濕度,以便煙蚜越冬保種。
同時,為解決保種寄主(可供煙蚜寄生的植物)單一的問題,他們成功篩選出適宜越冬保種的最佳寄主,除烤煙外,還有蘿卜、白菜、油菜等,并通過對6種烤煙品種繁蚜繁蜂的數量和質量、不同品種抗病性等方面的綜合研究,最終確定云煙203烤煙品種為最佳寄主。
“為突破寄主煙株培育這個難題,我們先后對十多種土樣進行了不同的配方試驗。凌晨5點半左右到煙田,天黑仍然在大棚里忙碌是常有的事。”玉溪市局(公司)技術中心技術員杜溪銘說。
另外,繁蜂和放蜂環節,云南煙草科技人員也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建立了煙蚜繭蜂成株繁蜂、幼苗繁蜂兩種規模化繁育技術,形成僵蚜接蜂、成蜂接蜂兩種接蜂方法;設計開發了“蚜繭蜂成蟲捕捉器”“昆蟲吸捕器”等收蜂裝置,探索出適宜的煙蚜繭蜂收集及散放技術。
“2000年,玉溪煙區首次在煙田放飛人工繁育的蚜繭蜂,從那時起,伴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到2013年,玉溪煙區實現了全覆蓋。” 楊碩媛介紹說,在多年連續放蜂的地區,煙農現在種煙基本已經不需要再打農藥,“因為煙蚜的數量已經維持在了一個很低的水平,可以說,這些恐怖的‘幽靈’已經被‘小精靈’成功治服了。”
那么,大量田間放蜂會不會影響生態平衡?
“對其他生物沒有潛在的負面影響,也不會造成生物入侵等問題。”楊碩媛說,“人工繁殖釋放煙蚜繭蜂屬于物種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的范疇,是一種有目的、有限度的行為。”
小物種具有大收益。據統計,自2010年云南省局(公司)正式在全省啟動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以來,該項技術在云南煙區累計推廣達2403.5萬畝,占云南省植煙面積的82.2%,在烤煙上防治效果達80%~92%,減少了農藥施用,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很顯著。
“實踐證明,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是提高煙葉品質和保障煙葉質量安全的有效途徑,是目前最有效、最成熟的生物防治技術之一。而它對大農業的積極影響、對地區生態的保護作用,對于美麗中國的實現來說,也很有意義。”對于這項具有重要推廣價值的技術,云南省局(公司)局長、總經理如是說。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