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四川具有悠久的煙葉種植歷史和良好的煙草農業生態條件,擁有包括烤煙、曬煙、白肋煙、香料煙等在內的多類型煙葉。其中,涼(山)攀(枝花)地區典型的“清甜香”風格在全國非常有名。早在2009年,四川“清甜香”型煙葉就通過農業部審核,獲頒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書。
今年年初,在部署煙葉生產工作時,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著重強調,秉承“誠信為本、質量為重、特色為要”理念,努力實現“規模種植上水平、基礎設施全覆蓋、減工降本顯實效、特色煙葉放光彩”。
關注特色煙葉,發展特色煙葉,遂成為四川煙區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更加突出“清甜香”風格特色,提高四川煙葉核心競爭力。
回顧四川煙葉發展史,川煙人從未停止過對特色煙葉的探索與開發,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
特色品種育起來。從2000年開始,四川加大了特色品種開發力度,在涼攀地區培育適宜當地環境、具有獨特清甜香韻的“紅花大金元”,受到工業企業青睞。同時,與國內具有育種資源優勢的科研院所合作,發揮科研主力作用,從種源材料、育種技術等層面強化育種研究,實現了四川特色品種選育的突破。
先進技術用起來。經過多年推廣,四川烤煙和白肋煙產區漂浮育苗比例已達100%,達州、德陽等曬煙產區也在快速跟進,“淘汰落后小棚、發展中棚大棚”措施也已落地。同時,扎實推進“沃土工程”,涼山、瀘州、廣元等煙區通過人大立法形式實施了基本煙田保護制度,同時借助測土配方、發展有機肥、輪作間作等技術手段,實現了煙地用養結合。
生態布局搞起來。近年來,四川堅持“生態決定特色”思路,加快淘汰收購計劃不足2萬擔的種煙縣,確保有限計劃向最適宜地區轉移,實現規模和特色效益最大化。特別是2015年,涼山煙區按照“調整東部、調減北部、穩定中部、發展南部”布局思路,騰出“東四縣”計劃共計6.2萬擔,充實到生態特色最優的會理、會東等主產縣。
此外,四川省局(公司)以國家局特色優質煙葉開發基地單元為載體,進一步整合資源,主動邀請工業企業深度介入煙葉生產、收購、調撥全過程,充分發揮優質優價的導向作用,確保實現煙農增收、工業滿意、地方認可。
總結四川煙區發展特色煙葉的經驗,科技種煙是關鍵。早在“十一五”期間,四川省局(公司)主持的“金攀西優質煙葉開發”項目就獲得國家煙草專賣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在科技種煙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這也充分證明,工業主導、科研主力、產區主體結合得好,特色煙葉開發才能更富成效。
?
聲音
去年以來,市場導向、質量導向、特色導向在煙葉環節愈發明顯,這對煙葉產區來說,意味著要進一步將工業需求貫穿生產經營全程,努力提升煙葉質量、彰顯煙葉特色,提升工業企業滿意度。
在這種背景下,突出“定制化”生產理念、滿足卷煙配方需求,成為四川煙區的基本遵循。正所謂無定制,不成活。缺少了工業滿意,煙葉生產便沒了動力源泉、方向指引。
但這種指引性作用,并不意味著商業企業的主動權弱化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商業企業煙葉生產的主體地位越要保持穩定,甚至要有所加強。只有將主體作用發揮好,我們提出的“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收”目標才能實現可持續。
我認為,更好地發揮煙葉產區主體作用,必須在突出工業主導、科研主力、產區主體這個運行架構基礎上,抓住“三個重點”。
——以需求為導向,更加尊重工業企業對原料的個性化需求,努力做到“總量控制、以銷定購、以購定產”,把計劃總量、簽約銷量、收購總量、實際產量緊密聯系起來,確保煙葉賣得出、賣得好。
在涼山,我們每年12月都要與工業企業共同做好兩件事:一是請求他們對基地單元煙葉做使用評價,并提出對來年煙葉訂單的個性化需求;二是根據工業需求,我們會同工業企業和技術依托單位,有針對性地制定生產技術方案,對工業企業不滿意的地方進行改善。
——以特色為統領,強化質量意識,將煙葉生產發展重心轉移到提高質量、提升品質、打造特色上。
在涼山,我們通過深度挖掘山地原生態優勢,致力于發展“清甜香”特色煙葉,將烤煙生產布局在海拔1300~2200米的宜煙耕地,特色品種布局在海拔1800~2200米的山地,讓煙葉獲得最佳水土資源。這些都需要煙葉產區發揮強有力的主體作用。
——以管理為工具,打造現代煙草農業“升級版”,不斷滿足工業企業對煙葉原料結構的需求。
在涼山,以精益生產、訂單生產為主要方法,我們實現了管理的集成創新,在土壤改良、有機肥使用、輪作間作、綠色防控等方面,進一步凸顯了產區主體作用,更好地迎合了工業主導、科研主力的運行架構。
同時,我們還配套了嚴格的考核監督辦法,注重考核結果、檢查結果、監督結果的綜合運用,實現動真格獎懲,絕不遷就照顧“拉平均”,這也是對主體作用“升級”的一個鮮明體現。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科科長 楊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