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本文通過對云南省硯山縣江那鎮烤煙生產中所出現的膜下小苗、栽前覆膜、栽后覆膜及不覆膜栽培方式的煙株生育期和長勢等調查分析,其結果為:覆膜的比不覆膜的煙株抗旱力強,成活率高,生長快,長勢強,整齊度好,能提早4—7天進入團棵。但覆膜比不覆膜增加投入160—210元/666.7m2,根莖類病害隨覆膜時間呈上升趨勢。三種覆膜方式各有優缺點,應因地制宜,結合當年的氣候、灌水、煙地、小春種植及勞力等因素綜合考慮,揚長避短,采取適當的覆膜方式移栽煙苗,并做到適時揭膜,將殘膜清除,才能起到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促進煙株早生快發,減輕病蟲草害的作用,避免農膜污染環境。
[關鍵詞]:烤煙;覆膜栽培;效果
烤煙覆膜栽培可以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結構和煙株光照條件,減輕病蟲草害,促進煙株早生快發。云南省文山州煙草公司在《烤煙生產技術規程》中統一提出了“先覆膜,后栽煙”的技術措施。但因煙農受先進技術、坡地、箐地或者舊習慣的影響,至使硯山縣江那鎮的烤煙大部分采用栽前覆膜栽培外,出現了極少部分的膜下小苗、栽后覆膜或不覆膜栽培的現象。為了解膜下小苗、栽前覆膜、栽后覆膜三種不同覆膜及不覆膜對煙株生長的影響,筆者進行了細致的調查,以便探索出煙株生長勢較強的覆膜方式提供有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名詞術語
1.1.1膜下小苗:煙塘打好施基肥后,用高5—6cm,4—5片葉的小苗,移栽在直徑35—40cm,深15—18cm的塘內,覆膜讓小苗在膜下生長一段時間的抗旱移栽方式。
1.1.2栽前覆膜:煙塘打好施基肥后立及覆膜,用高8—15cm,6—7片葉的煙苗,移栽在直徑15—20cm,深12—15cm的塘內,讓煙苗在膜上生長一段時間的抗旱移栽方式。
1.1.3栽后覆膜:煙塘打好施基肥后,用高8—15cm,6—7片葉的煙苗,移栽在直徑15—2cm,深12—15cm的塘內,再覆膜并掏出煙苗,讓煙苗在膜上生長一段時間的抗旱移栽方式。
1.1.4不覆膜:煙塘打好施基肥后,用高8—15cm,6—7片葉的煙苗,移栽在直徑15—20cm,深12—15cm的塘內,不覆膜的移栽方式。
1.2覆膜材料
煙用地膜為幅寬100cm,厚0.008mm聚乙烯樹脂制成的農膜,用量5kg/666.7m2。膜下小苗用黑膜,栽前和栽后覆膜的用白膜。
1.3調查內容及方法
1.3.1基本情況:硯山縣江那鎮2015年烤煙指導性種植面積1053ha,指令性收購量185T,品種為云煙87,分布在8個村民委23個村小組1203戶,戶均種煙0.88ha。三種不同覆膜方式和不覆膜的栽培面積見圖1。
?
圖1江那鎮四種不同覆膜方式栽培面積
1.3.2根據江那鎮三種不同覆膜方式和不覆膜栽培所占的比重,分別抽查
5個村小組12戶4.67ha煙地(詳見表1),調查煙株生育期、農藝性狀、根莖類病害危害及覆膜成本等情況。
表1四種不同覆膜調查統計
1.3.3煙株生育期和農藝性狀按YC/T142-2010《煙草農業性狀調查測量方法》執行。其中生育期調查還苗期、伸長期(擺盤期)和團棵期,農藝性狀在還苗期、伸長期和團棵期調查,每塊煙地梅花形五點取樣,每點調查5株,分別調查株高、莖圍、葉片數及最大葉長和寬,計算最大葉面積。
葉面積=葉長×葉寬×0.6345
1.3.4煙草抗旱性(成活率)和根莖類病害(根黑腐病、黑莖病及青枯病)調查。成活率移栽后10天調查,根莖類病害團棵期調查,每塊地梅花形五點取樣,每點調查50株,按GB/T23222-2008《煙草病害分級及調查方法》執行,計算成活率、病株率和病情指數。
成活率(%)=成活株數/調查總株數×100
病株率(%)=×100
病情指數=
1.3.5調查原始數據用Exce2013處理,再用SPSS22.0繪制箱線圖、折線圖和進行方差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生育期:從表2看出,三種覆膜方式與不覆膜的還苗期、伸長期和團棵期相比,以及三種覆膜方式之間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
2.1.1栽前覆膜的還苗期與栽后覆膜和不覆膜比相差異顯著,其中栽后覆膜比不覆膜差異達極顯著,平均分別提早1.2天和3.7天還苗,與膜下小苗相比差異不顯著;栽后覆膜的還苗期與膜下小苗和不覆膜相比差異達極顯著,比膜下小苗平均推遲2天還苗,比不覆膜提早2.5天還苗;不覆膜的還苗期比其它三種覆膜方式的還苗期差異達極顯著,平均分別比膜下小苗、栽前及栽后覆膜推遲4.5天、3.7天和2.5天。
表2不同覆膜方式對煙株生育前期的影響 單位:天
注:誤差項是均方(誤差)=0.970。均值差的顯著性水平為0.05。*
2.1.2栽前覆膜的伸長期與栽后覆膜相比差異顯著,比不覆膜差異達極顯著,平均提早1.9天和6.4天,與膜下小苗相比差異不顯著;栽后覆膜的伸長期與膜下小苗和不覆膜相比差異顯著,比膜下小苗和推遲2.5天,平均比不覆膜提早4.5天;膜下小苗的伸長期與栽后覆膜和不覆膜比相差異顯著,平均分別提早2.5天和7天,與栽前覆膜相比差異不顯著;不覆膜的伸長期與栽前和栽后覆膜、膜下小苗相比差異達極顯著,平均分別推遲6.4天、4.5天和7天。
2.1.3栽前覆膜的團棵期與栽后覆膜和不覆膜相比差異顯著,平均分別提早1.9天和6.4天,栽前覆膜與膜下小苗相比差異不顯著;栽后覆膜的團棵期與其它三種方式相比差異顯著,平均分別比栽前覆膜、膜下小苗推遲1.9天和2.5天,比不覆膜提早4.5天;膜下小苗的團棵期與栽后覆膜和不覆膜相比差異顯著,平均分別提早2.5天和7天,與栽前覆膜相比差異不顯著;不覆膜的團棵期與栽前和栽后覆膜、膜下小苗相比差異達極顯著,平均分別推遲6.4天、4.5天和7天。
2.2抗旱性(成活率):從表3看出,三種覆膜方式均比不覆膜的成活率差異達極顯著,膜下小苗、栽前和栽后覆膜分別比不覆膜提高9.47、8.25和8.59個百分點,三種覆膜方式的成活率相比差異不顯著。表明覆膜能增強煙株的抗旱性,提高煙株成活率,但三種覆膜方式相比抗旱性差異不明顯。
表3不同覆膜方式對煙株成活率的影響 單位:%
2.3農藝性狀:
2.3.1從圖2看出,三種覆膜方式的株高與不覆膜相比差異達極顯著,栽前和栽后覆膜、膜下小苗平均分別比不覆膜增加14.2cm,5.6cm和5.0cm。栽前覆膜的株高與栽后覆膜、膜下小苗相比差異達極顯著,平均分別增加8.5cm和9.2cm。栽后覆膜的株高與膜下小苗相比差異不顯著;三種覆膜方式的莖圍與不覆相比差異達極顯著,栽前和栽后覆膜、膜下小苗平均分別比不覆膜增加2.1cm,1.4cm和1.3cm。栽前覆膜的莖圍與栽后覆膜、膜下小苗相比差異達極顯。平均分別增加0.7cm和0.9cm。栽后覆膜的莖圍與膜下小苗相比差異不顯著。
圖2不同覆膜方式對煙株株高及莖圍的影響
2.3.2從圖3看出,栽前覆膜的葉片數與栽后覆膜和不覆膜相比差異達極顯著,平均分別增加2.1片和3.3片,與膜下小苗相比差異不顯著;膜下小苗的葉片數與栽后覆膜和不覆膜相比差異顯著,平均分別增加1.8片和3片;栽前覆膜的最大葉面積與栽后覆膜、膜下小苗和不覆膜相比差異達極顯著,平均分別增加188.96cm2,142.89cm2和272.34cm2。栽后覆膜的最大葉面積與不覆膜相比差異顯著,平均增加83.38cm2,與膜下小苗相比差異不顯著。膜下小苗的最大葉面積與不覆膜相比差異達極顯著,平均增加129.45cm2。
圖3不同覆膜方式對煙株葉片數及最大葉面積的影響
2.4煙株生長勢:從圖4、圖5看出,膜下小苗的株高、莖圍、葉片數和最大葉面積等生長勢從移栽到伸長期長勢較弱,但從伸長到團棵期長勢最強,栽前覆膜的居第二位,栽后覆膜的長勢居第三位,長勢最差的為不覆膜。
圖4不同覆膜方式對煙株高度及莖圍長勢的影響
圖5不同覆膜方式對煙株葉片數及最大葉面積長勢的影響
2.5抗病性:從圖6看出,三種覆膜方式的根莖類發病率和危害程度均比不覆膜的嚴重,且差異達到極顯著。膜下小苗,栽前覆膜和栽后覆膜的發病率分別比不覆膜高出1.7、1.3和1.0個百分點,病情指數分別比不覆膜高1.26,0.96和0.62,并呈隨著覆膜時間越長,根莖類病害越重的趨勢。膜下小苗的根莖類病害與栽前和栽后覆膜相比差異不顯著,栽前覆膜的根莖類病害與栽后覆膜相比差異不顯著。
圖6不同覆膜方式對煙株根莖類病害的影響
2.6覆膜成本: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