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三兩只白鷺停停走走,在稻田里覓食。一旁,成方連片的鮮綠煙葉舒展開來,盡情享受雨水的滋潤。
這是記者近日在安徽皖南煙區見到的一幕。
近年來,在充分調查研究皖南煙區病蟲害發生特點的基礎上,安徽皖南煙葉有限責任公司積極開展煙葉病蟲害防治研究,根據當地特有的氣候、生物特性,打造出了一套綜合利用農業防控、生物防控等技術的煙草病蟲害田間綠色防控體系。
“讓煙葉更‘鮮綠’,是要求,更是責任。”談起綠色防控體系建設,皖南煙葉公司總經理王道支認為,“尊重生態,是實現煙葉、大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農業防治——筑牢防害根基
在宣城市宣州區黃渡鄉黃渡村下澇組,記者見到了穿著雨衣勞作的煙農王生副。他冒雨來到煙田,為的是疏通煙田里的積水。雨越下越小,王生副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他拉著記者到一旁空地上的塑料棚下躲雨。
脫下雨衣,擦干頭發,王生副整理妥當,和記者聊了起來。
“看,多好的一場雨!”王生副指著眼前這片煙田笑著說,“雨水滋潤了煙田,稻田里也可以適當補水。”
同行的皖南煙葉公司技術中心植保主辦裴洲洋介紹說,今年,王生副在土地集中流轉區承包土地252畝,124畝地種植煙葉,剩下的種植水稻。
“這叫煙稻輪作,屬于農業防治病害,好得很。”王生副在一旁搭話,儼然一位農業專家,“煙葉和水稻輪作,影響煙葉生長的病原菌經過水泡、日曬會失去活力,能有效提升土壤的自我修復能力。輪作后,煙葉生長更健康。”
多年來,皖南煙葉公司一直推進煙稻輪作種植模式,按照“煙—稻—煙”模式進行輪作。不僅如此,為進一步有效控制病害,最大限度發揮輪作模式的優勢,皖南煙葉公司今年還創新了煙稻輪作服務模式。
他們選取一部分輪作田塊,推出水稻種植合作社專業化服務模式、技術指導模式。專業化服務模式是:煙農專業合作社按照煙葉生產一生管理的要求,從種子購進開始指導煙農,直到水稻收割。這期間,在施肥、植保等環節均提供專業化服務。技術指導模式是:由合作社對農戶煙稻輪作提出建議,農戶根據土地資源情況及煙葉長勢情況進行輪作。服務部人員對農戶水稻種植提供種植技術指導服務,不提供專業化服務。品種選擇、生產技術落實及人員組織由農戶自行開展。
“這樣做的目的是尋找開展煙稻輪作的最佳模式。兩相對比,看看模式不同,對病蟲害有什么不同的影響,從而找出最好的模式進行推廣應用。”裴洲洋解釋道,“當然,今年是第一年開始實施,這種摸索還需要幾年時間。”
就目前來看,實施合作社專業化服務模式進行水稻種植,品質、效益更好。
除了在煙稻輪作上下功夫,皖南煙葉人在煙葉生產的初始環節就開始了大田植保。記者在《皖南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方案》中看到,從優質壯苗的培育開始,皖南煙葉公司明確了規范的生產步驟、要求,各項精準、精細的要求貫穿煙葉生產全過程。
“植保是基礎,當然,還需要生物防治的補充。”裴洲洋指著落在手上的“小黑點”笑著說。
生物防治——打造和諧關系
裴洲洋手上的“小黑點”名叫煙蚜繭蜂。這些小家伙已經在皖南煙區安家落戶好幾年了。
“煙蚜繭蜂會在蚜蟲體內產卵,卵靠蚜蟲體內的汁液生存,待到卵成熟后,小煙蚜繭蜂就會從蚜蟲體內鉆出,蚜蟲死亡。”裴洲洋介紹說,靠著它們,整個皖南煙區的煙蚜得到了有效控制。
王生副指著田間的一個簡易小棚子說:“這就是它們的家。”為了保證煙蚜繭蜂的數量優勢,煙技員們在煙田里為它們搭建了“家”。他們選取幾株煙葉,用塑料布蓋嚴,然后將蚜蟲、煙蚜繭蜂一并投放到這個密閉的生態小空間內。煙蚜繭蜂靠蚜蟲產卵,而后,成熟的煙蚜繭蜂就會越來越多。過一段時間,煙技員們就會打開小棚子,將煙蚜繭蜂放歸煙田。
重獲“自由”的煙蚜繭蜂活躍在煙田,開始新一輪的“捕殺行動”。
在滬皖現代煙草農業高科技示范園,記者也看到了煙蚜繭蜂,與普通煙田不同,這里的煙田還在研究另外一種“秘密武器”。
站在近百畝的實驗田邊上,一眼望去,煙葉長勢良好,似乎與普通煙田沒什么不同。園區主辦徐剛示意記者走進煙田。
進入煙田沒幾步,一片正方形的地塊便顯現在記者眼前。“這塊7.2米乘7.2米的正方形地塊,種植了辣椒。”徐剛介紹說。
今年,皖南煙葉公司與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青州煙草研究所共同立項,研究不同作物與煙葉間作對煙田病害的影響情況。皖南煙葉公司在滬皖示范園內設置了30個正方形地塊,將辣椒、綠豆、甜玉米、藿香等十種作物與煙葉間作。
“這項研究有兩層意思。”徐剛介紹說,其一,是摸清害蟲的口味,找到它們喜歡和不喜歡的間作作物。舉個例子,目前來看,害蟲喜歡甜玉米,在煙葉、甜玉米間作的地塊,害蟲會更多地飛向甜玉米;而對于藿香散發的味道,害蟲就難以接受。要找到害蟲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以及多大地塊間作多少作物最為適宜。其二,也是更為深層的意義,就是保證煙農收入。畢竟,在煙田里劃出一塊區域種植其他作物,會給煙農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這就要找到間作哪種作物與煙葉最合拍,甚至在一定時間的研究后,可以保證間作作物與煙葉雙豐收。目前來看,秋葵這種作物最具發展潛力。
此外,皖南煙葉公司現在還在青州煙草研究所的指導下,使用SH7(一種菌類代碼)生物農藥,利用SH7中的菌群,對土壤中煙葉青枯病致病菌進行有效抑制,達到“以菌制菌”的功效。該項技術自去年開始應用,效果顯著,下一步將廣泛用于煙葉病害防控領域。
記者手記
綠色背后是責任
“綠色”,是近幾年皖南煙葉人一直追尋的色彩。一路走來,他們有成功,也有失敗,甚至失敗多于成功。
但,他們一直在默默堅持。
采訪期間,記者與皖南煙葉公司總經理王道支交談時,他道出了堅守、堅持的原因。
兩個字——責任。
在他看來,堅持綠色防控,是對子孫后代的責任。如果只片面追求高產量,在煙葉種植中大量使用化學藥劑,短期來看,效果好、效益大,但可能會對整個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傷害。這不僅不利于煙葉生產的長遠發展,也會對整個大農業帶來不可逆的影響。
堅持綠色防控,是對工業企業、消費者的責任。作為行業企業,皖南煙葉公司始終抱有守土有責的思想,將自己看作是煙草制品生產的第一個環節,牢牢抓住煙葉生產各個關口,嚴格執行種植要求,確保在這片土地上出去的煙葉,是合格的煙葉、是彰顯工業企業品牌特色的煙葉、是消費者信得過的煙葉。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責任感,皖南煙葉人才在“綠色”這條路上堅守著。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堅守,他們被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認可、被越來越多的人肯定。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