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盧氏消息 經歷30多年發展,河南盧氏煙葉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像其他老煙區一樣,盧氏煙葉生產同樣面臨土壤優勢弱化、發展后勁乏力的問題。2014年以來,盧氏分公司落實土壤修復措施,優化品種布局,創新收購管理,轉變工作作風,激活煙區發展活力,老煙區煥發勃勃生機。
煙田深翻,讓土壤更有活力
“去年冬季,煙草公司在我們村搞生態煙開發,組織鉤機對煙田進行深翻。當時,深翻一畝,公司補貼450元,許多農戶怕費事,不愿干。我將準備栽煙的20畝地全部深翻了一遍,今年大田煙葉長勢好,無病害,20畝煙賣了11萬多塊。”沙河鄉楊家村煙農李留生說起今年賣煙收益激動不已。
煙田常年連作,時間久了,土層板結了,煙葉移栽后,發苗慢,長勢差,產量低,質量不高。加上耕作層病菌積累,病害常有發生,一旦發生黑脛病、根黑腐病等土傳性病害,常常對煙葉產量質量產生致命危害,煙農一年的勞作就會付諸東流。去年以來,盧氏分公司把煙田深翻作為土壤修復的一項主要措施,制定補貼政策,組織人力財力,對全縣兩個示范區的2000余畝煙田全部進行了深翻,改善煙田耕作層生態環境,這項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以沙河鄉楊家村為例,去年該村57戶深翻煙田532畝,畝均單產180公斤,畝均產值5600元,單產、產值較未深翻煙田分別增加50公斤1450元。經過一年的試驗示范,煙農對煙田深翻技術普遍認可,“下年,就是公司不補貼,也要把準備種煙的地塊全部深翻一遍。”楊家村煙農紛紛表示。
“下一步,我們要按照‘先點后面,先易后難’的原則對煙田深翻進行規劃,公司補一點、煙農出一點,爭取利用3到5年的時間把有條件的基本煙田深翻一遍。”在10月27日召開的煙葉生產收購專題會議上,公司副經理李超克對落實煙田深翻技術提出了要求。
品種優化,讓煙葉更有特色
“我們村是老煙區中的新煙區,盧氏發展煙葉30多年來,我們村煙葉種植一直沒有形成規模。馬建方到照村當站長以后,著力開發我們這個新區,煙葉種植面積穩步增加。他根據我們村的自然條件,選擇云煙-87、云煙-97作為當家品種。今年全村24戶煙農種煙500畝,全部是優良品種。我們村的煙農到煙站賣煙,心中有一種優越感,因為我們的煙葉顏色正,油分好,能賣上好等級。今年500畝煙葉,實現產值250多萬元,畝均5000塊,戶均10萬元,村里群眾對種煙致富深信不疑。”橫澗鄉石棗河村主任李邦牛說起帶領群眾種煙致富,臉上寫滿了自豪。
煙葉是特殊商品,不但要適產,更要優質。如果一味追求高產,種植非推廣品種,勢必導致煙葉品質下降,使盧氏煙葉特色弱化。“橫澗鄉石棗河、馬莊河兩個村的煙葉,顏色金黃。光澤鮮艷,結構疏松,油分充足,最能代表盧氏優質煙葉特征特性。”盧氏分公司質量總檢、煙葉科副科長楊衛東說起品種問題,感慨頗多。“目前,影響盧氏煙葉等級質量的至關因素,還是品種問題,如果我們真正能把煙農種植非推廣品種的問題解決了,盧氏煙區才能健康發展,盧氏煙農才能長種久富。”
這些年,盧氏分公司致力于品種優化布局,通過綜合施治,下力氣解決個別農戶種植非推廣品種的問題。在總體布局上,堅持以云煙87、云煙97等云煙系列作為當家品種。在具體措施上,全面推行工場化商品化育苗供苗,嚴禁煙農私自播種育苗。育苗環節,煙站、育苗戶與煙農簽訂育苗、供苗協議,煙站技術人員責任到人,包棚指導。移栽環節,公司組織力量,對煙農移栽情況進行現場監督,確保公司所供煙苗全部下地,堅決杜絕非推廣品種。
管理創新,讓收購更有秩序
“今年賣煙不用等。”說起今年賣煙的感受,東明鎮東坪村61歲老煙農李邦成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我二十多歲就開始種煙,靠種煙為兒子娶了媳婦,在縣城買了房子,一家人過著城里人一樣的生活。如今年紀大了,孩子說啥也不讓我再種煙了。這兩年,我每年都少種點,種個十來畝煙葉,賣煙收入應付一年的開銷綽綽有余。以往到煙站賣煙,最怕人多擁擠,今年好了,按照煙站安排的時間點去賣煙,隨到隨賣,不用排隊,不用等待。”像老李一樣,全縣6700戶煙農都親身感受到了管理創新帶來的新變化。
長期以來,如何改善收購秩序是煙草部門著力解決的突出問題。去年以來,盧氏分公司把縮短煙農賣煙等待時間作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一項主要任務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積極采取措施改善收購秩序,加快收購進度,縮短煙農賣煙等待時間。在公司層面,對《煙葉入戶預檢管理辦法》進行修訂,把全面落實“三定預檢收購制度”、推行散煙收購模式作為改善煙葉收購秩序的主要措施抓緊抓實。在基層,各煙葉收購站點根據轄區煙葉種植規模、收購計劃、煙農居住情況等要素,按下部、中部、上部三個部位安排收購時段,科學分解每個階段每天上市量,合理確定每戶煙農每次交售數量、時間、時段,把煙農交售時間精準到點。
筆者多次到基層煙站進行探訪,每次去,總有一種“門前冷落鞍馬稀”的感覺,偌大一個煙站,只有兩三戶煙農,一二十捆煙葉,再也沒有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場面,煙葉收購秩序井然有序。以張家煙站為例,前期,每天1.5萬公斤,中期,每天2萬公斤,進入后期,每天又恢復到1.5萬公斤,每天上下不差1000公斤。截至10月21日,收購煙葉52萬公斤,提前二十天完成收購任務。該站站長強小虎,激動地說:“干了二十多年站長,今年收煙最省勁。”
管理創新解決的不僅僅是煙葉收購秩序問題,它還解決了許多深層次矛盾。首先,解決了煙葉交售與煙葉生產爭時間爭勞力的矛盾。煙農把節省下來的時間用到生產管理上,加快了采收烘烤進度,縮短了生產進程。往年不少煙農過了霜降,煙葉采烤還不結束。今年10月中上旬煙葉采烤完畢。其次,解決了煙霸欺行霸市從中漁利的問題。往年因秩序不好,不少煙農賣不了煙葉,煙霸、二道販子收受煙農錢財,從中漁利。今年煙農隨到隨賣,煙霸、二道販子沒了市場。其三,提高了煙葉等級純度。預檢員認真履行職責,強化入戶指導,指導煙農按照國家標準分級扎把,等級純度明顯提高。如此等等。
作風轉變,讓煙農更有信心
“我們種煙有三怕:一怕煙葉收購秩序亂,二怕辛苦一年沒錢賺,三怕煙站收購人情煙。今年,秩序好了,收益高了,賣煙公平了,明年種煙更有信心了。”說起明年的種煙打算,沙河鄉楊家村煙農莫留山信心十足。
人情煙、面子煙是煙農議論的焦點、煙站管理的難點、公司關注的熱點。今年以來,盧氏分公司把人情煙、面子煙專項治理作為深化“樹清風、樹正氣、樹形象”集中教育活動、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的主要抓手,把脈問診,綜合施治,下力氣解決頑癥痼疾,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收購新秩序。
在人情煙面子煙專項治理中,盧氏分公司找準切入點、抓住結合點、把握關鍵點,用真勁、下真功、真治理。
找準建章立制這個切入點,對封閉收購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長效機制。
抓住明查與暗訪這個結合點,組成檢查組對各基層單位專項治理情況進行明查。從退居二線的中層干部中抽調10名同志,組成3個暗訪組,走村串戶進行暗訪。
把握社會監督這個關鍵點,收購開始前全體參與收購工作人員開展 “講規矩、守紀律、樹形象”主題明示承諾活動,人人簽訂明示承諾書,接受社會監督。
作為配套措施,縣局制作了煙葉收購“十不準”監督卡,掛在每位收購人員胸前,時時提醒大家講紀律守規矩。基層單位堅持班前組織收購人員面向煙農、舉起右手向煙農集體宣誓:不收人情煙、面子煙。
通過專項治理,管理水平、等級純度、服務水平、行業評價明顯提升,堅持標準、童叟無欺、公平收購正在成為主流風尚。截至日前,縣局監察科接到煙農舉報電話3個,較往年大幅下降。
“專項治理取得的成效是初步的,下一步,我們要認真總結今年治理工作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治理機制,深化治理成效,不斷把專項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分公司經理樊幫傲對人情煙、面子煙專項治理工作提出要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