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身份已發生變化!”日前,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永豐鎮冀洼村煙農高少峰欣喜地告訴記者,“作為農民,職業化了!”
初見職業煙農高少峰是在9月中旬。那時,他正忙著把一桿桿編好的煙葉放進烤房準備烘烤。種煙是他家的主要收入來源,2015年是他種煙的第六個年頭,一共種了一百畝。
2014年,高少峰的煙農綜合考核管理評分較高,2015年他不僅在種植面積上有優勢,在接下來的分級交售環節,還能享受免預檢的更優服務。
在商洛煙區,像高少峰這樣能享受更優服務的煙農不在少數。
陜西商洛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副經理陳明山告訴記者:“職業煙農隊伍建設符合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方向,煙農的職業化是產區穩定發展、煙葉生產水平提升的基礎。因此,在明確職業煙農標準、規范職業煙農資格認證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生產記錄有“本”可查
每次給煙農做技術指導,洛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城關煙站技術員王林虹都會隨身攜帶一些“小本本”。這些“小本本”是各戶煙農的GAP(良好農業規范)生產記錄本,里面記錄著煙農的基本信息、煙葉生產各環節的具體操作情況,便于對規范化生產技術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跟蹤。
“2010年起著手對每一戶煙農的種煙情況進行記錄,建立了煙葉生產戶籍檔案,不僅可以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同時還能對服務工作加強監督。”王林虹說。
“每一項生產過程記錄都有‘本’可查,煙葉生產環節操作越規范,煙葉長勢就越好,收入就更有保障。”在洛南縣城關鎮樊灣村煙農樊占繩看來,通過生產記錄本可以準確分析影響煙葉長勢的具體原因,提升煙葉質量。
近年來,記錄本的內容不斷充實,每戶煙農在煙葉生產中的每一項具體進展情況和數據都有“本”可查。
“渭南市大荔縣人,之前在老家種植西瓜,但是收入不太理想。”7年前,李艷玲和丈夫答養田來到商洛種植煙葉。他們的GAP生產記錄本詳細記錄了煙葉生產的全過程。在每年的煙葉分級交售記錄中,他們從不摻雜、不作假。基于良好的整體表現,他們的煙葉種植面積每年都適當擴大。
現在,李艷玲家的種煙面積已經達到100畝。“煙葉適度規模種植可以有效提高種煙收入,2015年估計能賺16萬。”李艷玲高興地說,兩個女兒的學費不用愁了。
詳細的煙葉生產操作管理記錄,為煙農分層培訓管理提供了依據。2012年以來,商洛市局(公司)著手開展職業煙農培育工作,各戶煙農煙葉生產的GAP管理記錄,為明確職業煙農標準和規范職業煙農資格認證提供了有力參考。
職業煙農有章可循
基于前期對煙農信息的戶籍化管理,2012年,商洛市局(公司)將具備一定煙葉生產管理經驗,在每年分級交售中純度較高、不摻假,畝產量150~170公斤,畝產值在3500元以上,并在煙葉生產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的煙農確定為誠信煙農。
誠信煙農是職業煙農的前提。
2012年,鎮安縣青銅關鎮東坪村煙農黃國根被評為誠信煙農。他告訴記者:“被評為誠信煙農的第二年,便享有直接分級交售、預檢員免檢的權利。還有不少像得到優先權的煙農,都感覺很有面子。”
誠信煙農隊伍的擴大,需要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在評選誠信煙農之后,商洛市局(公司)細化職業煙農考核管理細則,完善管理辦法,使職業煙農培育持續順利開展。
“職業化也要有標準。作為全省率先推行職業煙農隊伍建設的地市級公司,目前將職業煙農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類別。”商洛市局(公司)煙葉分公司經理穆耀輝告訴記者,“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搭建起了煙農穩步成長的階梯。”
初級職業煙農基本衡量標準是種煙2年以上,種煙面積15畝以上,年收入達到當地農民純收入的3~5倍,近兩年種煙畝產量、畝產值、上等煙比例高于全縣平均水平;
中級職業煙農基本衡量標準是種煙3年以上,種煙面積20畝以上,年收入達到當地農民純收入的5~10倍,近兩年種煙畝產量、畝產值、上等煙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高級職業煙農基本衡量標準是種煙5年以上,年平均種植40畝以上,年收入達到當地農民純收入的10倍以上,近三年種煙畝產量、畝產值、上等煙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這是《商洛市職業煙農管理辦法》對初、中、高級職業煙農的具體認定標準,里面對煙農的資歷、種煙面積和收入、煙葉產量和質量都有詳細規定。除此以外,煙農的接受能力以及日常煙葉生產操作表現等情況,都是考評職業煙農的重要部分。
2015年,黃國根由誠信煙農變為職業煙農。相比以前,他認為煙草公司對職業煙農認定的規則更加明晰,資格認證更加嚴格。自己能否達到標準、能否享有各項優惠政策,大家心里都清清楚楚。作為煙農,對自身的要求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標準先行,方有定位。2015年,為進一步加快煙農的職業化培育,商洛市局(公司)以政府主導、煙草配合為原則,積極配合當地農業行政部門,共同制定新型煙草職業農民的培育目標和任務,評定原則、標準和程序,進一步明確了職業煙農享有的各項優惠政策,著力造就一支綜合素質高、生產經營能力強、主體作用發揮好的煙農隊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