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大河網報道
?
巖松/制圖
河南省2015煙葉收購工作已順利結束,全省共收購煙葉273萬擔,其中上等煙比例60.2%,較去年提高13.3個百分點;煙葉收購均價達到26.3元/公斤,較去年提高近3元;煙農種煙總收入35.9億元,較去年提高5.8億元;實現煙葉稅7.18億元,較去年提高1.18億元;在國家煙草專賣局煙葉收購質量檢查中,河南省煙葉收購等級合格率達83.17%;國家煙草專賣局工商交接檢查等級合格率達61.9%。各項數據表明,2015年河南省煙葉交了一份讓煙農、政府、工業企業“三滿意”的答卷。
關鍵詞:質量信譽
生產環節提高煙葉質量,交售環節提高等級純度
2012年之前,河南省煙葉生產曾經因為質量信譽問題一度跌入低谷。
質量信譽,事關農民致富,事關地方財政增收,事關河南煙葉生死存亡,事關重振“煙葉王國”雄風。
三年來,省煙草專賣局堅持把提高質量信譽作為煙葉工作的核心,相繼開展煙葉“質量信譽年”活動、“質量信譽提升年”活動、“質量信譽深化年”活動,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生產環節提高煙葉質量,交售環節提高等級純度,下大氣力解決影響河南煙葉質量信譽的突出問題。
今年是全省煙葉質量信譽三年攻堅的收官之年,在繼續鞏固前兩年活動成果的基礎上,重點解決包包墊頭、摻雜使假和“三混”問題,通過建立考核獎懲制度,把各單位煙葉生產、收購、調撥質量和規范經營等情況列入考核范圍;通過建立煙農信用體系,對煙田套種、不按要求落實技術、不按規定優化結構、摻雜使假的,列入不誠信名單,減少來年的種植計劃和生產補貼;堅持“一年解決一個突出問題”,出臺了《關于控制煙葉氯含量的指導意見》,組織開展“降氯專項行動”,抓好基本煙田和種植布局調整,落實土壤改良、平衡施肥和節水灌溉等種煙技術。
自8月15日開磅以來,全省煙葉收購工作堅持以提升煙葉質量信譽為第一目標,突出非煙物質控制,嚴格把控等級純度。各煙葉產區嚴格入戶預檢,堅持“入戶預檢、站前復檢、編碼驗級、封閉收購、主檢負責、責任追究”的封閉式工作流程,做到沒有預檢的煙葉不出村,沒有復檢的煙葉不進站,復檢不合格的煙葉嚴格追責。嚴格現場管理,推行分部位、分時段收購,對分部位收購等級、收購時間排出計劃表,張榜公示,同時通過收購信息系統,嚴格收購數據管控,保證分部位收購順利開展。實行“編碼評級”制度,評級員在定級區按順序進行封閉評級,煙農通過觀察窗監督煙葉評級過程,杜絕人情煙、關系煙等問題,保證收購評級公正公平。嚴格質量考核,落實主檢、總檢、總監三級等級質量負責制。建立全省煙葉收購視頻監控(指揮)中心,通過互聯網與已安裝監控視頻的基層站點進行聯網對接,對基層站點日常收購工作實施動態監控、錄像記錄。
措施實施有力,成效自然顯著。今年河南省煙葉收購等級合格率達83.17%,工商交接等級合格率達61.9%,均高于去年,贏得了工業企業的廣泛歡迎。
關鍵詞:科技創新
彰顯濃香型特色,提升內外在質量
近幾年來,省煙草專賣局針對制約煙葉生產發展的瓶頸問題和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重點開展實施“豫煙系列新品種配套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烘烤模式變革”、“河南煙葉降低氯含量專項行動計劃”、“煙草黑脛病防控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等重大專項,逐步解決了困擾河南省多年的烤煙品種問題,部分煙葉產區內在化學成分欠協調、氯離子含量高的問題,并實現了烘烤方式變革的重大突破。
豫煙系列品種選育取得新成果。先后培育出豫煙6號~12號等一系列烤煙品種,在2014年召開的河南濃香型煙葉新品種現場觀摩評議會和“濃香型特色優質煙葉開發”項目河南現場評議會上,與會的國家局領導、工業企業、專家學者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2015年豫煙新品種推廣面積達到20萬畝,占全省種煙面積的20%。
烘烤模式變革取得新突破。積極推進生物質燃料、液體燃料、太陽能烘烤和自動化流水線烤房等多種烘烤方式試點工作,在8個煙葉主產區建立了26個熱泵密集烤房烘烤工場,新建熱泵烤房600余座,改造燃煤烤房200余座,累計烘烤4000余炕、25萬多擔煙葉。多功能高效熱泵烤房今年8月底獲得國家局成果鑒定,參加成果鑒定的與會專家給予充分肯定,認為是煙葉烘烤模式上的一次歷史性革命。
綠色防控取得新成效。2015年,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在全省煙葉主產區推廣面積達到80%,不僅減少了煙草農藥的施用,更是服務了大農業生產,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2013年以來,全省煙草專賣系統投入科技項目經費22333.18萬元,實驗室硬件建設投入4000多萬元。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74項,“原生態煙葉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獲得省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河南省烤煙綜合標準體系研究與應用”、“濃香型特色烤煙雜交種的選育”獲得省政府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取得授權專利85件,其中發明專利19項,擁有有效專利達到121件。
關鍵詞:減工降本
種煙成本降下來,種煙收益升上去
說起今年的種煙效益,許多煙農都紛紛感慨:種糧比不上打工,打工比不上種煙。
洛寧煙農張安軍說:“我家里有六口人,三個孩子在外打工。一般有勞動力在外能打工的,都不指望莊稼了。一個人劃一畝多地,一畝地兩季兒收入一千多點,一家人純收入萬把塊錢,啥問題都解決不了。”
汝陽縣小店鎮高莊村煙農盧金堂告訴記者:“我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種煙,今年種煙的效益最好了!34畝煙賣了近15萬塊,純收入有七八萬元!這比以前出去打工強多了,咱出去打工,只能出苦力,而且還不能保證及時拿到工錢。”
近年來,通過不斷完善惠農政策,增加煙葉產前投入,加大新技術、新成果、新設施、新機械的推廣應用等措施,全省種煙成本有效降低,煙葉生產水平和煙農種煙收益得到了明顯提升。
新品種的示范推廣提高了煙葉品質和濃香型特色彰顯度,綜合種煙效益畝均增加300~850元;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示范,減少了煙田灌溉、施肥、除草用工,節約了用水、用肥,提高了煙葉產量和上等煙比例,綜合效益畝均增加877元左右;“上6片”技術的推廣,使上部煙烤青現象減少,煙葉品質改善,等級結構和工業利用率提高,畝均增加效益294元左右;熱泵烘烤方式的變革,減少了用工,降低了煤電消耗,提高了烘烤煙葉質量,煙農綜合效益畝均增加440元左右;煙田主要環節機械化作業有效降低了用工成本,減少了用工投入,可節約開支295元/畝;通過開展煙葉政策性保險,可有效降低種煙的風險,2015年河南省煙葉每畝保額900元,保險費率為5%,每畝保費45元,煙葉保費財政補貼13.5元/畝,煙草公司承擔27元/畝,農戶只需負擔4.5元/畝。
2011年至2015年,全省種煙農戶由6.27萬戶優化到3.87萬戶,戶均種煙面積由16.01畝擴大到24.57畝,戶均種煙收入由3.5萬元提高到9.3萬元,種煙規模和效益得到了明顯提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