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盧氏消息 近年來,河南盧氏縣杜關煙站始終把維護煙農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狠抓內部管理和管理創新,全站的煙葉生產管理水平一直處于盧氏前列。特別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切實在服務群眾上下功夫,開通煙用物資供應“直通車”,把好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得到煙農一致好評。
供應生產物資,把支農惠農措施落到實處
河南盧氏杜關煙站位于盧氏北部的杜關鎮,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種煙,由于質量高信譽好,市場供不應求,煙葉生產發展較快,是杜關鎮的主要支柱產業,也是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經濟來源。煙站轄22個種煙村,常年種煙農戶900余戶,種煙面積1.3萬畝左右、收購量3.8萬擔,分別占全縣的12%左右。2015年農民賣煙收入4824萬元,煙葉稅收占鄉財政的85.6%以上。
煙葉作為一種特殊經濟作物,主要以收獲葉片為目的,制成卷煙后滿足人們的吸食需要,因此,煙葉種植過程中所需要的化肥、農藥等煙用物資不同于其他農作物,對煙用物資的質量有著特殊的要求。為保護農民種煙積極性,降低農民投入成本,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煙草公司每年從企業利潤中拿出資金購買煙用物資(主要是化肥類和地膜)支農惠農。在供應上采取“上搭下套餐式”方法,即:根據煙農上年度交售的上等、中等、下等煙葉數量,按照煙農種煙資格的(A、B、C、D四類)不同,確定不同的補貼標準,結算下一年度的煙葉生產扶持資金,以肥料“套餐”(每畝地所需的復合肥、餅肥、鉀肥和地膜按一定數量進行捆綁供應)的形式予以兌現。杜關煙站作為全縣最大的煙站,每年扶持供應的煙用物資 “套餐”1萬余份,化肥、地膜700余噸(其中,復合肥270余噸,有機肥300余噸,鉀肥100余噸,地膜30余噸),農藥3噸左右,總價值310多萬元,戶均供應物資價值3300余元。
過去在“上搭下”煙用物資供應環節,實行以村組為單位兌現,由村組干部負責向煙農發放。煙站在征求群眾意見中不少煙農反映,以村組為單位兌現有很多弊端,有的村組干部把物資領回后,不能及時給煙農兌現,貽誤了農事。有的村組干部在物資兌現環節截留、克扣煙農物資,損害煙農利益,煙農建議減少中間環節,直接把物資兌現到他們手上,最好能開通煙用物資供應“直通車”。煙站如何在煙用物資的供應上,既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又方便煙農,保障煙農利益,對于提高煙葉產量與質量,促進煙葉生產的穩步發展 ,樹立煙草企業 “為民務實清廉” 的社會形象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開通“直通車”,把好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
扶持政策直通煙農。根據煙葉生產發展需要,煙草企業每年都會出臺很多扶持政策。為了讓煙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享受行業扶持政策,杜關煙站通過“四個一”把扶持政策直通煙農。召開一個專題會議。每項扶持政策出臺后,杜關煙葉工作站都會在第一時間召開產煙村組干部會議,把盧氏縣局(分公司)的扶持政策精神向村組干部傳達。組織一次直面溝通。在面積落實環節,包村職工進村入戶,把扶持政策的范圍、條件以及操作程序向廣大煙農講清說透。開通一個公開平臺。在每個行政村都建立一個煙葉生產扶持政策公開欄,所有扶持政策公開上墻,所有煙農種植合同、發放物資數量全部公開,接受煙農群眾監督。同時利用手機短信這個平臺,發布信息直通煙農。發放一張明白紙。把扶持政策涉及的物資品種、數量、價格以及領取事項一戶印發一張明白紙,達到家喻戶曉。
兌現數目直通煙農。“上搭下”扶持物資兌現涉及煙農級別評定、扶持金額結算、“套餐”數量核算、核算結果公示等。為了準確無誤地做好物資兌現工作,杜關煙站嚴格落實盧氏縣局(分公司)工作要求,把物資兌現工作做實做細。明確標準,嚴格流程,確保物資兌現的合法性。認真落實縣局煙用物資兌現辦法,嚴格按照兌現辦法確定的兌現范圍、兌現標準及兌現程序做好物資兌現發放工作,確保兌現工作符合兌現辦法規定。核實票據,電子結算,確保兌現數目的準確性。按照售煙發票、產購合同、微機三對照的要求,對煙農交售數量扶持金額、扶持物資進行核實,確保每一戶煙農“上搭下”兌現數目準確無誤。信息反饋,核實確認,確保兌現情況的真實性。核對無誤后,以村組為單位逐村逐組張榜公示。煙農對公示結果無異議的,進入兌現程序。煙農有異議的,組織人員調查核實,并將調查核實情況向煙農反饋。
實物發放直通煙農。煙用物資兌現一般都在每年的3月份進行,這個季節正是春耕播種的大忙季節,杜關煙站巧打服務牌,不誤農事,節約時間。及早準備,科學安排。把“上搭下”兌現所需的復合肥、餅肥、鉀肥、地膜等物資準備齊全。根據每個產煙村種植面積、種煙戶數、交通條件等因素科學安排兌現時間,并通知到每個煙農。分戶開票,兌現到戶。煙站會計逐戶開具肥料“套餐”發放單,注明物資品種、數量,一式兩份,一份煙站保管留存,一份發放煙農留存。保管員按照約定的兌現時間,集中時間、集中人力,全力以赴做好兌現工作,不得代領代簽,做到公開透明,相互監督。綠色通道,配送到戶。對于居住偏遠、缺少人手的困難戶,煙站按照結算單進行配貨,由包村職工送到煙農家中。
各種款項直通煙農。為每個種煙農戶辦理了郵政儲蓄卡,煙農售煙款實現了在線支付,各項政策性補貼如,機耕補貼、植保補貼、農藥補貼、起壟補貼、品種補貼等,全部通過郵政儲蓄銀行打到煙農儲蓄卡上,避免了煙農攜帶現金的風險,減少了煙農往返領取錢款的麻煩,解決了補貼環節的虛報冒領,杜絕了中間環節的克扣截留現象。
抓住“關鍵點”,把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辦好
合同簽訂是基礎。煙葉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作物,用途單一,國家實行專賣專營,計劃生產,合同種植。因此,農民種多種少必須以產購合同為依據,煙用物資兌現供應也把產購合同作為基礎。煙用物資兌現環節有沒有“跑冒滴漏”問題,能否杜絕簽訂虛假合同套取煙葉生產扶持物資的問題,基礎工作是產購合同簽訂。為了確保產購合同簽訂工作真實,杜關煙葉工作站把好了“三關”,把好煙田規劃關。
按照“優化區域、優化地塊、優化煙農”的要求,對轄區煙葉種植布局進行統一規劃,把縣局下達的種植計劃科學分解到農戶、到地塊,建立基本煙田信息臺賬。把好育苗數量關。全站統一實行商品化育苗,杜絕煙農私自育苗,依據煙農申報合同面積,簽訂育苗協議,預交煙苗款,確定種植品種和種植面積。把好煙葉移栽關。為避免煙葉移栽環節存在的少栽或多栽問題,在認真落實包村職工的監督責任基礎上。他們為每位包村職工購買了“測畝儀”,通過組織職工開展普查、抽查兩種形式對種植面積進行核查,及時進行合同調整,確保合同簽訂的真實性和嚴肅性。
嚴格規范是核心。杜關煙站始終扎緊煙用物資兌現的“籬笆”,確保職工從業安全。嚴格資格審核。從煙農申請種煙開始,要向煙站提供戶口本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煙葉專用銀行卡號、手機號碼等有效證件,村組干部、包村職工和煙站層層審核確認,明確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經過嚴格資格審核,建立煙農信息檔案,作為全年煙農所有扶持兌現的依據。嚴格兌現手續。
煙用物資兌現時,村組干部、包村職工、廉政監督員和煙站負責人要對兌現花名冊進行層層審核,審核內容包括合同面積、交售數量、煙農簽字情況等。審核無誤后,由會計報縣局(分公司)審核報賬。嚴格數量和質量。在物資購進上,科學進行測算,認真傾聽煙農意見,購進適合當地煙農習慣的化肥品種和廠家,及時上報縣公司,做到品種數量足額購進。在物資接收上,嚴格把關,確保物資購進數量和質量符合要求。在物資發放上,嚴格數量和質量,確保煙農利益,發放結束后,及時組織清倉盤點,及時上報縣局(分公司),確保了煙用物資的增值保值。
監督管理是保障。為了確保煙用物資兌現公平公正,杜關煙站主要從三個層面做好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廉政風險防控措施,強化自我監督。每年煙用物資兌現前,站長對有關人員進行約談,做好事前提醒。把扶持政策、物資兌現花名冊在煙站和村組張榜公示,把以組為單位的花名冊發放到每個煙農手中,向每個煙農公開。
兌現中,組織人員對兌現情況進行監督,防止不廉潔行為發生。兌現后,組織開展自查自糾,組織煙站包村職工進行交叉回訪,站長深入村組進行抽查,核實物資兌現情況,及時發現和糾正物資兌現環節存在的問題。公開市、縣兩級舉報電話,強化社會監督。向轄區煙農公開市、縣公司紀檢監察部門舉報電話,公布舉報獎勵政策,引導轄區煙農對煙用物資兌現情況進行監督,監督和舉報煙站工作人員在物資兌現環節存在的不廉潔行為。加強煙用物資檢測,強化邀請監督。每年,煙站都要向縣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提供復合肥、餅肥、地膜等實物樣品,邀請他們對這些物資的有效期、有效成分含量等質量指標進行檢測、化驗,確保所供應的物資符合國家標準。
杜關煙站把維護煙農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積極采取措施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維護了煙農利益。每個煙農都清楚自己應該享受那些扶持,扶持物資價格怎么樣,自己應該得到多少,切身利益得到了維護。帶來的直接效應是降低了煙農投入成本,提高了投入產出比。增加了種煙效益,2015年杜關轄區煙農戶均種煙收入達到6.8萬元,高出全縣平均水平9000元。
煙站職工深入田間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