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黔西南日報》報道 2011年至2015年“十二五”期間,貴州黔西南州累計收購煙葉391.61萬擔,實現煙葉稅收9.56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加4.7億元,增幅96.78%。煙農種煙收入從“十一五”期末的9.8億元增加到“十二五”期末的13.9億元,增幅71.33%;煙農戶均種植面積從“十一五”期末的10.77畝上升到“十二五”期末的16.45畝;煙農戶均收入從2.12萬元增加到5.04萬元,增幅137.65%。
“十二五”期間,黔西南州按照“市場引導、計劃種植、主攻質量、調整布局”的指導方針,緊緊圍繞“堅守紅線、嚴控規模、轉變方式、提升質量”這一總要求,把發展現代高效烤煙產業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在興義、義龍、安龍等種煙縣(市、試驗區)累計投入資金8.84億元,建成煙水工程受益耕地面積22.31萬畝,新建密集烤房1.09萬座,改造烤房801座,更換烤房加熱設備450套,建設烘烤工場2處,修建機耕路788.91公里,購置農機1.12萬臺(套),建設育苗設施15.59萬平方米,完成土地治理1.57萬畝。
為加快推進現代煙草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長,黔西南州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煙農”的市場運作模式,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打造“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現代煙草農業,通過土地流轉、示范帶動、政策扶持、技術指導等措施,在烤煙育苗、移栽、采摘、編竿、裝炕、烘烤等各個環節,技術人員都對煙農進行技術指導,并組建育苗專業隊、機耕專業隊、植保專業隊、烘烤專業隊等烤煙專業隊伍,推行烤煙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提升烤煙科技含量。通過“密集烤房控制器和數字式煙葉烘烤自動控制儀”烘烤,確保煙葉烘烤質量,為煙農提供新型煙葉專業化烘烤“保姆式”服務,達到“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目的,促進烤煙增產、煙農增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