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河南日報農村版》報道 金秋的盧氏煙香四溢,辛勤的煙農采烤正忙。河南省盧氏煙區運用先進實用的采烤技術,演繹著一支支煙葉采收變奏曲。
采摘新感覺——速度考量
深秋時節,盧氏縣杜荊百里生態煙葉長廊內,兩臺大型煙葉采摘機緩慢地行進在千畝示范方中,一個來回,采摘的數十筐煙葉便被裝上車運往烘烤工場。
“采收機真實用!速度快,用油省,操作靈活,采收質量高,節省了俺們不少體力和時間,俺們真是喜歡呀!”鑫葉煙葉合作社社長常青超一邊指揮著采收機掉頭一邊樂呵呵地說。
像鑫葉合作社這樣擁有大型采收機的合作社,在盧氏縣已經達到8個,服務著4個國家級煙葉基地單元和2個省辦基地單元,受益農戶4000戶左右,涉及煙田6萬畝。
近年來,盧氏縣想方設法為煙農種煙減工、節勞、降本、增效。該縣煙草部門搶抓國家農機補貼政策和行業產業扶持機遇,購置了諸如剪葉機、拔稈機、起壟機、旋耕機、蓋膜機、田園管理機、移栽機、植保迷霧機、采摘機、插煙上夾機、烘烤回潮機等十多種小型農業機械,配備到各個煙葉合作社,并組建專業化服務隊,集中開展整地起壟、煙葉育苗、科學移栽、大田管理、防病治蟲、采收烘烤、分級交售等方面的專業化服務,為煙農輕松種煙提供支持。
煙農們高興地把這些煙用機械稱為“老伙計”,除了“喝”點油外別無他求,成了永不停歇的“老黃牛”。
烘烤新改變——質量至上
八月底九月初,在鑫葉合作社煙葉商品化烘烤車間內,5排40座大密集式烤房生物質成型燃料加工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幾個烘烤技術員忙得不亦樂乎,有驗看采收烘烤“準烤證”的,有指導編煙上夾、裝煙進炕的,有察看烘烤情況的,有指揮煙農出炕煙葉、挑揀分級的……
此時,距離鑫葉合作社幾百米開外的桑樹溝烘烤工場,20座熱泵烤房、20座羥基液態燃料烤房也在高速運轉。兩處烘烤工場盡管使用的燃料不同,但均實施著散煙烘烤模式,烤出的煙葉色正、油分足、品質好、濃香型特質明顯,代表著豫西煙區最高烘烤水準。
2016年,盧氏煙區將有10個站(點)實行散煙烘烤和散煙收購新模式,計劃收購煙葉9.58萬擔。為了適應散煙收購新改變,該縣在改造完成1596座炕房、10條散煙收購自動化流水線基礎上,還邀請專家教授對煙農進行機械操作、科學烘烤、干煙保管、煙葉分類等系統培訓,并在10個站(點)轄區派駐技術員,技術培訓到人、烘烤指導到炕、挑揀分級到捆,有效降低煙葉烘烤風險,大力提升煙葉質量,切實增加煙農收入。
實施散煙采收烘烤新模式的農戶紛紛表示,散煙烘烤省工省時省心,烤后煙葉質量上乘,煙草公司真是把服務做到了煙農心坎上。
收購新嘗試——時髦順暢
九月底的一天,該縣東明鎮太平村八組種煙大戶楊石太拉了數十捆散裝煙葉,前往城關煙葉工作站交售,從刷卡進站到售后出站,前后不到30分鐘。
“俺種了30年煙葉,就數今年賣煙最省時、最省心。賣煙時間提前定,分級有人管,賣煙不用等,等級定得準,這種收購法中,真中!”說起今年賣煙的諸多便利,楊石太異常興奮。
近年來,盧氏煙區不斷創新收購模式,積極引進散煙封閉收購流水線,聯合科研單位開發了一套散煙封閉收購信息系統。該系統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把煙葉收購全過程納入信息化管理,探索建立了以入戶預檢、預約交售為基礎,以煙農卡、煙包卡、煙筐卡“三卡融合”為載體,以煙葉封閉收購、自動流水線收購為抓手的“互聯網+收購”服務煙農新平臺,完成了與上級局遠程網絡對接,實現了收購數據和收購煙葉“兩不落地”,推動了煙葉收購工作流程作業、規范管理、高效便捷、秩序優良。
談及“互聯網+收購”新平臺,全國煙葉標兵工作站城關站站長王建征說:“我當了20多年站長,今年收煙最省勁、最順暢,煙葉的純度、結構和質量也達到近幾年的最好水平。”
“我當了十幾年村干部,每年收煙都要到煙站維護收購秩序,生怕發生摩擦,今年省心多了,收購環節產生矛盾的情況再也見不到了。”東明鎮太平村村支書楊天才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