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昆明日報》報道 日前,從云南省昆明市煙草公司獲悉,昆明市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2016年煙葉收購目標任務,累計收購煙葉138萬擔。其中,上等煙比例67.45%,收購均價30.63元/公斤,同比提高0.36元/公斤;煙葉總產值21.135億元,煙農戶均收入3.24萬元,同比增加1460元。
精益收購上水平
近年來,市煙草公司推廣精益管理生產模式,著力提升煙葉質量,從育苗開始,扎實抓好優化布局、最佳節令移栽、田間管理、優化結構、科學烘烤等關鍵環節,用高水平的生產措施保障了質量穩定提升。
自8月26日開磅收購以來,市煙草公司先后召開5次收購分析會,落實“控總量、提質量、抓規范、促增收”工作要求,對收購流程和質量管控工作進行分析部署,整個收購工作流程清晰、組織有序、平穩推進、質量管控到位。
收購過程中,各縣區分公司利用“約時定點定量收購管理系統”,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合理確定交售輪次,日均收購進度為1.92%,既保持了穩定理性的收購節奏,又實現了煙葉質量有效管控;煙農每次到站交售時間不超過1.5小時,收購中,突出質量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堅持標準、強化純度、提高質量”為硬要求,嚴把專分散收、均衡收購、對樣收購、質量監管、原收原調關口,自始至終做到了一個眼光、一把尺子、一個標準,全市煙葉等級純度好,合格率高,等級質量進一步提升。
工業企業普遍評價昆明市煙葉等級純度顯著提高,可用性整體提升,在今年國家局檢查中,昆明市煙葉收購等級質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煙農增收實惠多
祿勸縣煙農肖海軍是一位種煙10余年的煙農,今年因為均價的上漲,每畝烤煙增收近200多元,肖海軍家的20畝烤煙賣了將近9萬元錢,比去年多了將近4000元。現在肖海軍家6口人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2萬元。“如果不蓋房子不買車,種煙的錢一年到頭也用不到,打零工的收入就足夠整年的開銷。”說起現在的生活狀況,肖海軍很是高興。
祿勸縣是云南確定的首批脫貧摘帽縣,昆明市煙草公司秉承“報效國家、回報社會”的宗旨,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利用產業優勢,加大扶持力度。在祿勸縣屏山街道硯瓦村委會,村里這幾年流傳著一句話:蓋房買車種烤煙。“賣煙錢攢幾年就夠蓋房子,再攢兩年就能買輛面包車,整個村子的新房子幾乎都是靠種煙蓋起來的。”今年,祿勸縣全縣累計收購煙葉23.5萬擔,均價30.25元/公斤,同比增加1.1元/公斤,煙農實現增收917萬元,說起這幾年種煙的收益,村民們非常高興。
全市煙葉生產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先進適用技術的大力推廣和生產模式的改革創新。近幾年,測土配方施肥、膜下小苗移栽、揭膜培土、標準留葉技術、煙蚜繭蜂防治煙蚜等最新生產實用技術的推廣面積在全市逐漸擴大;各個烤煙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從煙葉采摘、分級、烘烤到收購提供的技術指導和一條龍服務,實現了煙葉生產的專業化、精細化和現代化。昆明市已經打造出綠色、生態、優質、安全的煙葉品牌,昆明煙葉保持了自身煙葉風格獨特、內在品質好的發展優勢,實現了自身發展與煙農增收的協調統一。
筑牢根基打基礎
“十年磨一劍”。2016年全市烤煙增收,離不開煙農的辛勤付出,也離不開昆明市煙草公司多年積累的基礎。“十二五”期間,昆明市煙草公司共投入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資金10.10億元,建設項目3.21萬件,建設基本煙田面積44.37萬畝,新增機耕路受益面積2.24萬畝,密集烤房新增烘烤能力29.77萬畝,烘烤工場收購設施新增收購能力130萬公斤,育苗設施新增育苗可供大田面積43.28萬畝,煙草農機新增服務面積21.77萬畝;投入煙草援建資金4.13億元,開工建設煙草水源工程6件,新增灌溉面積10.14萬畝;投入資金1.11億元,完成煙葉工作站項目建設26項。
煙草投入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為煙區煙農創造了更好的生產條件,提高了種煙效益,為當地煙農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打通了道路。新建成的水窖、水池、溝渠、管網等煙水工程,既確保烤煙育苗用水和適時移栽,又能滿足追肥、打藥用水,還能洗菜洗衣、養豬喂牛,使煙區實現了從靠天吃飯到旱澇無虞的根本轉變。新修建的機耕路,連通了千家萬戶,讓農機開進了煙田,使機械化生產駛上了“高速路”,更徹底改變了肩挑背扛、人背馬馱的傳統生產方式。煙草補貼資金購置的農用機械,使煙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逐漸告別了“一家一頭老耕牛,耕田種地靠犁鋤”的傳統耕作方式,步入了全新的機械化發展之路。
幫助煙農增收是省市黨委政府賦予煙草行業的一項重大使命,也是煙草企業應盡的責任擔當。昆明市煙草公司主要負責人吳永明表示:“在全市‘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的決勝階段,昆明煙草將站在‘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發展定位上,開展新探索、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效,助力全市‘三農’工作開創新局面,力爭在加快推動昆明彎道超車、實現跨越發展的進程中當好主力軍、走在最前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