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新煙草》報道 在行業內,“煙葉種植”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話題,但就在2016年,我國重要的優質煙葉產區云南大理,卻更新了大家對“煙葉種植”工作的認識。
2016年,云南省政府啟動實施“2260”優質煙葉工程,即在全省選擇20個生態條件較好的煙葉基地縣,每個縣種植1萬畝煙葉,每年生產60萬擔高端優質煙葉,支撐云產高端卷煙品牌,更為支持中式卷煙發展作出新貢獻。
高品質煙葉長勢喜人,成為煙農增收的希望
作為云南省的重要煙葉產區,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2260”優質煙葉工程,及時組織調研,制訂實施計劃,統籌組織煙草、農業、科技、氣象、水利等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共同行動,確保此項工作順利實施,切實推動煙葉生產由規模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政府、煙草攜手走出了一條煙葉生產的新路。
新形勢帶來新認識
細數各高端中式卷煙,雖品類不同,口味各異,包裝上更是求新求變,但在原料配方中,云南優質煙葉卻是各大品牌的共同選擇。云南煙葉的優良品質已深入消費者內心:來自彩云之南的原料就是品質過硬、口感優良的保證。
但隨著近年來我國煙葉原料的供求關系反轉,各工業企業對原料需求程度普遍下降。
“雖然云南煙葉、大理煙葉憑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較好的生態環境,仍很受各卷煙工業企業的歡迎,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煙葉生產面臨的新形勢。云南煙葉‘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日子已經過去,傳統的煙葉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改變勢在必行。”大理州副州長段玠對記者介紹。
但該朝著哪個方向改變呢?綠色!
綠色發展已經成為當今的時代潮流,綠色生態煙草已經成為世界煙草發展的重要方向,綠色優質原料也已經成為市場對原料內在品質的最重要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云南省政府專門出臺了“2260”優質煙葉生產規劃,以綠色發展推動煙葉原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云南煙葉的品質,保持市場競爭力。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好“2260”優質煙葉生產工作,大理州委、州政府不但嚴格按照云南省政府統一要求,對照津巴布韋植煙環境與氣候條件,把“2260”項目區選擇在氣候適宜、群眾基礎好的南澗縣。更主動請纓,在巍山縣、彌渡縣也分別劃出一千畝土地作為“試驗田”,并自主籌集配套資金,開展配套生產設施建設等。
段玠坦言:“面對新形勢,必須要有新認識。我們要借云南省開展‘2260’項目的機遇,主動作為,讓大理州各級黨委政府、煙草公司和煙農們,都能真正認識到轉變煙葉生產發展方式的重要性。”
新認識要有新舉措
統一了思想認識,應該如何落實?“2260”項目與以往的煙葉生產工作,又有哪些不同?
“首先是生產技術上的區別,比如為改良土壤,之前在煙葉生產中我們也鼓勵、督導煙農使用農家肥,但具體用哪種農家肥、需要堆捂多長時間、每畝要用多少,并沒有明確要求。而此次云南省煙草專賣局明確提出了‘2260’項目區不低于每畝1000公斤農家肥的使用量。明確的技術要求,讓我們的工作更有針對性,也更能有的放矢。”大理州局(公司)局長(經理)樊在斗向記者介紹。
在植煙土壤保育、精準施肥、優化灌溉、綠色植保、煙葉烘烤、烤后醇化等生產環節,“2260”項目都給予了“既定性又定量”的明確要求。而且這些由云南省局組織相關專家制定出的技術標準,相比以往各煙葉產區的技術標準,也顯得更加科學、合理。
嚴格按照“2260”煙葉生產標準種植,確保煙葉品質提升
“的確不一樣,使用農家肥的根本目的是改良土壤,延長煙葉生長期,提升煙葉成熟度。經過各方專家多次實地調研,省局確定每畝使用要達到1000公斤,氮含量不能過高,要經過堆捂發酵50天以上等技術要求,都比我們之前確定的標準更合理。嚴格按省局要求進行操作,每畝可以減少25%的化肥施用量,煙葉成熟度也明顯增強。”大理州彌渡縣煙草公司煙葉生產科副科長、彌渡縣“2260”項目組成員宗鵬介紹說。
再科學、適用的技術標準,也必須要“落地”,才能發揮出應有作用。
談到這一問題,大理州“兩煙”辦副主任張理政介紹:“大理地區種植烤煙的歷史悠久,‘煙把式’太多,煙草公司年年推廣新技術,但還是有一些煙農‘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按照自己的經驗來種植烤煙,煙草公司又不能強制農民按照規定種植,使得先進技術無法全面‘落地’。”
煙草公司做不到的,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來實現,變企業行為為政府行為,這也正是開展“2260”項目給大理煙葉種植帶來的最大改變。為此,今年以來大理州按照“政府主導、工商協同、縣負總責、鄉村落實、獎勵到戶”的原則開展工作,利用縣、鄉、村各級組織,廣泛向煙農們宣傳今年種煙的技術標準;在育苗、移栽、中耕等各關鍵環節,都以召開現場會的形式,再次向各相關人員明確技術標準,而且這些標準要由項目組嚴格督導落實情況,層層監督,獎優罰劣。
雖然這些做法看似平常,但其效果卻實實在在。比如為提高煙葉成熟度,今年大理州“2260”項目煙田必須在4月30日前全面完成移栽工作,層層督導下,這一目標順利完成。“之前我們說幾號前要完成移栽,有的煙農卻總是用‘左右’來概括移栽時間,‘一左一右’能差出半個月的時間。我們說破嘴、跑斷腿,有些煙農還是不聽。”宗鵬深有感觸地說,“現在依靠政府的力量,力度明顯加強,煙葉生產實現了令行禁止,工作整齊劃一,效果比往年好太多了。”
新舉措促進新發展
大理州政府的高度重視、嚴格落實,使今年大理州煙葉生產面貌煥然一新,不但讓很多基層煙草人覺得“工作質量明顯提升、更輕松”,也讓煙農們拍手稱贊。
在促進煙葉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不能只靠“保證金、到戶檢查”等行政手段“硬推”,更要調動起各相關單位的積極性。“煙草、水利、農業、科技、氣象等相關部門‘一把手’都是‘兩煙’辦的成員,我們也對各個部門制定了具體的考核責任書,煙葉生產到哪個環節,相關部門必須發揮相應的作用。比如針對冰雹災害,氣象部門必須做好預警工作,對于煙葉生產中出現的病蟲害,科技、農業部門也要有具體的應對措施,而紅塔集團大理卷煙廠的相關專家更是全程參與,將工業需求轉化為農業技術,督導技術落地。”張理政對記者介紹,“把政府層面的人力、資金優勢和煙草公司的技術優勢充分融合,重新整合優化資源,真正形成合力,共同服務于大理州煙葉生產。”
在宗鵬眼中,這樣的做法對于保證煙葉品質大有裨益:“移栽需要大量用水,而在水利部門的配合下,移栽期間只開閘放水兩天。要移栽,煙農就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這相當于在源頭上杜絕了煙農生產的隨意性。各部門共同配合、促進發展,才能真正開創大理煙葉生產的新局面。”
著眼當前,更要謀劃長遠。大理州政府圍繞綠色生態煙草農業、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等重大戰略課題,會同相關高校及科研機構,共同開展了《大理州特色優質烤煙品質差異化及區劃研究》《大理州烤煙減量化施肥技術研究》等一批重大專項研究,著力破解煙葉產業綠色發展的瓶頸制約,推進大理州煙葉生產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煙葉生產是大理州的骨干產業、富民興州產業、扶貧攻堅產業和高原特色生態農業示范產業。真正支持好煙葉生產的發展,切實發揮出政府作用,必須要調動各方力量,以更加統一的認識、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保質量,合力促發展,共同推動大理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讓煙葉生產在支持大理州社會經濟發展、促進大理煙農增收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展望未來,段玠滿懷信心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