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為進一步降低煙葉農殘,保障煙葉質量安全,滿足優質卷煙原料的需求,江西省煙草公司吉安市公司堅持貫徹“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煙葉生產理念和“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示范引領、務求實效”的工作方針,積極探索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在吉安煙區已初顯成效,筆者就該吉安煙區2017年綠色防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綠色防控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綠色防控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組織領導,該公司成立了以吉安市煙草公司煙葉工作分管領導為組長、技術中心、煙葉科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技術中心負責綠色防控日常組織工作。要求各產煙縣局(分公司)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推動綠色防控工作的開展,要充分認識煙草綠色防控的重要意義,把推進煙草綠色防控工作列入煙葉生產重點工作之一,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
(二)加強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一是選派技術骨干4人參加了中國煙草總公司職工進修學院于2017年2月27日-3月8日舉辦的《煙草有害生物源頭控制與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班》和中國煙草公司于2017年3月30-4月1日、2017年4月6日-9日分別舉辦的《煙草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班(管理)》、《煙草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班(技術)》培訓班。二是吉安市煙草公司先后組織舉辦了4次全市煙草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班,全市共102名煙葉生產技術骨干參加了培訓,培訓班上重點對綠色防控理念、技術進行了宣貫培訓。同時,制作相關宣傳手冊和致煙農朋友的一封信,要求煙葉技術人員及時向煙農進行宣傳,講清綠色防控工作開展的意義和防控技術,并做好綠色防控區的農藥使用控制和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工作。
(三)建立綠色防控示范區。
今年,吉安市煙草公司在安福、峽江、永豐、泰和四個煙區建立了四個綠色防控綜合示范區,總面積2260余畝,以點帶面,宣傳綠色防控新理念、新技術。示范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通過優化集成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合理應用生物制劑;使用殺蟲燈誘殺、黃板誘蚜、性誘劑等理化誘控技術,達到降低農藥使用次數、減少煙葉病蟲害發生、提高煙葉質量安全的目的,實現綠色發展。
(四)綠色防控的技術應用。
1.全面推行土壤改良和深翻曬垡。
近年來,吉安市煙草公司在煙區內推廣土壤改良和深翻曬垡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在每年冬翻整地時節,使用白云石粉或生石灰進行土壤改良,調節土壤PH值在適宜的范圍內,為煙株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二是全面推行深翻曬垡,通過干濕交替,改變土壤環境條件,消滅大量的病原體和越冬害蟲,減輕來年烤煙病蟲害的初侵染來源。同時,能夠改善植煙土壤物理結構,提高土壤持續供肥能力。由合作社組織機耕手使用圓盤犁為煙農開展煙田深翻服務,并要求深翻后曬土至少20天以上,有效減少地下害蟲及病原菌。在2016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深翻,不起壟。并重點加大對翻耕曬垡時間、耕翻深度等環節的指導力度,確保煙田耕翻質量。
2017年土壤改良覆蓋面達到100%、深翻曬垡達到80%。
2.理化誘控技術應用。
近幾年,吉安市煙草公司投入資金200余萬元用于購置殺蟲燈、黃色粘板、性誘捕器等新型植保物資,開展理化誘控防治。殺蟲燈、黃色粘板、性誘劑等新型植保物資的大力推廣應用,有效提高了對煙田害蟲的定向誘殺,大大減少了煙田主要蟲害數量,進而降低了煙葉病害的傳播,同時有效控制了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了煙葉質量的安全性。
(大田插入誘捕器防治斜紋夜蛾、煙青蟲等害蟲)
(大田插入黃色粘板防治蚜蟲)
3.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推廣技術應用。
為切實加強對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的推廣,吉安市煙草公司于2015年開展了《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引進試驗與推廣應用》項目立項,配套了245萬元專用經費,并成立項目領導小組、技術研究小組和推廣小組。近年來,項目組在充分汲取云南玉溪繁蜂技術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種蜂保育、繁蜂管理、放蜂等關鍵技術的本地化研究,初步探索出了以油菜作為寄主進行保種,使用濕潤育苗繁蜂法進行批量擴繁的本地化繁蜂技術,滿足當年放蜂的需求。
2017年在安福、峽江、永豐三縣各建立一個煙蚜繭蜂二級擴繁點,共播種煙株7.2萬株,繁殖僵蚜5760余萬頭,煙田推廣面積為8.85萬畝,占植煙面積的100%,大農業放蜂4萬畝。全市在4月上旬、5月上旬采用散放僵蚜苗方式各放蜂一次,平均每畝放蜂500頭左右。
?
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的推廣應用有效控制了煙田蚜蟲數量,蚜蟲數量由放蜂前的平均每株4.6頭減少為放蜂后的每株2.8頭,僵蚜數量由放蜂前的平均每株1.2頭增加到放蜂后的每株2.2頭(見表一:放蜂調查表)。同時,通過在放蜂區和未放蜂區隨機對煙農農藥使用情況進行調查,放蜂區煙農可減少使用防治煙蚜農藥數次1次,每畝可降低農藥成本和用工成本20元,減少了煙農植煙成本的投入。
?
4.生物藥劑使用。
為減少傳統化學農藥使用量,進一步推進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近兩年吉安市煙草公司加大對生物藥劑的引進力度,針對主要病害—青枯病的防治,引進了生物藥劑“熒光假單胞桿菌”粉劑(青萎散)。今年,推廣面積為3.1萬畝,占植煙面積的35%。通過隨機對煙農就青萎散生物藥劑使用與否,青枯病防治效果進行了調查,見表二:青枯病防治效果調查表。調查結果表明,青萎散生物藥劑對青枯病防治效果較好。
5.病原菌源頭控制技術研究。
為進一步了解煙草常見病害的病原菌源頭,以探索更有針對性的綠色防控措施,吉安市煙草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開展合作進行項目立項研究,共同合作開展了烤煙葉斑病病原鑒定及防治技術研究、煙草青枯病的研究,針對當地兩種主要病害葉斑病和青枯病的病原菌及發病流行規律進行調查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
二、存在的問題
(一)煙蚜繭蜂本地化研究及技術創新有待進一步探索。
蚜蟲的擴繁、煙蚜繭蜂的擴繁以及放蜂時期的確定,受氣候環境條件影響較大,不同的地域在推廣過程中需要適宜當地環境的技術標準,前兩年推廣仍是以云南經驗為主,但吉安煙區與云南煙區氣候差異大,尤其繁蜂時節雨水多、氣溫低、空氣濕度大,導致蚜蟲和蚜繭蜂保種困難大,擴繁效率低,對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本地化的研究雖然做了一些探索,但是還未形成相關的技術體系,本地化的技術創新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代替傳統化學農藥的微生物農藥應用有待進一步增加。
微生物農藥具有毒性較低、對天敵生物安全、對環境友好等優點,是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應優選的農藥品種。近兩年,吉安市煙草公司通過開展試驗示范,引進推廣的微生物農藥,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市場上可選的防治煙草病蟲害的微生物農藥品種較為單一,微生物類藥劑的引進與應用還需進一步增強。
(三)煙草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創新研究有待進一步加強。
近幾年,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校,吉安市煙草公司開展了葉斑病、青枯病的致病機理和防治措施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煙草花葉病是吉安煙區的發病較多的一種病害,還需對病毒病進行深入研究。對于蚜蟲、地老虎及斜紋夜蛾的物理防治技術應用受環境影響較大,植煙田塊集中連片規模小,周圍樹木、果蔬等多種害蟲寄生生物,很大程度上影響插放在煙田的黃板、性誘捕器及殺蟲燈等物理防治效果,尤其是殺蟲燈不但把附近的害蟲引進煙田區,還會殺死部分害蟲天敵,因此,如何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的綜合防治技術研究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四)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的綜合體系尚未完整建立。
自開展GAP、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等工作以來,吉安市煙草公司在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在堅持降本增效的基礎上有效將理化防控、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措施有機結合還是迫在眉睫。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加強煙蚜繭蜂防治煙蚜的本地化研究。
針對吉安煙區繁蜂時節雨水多、氣溫低、空氣濕度大,導致蚜蟲和蚜繭蜂保種難度大、擴繁速度慢的問題,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研究,在保種、繁蜂等重要環節探索適宜本地氣候的相關技術,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吉安技術體系,更好的推動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在吉安煙區的推廣應用。
(二)多點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