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年來,受全國嚴控規模、工業壓庫的影響,全國煙葉供大于求,煙葉銷售形勢越來越嚴峻的環境下,煙葉質量的穩定性、均衡性,是產區煙葉進入工業公司主配方,打開市場銷路的關鍵。如何提高煙葉生產技術水平,全面提升煙葉質量,增強煙葉市場競爭力是當前的主要任務,實現煙葉質量均衡化,要從政策、管理和技術等幾個方面著手。
一、政策方面
1.優化布局,合理安排種植計劃。近年來,煙葉種植合同面積、收購數量都是在煙苗移栽結束后下達的,而且反反復復。給基層造成比較大的困惑。煙葉種植合同數量要早明確。最好要在煙葉育苗前就下達下一年煙葉種植面積、收購數量,便于煙站好把握來年的育苗數量、肥料供應,有計劃性安排落實,有利于各產區優化布局,合理安排種植計劃,條件好的多種,條件不好的少種或不安排種植計劃,不會造成盲目發展。
2.針對重點技術、重點環節,實行以獎代罰的激勵政策。比如增加煙葉初分純度獎勵機制,在煙葉預檢、收購過程中對煙農的煙葉初分質量進行評價,公示,對煙葉初分好的煙農給予0.1-0.3元/斤的獎勵,煙葉初分不好的煙農不能享受獎勵,還要責成其重分。否則不予收購。就便于在煙農中形成比純度的好氛圍.
二、管理方面
1.突出技術重點,實行差異化管理。
(1)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高煙農對落實標準化生產對提升煙葉質量重要性的認識水平,使煙農從內心認識到煙葉質量的重要性,思想上提高煙農的質量意識,從根本上促進煙葉質量的有效提升。生產過程中實行差異化管理。提升煙葉商品質量,重點應放在初分環節上;因為在煙葉生產過程中就算技術標準落實再到位,由于病蟲害、自然災害、氣候條件、烘烤過程中意外事故等都會造成低次煙葉。就算生產出理想的煙葉,如果煙葉初分不好,混等混級,到了收購站交售時既影響收購進度,等級純度也得不到保證。所以應把差異化考核重點放在初分階段。加大獎勵和差異化考核相結合。把握好這個技術環節的瓶頸。對提升煙葉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突出技術重點,落實關健技術。煙葉生產一環扣一環,環環都十分重要,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出現質量問題。但是對煙農的考核如果面面俱到,反而會出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況,翻開2017年生產技術落實扣款目錄,里面扣款的項目幾乎涵蓋了從移栽到烘烤的所有技術。常聽領導教育我們說:抓工作,要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分好輕重,才能彈出和諧美妙的旋律;到頭來又應了一句古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所以建議,對一些關乎全局,決定煙葉質量的技術,要扣緊扣嚴;對一些只是為了更好看,對質量影響不大的農事,只引導而不強求。
(3)優化種植主體。在嚴控規模的情況下,擇優選擇種煙煙農,淘汰一些煙葉種植技術差、質量意識淡薄、管理粗放、年齡大的煙農。嚴控政治和干部等特殊群體種煙。
三、技術方面
1.煙葉生產。一是播種和移栽期的時間問題。由于氣候變化,近三年煙株早花現象比較普遍,云煙87稍微好些,特別是K326早花現象比較嚴重,造成上部煙葉偏多,雜色和殘傷偏大,部位界限不明顯。造成部分煙葉混部位。要進行不同播種、移栽期的對比試驗,確定播種和移栽期。二是施肥。施肥過多造成煙株貪青晚熟,施肥過少造成煙株早衰。要通過平衡施肥達到優質適產,種出理想的株型。三是成熟采收,科學合理烘烤。
2.煙葉收購。一是創新收購模式。老的收購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當前煙葉發展需要,要不斷的摸索和完善新的收購模式。龍崗站的煙葉收購模式值得推廣。二是完善收購流程。煙葉收購等級質量控制前移,重點應放在初分和預檢上,要提高煙葉質量和均衡化,單靠煙葉收購把關困難比較大,初分和預檢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多年來提高煙葉純度、保持煙葉收購秩序穩定、收購進度、質量均衡的法寶;初分、預檢不到位,收購時全部退回重檢,煙農情緒比較激動,意見較大,極易激發矛盾,造成不穩定因素。加上驗級人員比較少,工作量比較大,要完全片片驗級不現實。所以,要把提高煙葉純度放在驗級前解決。
綜上所述,要提高煙葉質量,實現煙葉質量均衡化,生產出工業企業滿意的煙葉,政策、管理和技術必須圍繞初分、預檢、驗級上做文章。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