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日,劉應海調任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擔任縣局(分公司)書記、局長、經理。報到當日,他就在該縣擁翠鄉溫泉村委會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劉應海走村串戶,深入貧困戶家中了解情況。溫泉村共有674戶281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6戶727人。
扶貧攻堅的“領頭人”
“送錢、送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的貧困問題,立足長遠,帶動群眾走多元化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才能真正讓群眾富起來。”這是劉應海經常跟扶貧工作隊員說的話,他也是這樣做的。
村里沒有集體經濟,產業單一,要想脫貧,困難重重。當時,正值縣里大力發展“森林蔬菜”產業,劉應海看準機會、乘勢而上,與村“兩委”班子一起摸情況、找資金、學典型、抓培訓,經過認真研究,村里貧困戶種上了青花椒820畝,讓貧困群眾多元經營。“我將盡心盡力多為鄉親們辦實事、辦好事,努力改變咱們村貧窮落后的面貌,一定做到對得起組織、對得起鄉親、對得起自己。”這是2016年9月在溫泉村對干部群眾作出的莊嚴承諾。
通過實地考察,溫泉村適合擴大煙葉種植面積。在劉應海的推動下,縣煙草局制訂了《溫泉村煙葉產業扶貧方案》,確立了通過1年至3年的扶貧攻堅,實現38戶貧困戶1年脫貧、2年提升、3年致富,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的目標。
2018年全村種植1500畝紅大烤煙,全村產值670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38戶315畝,產值141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收入3.71萬元,人均收入8245.60元。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年脫貧摘帽。溫泉村地處擁翠鄉東部,距縣城35公里,距鄉政府17公里,村民看病買藥比較困難。他聯系云南省煙草學會,于2017年8月13日,云南省煙草學會協同云南省中醫藥學會等相關醫學會組織醫療衛生領域專家,深入溫泉村委會開展“七彩服務、健康扶貧”義診活動,仁心慧術暖民心。
“今天,我們村迎來了省中醫藥學會10名專家,為我們溫泉村1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178戶煙農愛心義診,給我們帶來健康福音,真心真意地盡為我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為推動醫療技術、科普知識和惠民政策常下鄉,推動新農村建設,積極服務農民群眾,服務農村發展,服務社會和諧,助推美麗幸福新溫泉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感謝省科協、省煙草學會、省中醫藥學會和州縣煙草公司。”擁翠鄉溫泉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連如虎激動地說。
活動現場,共有10名專家坐診,他們仔細記錄每位患者的病情、耐心解答各種健康咨詢,針對不同情況,分門分類給予專業建議。通過免費檢查、提供處方,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10位專家共提供義診及健康咨詢共計436人次。“我今年66歲,長年干活,腰疼,今天掛的是葛專家,他認真幫我看病,給我開了處方讓我到中醫院抓藥,他免費幫我看病相當感謝。”溫泉村委會龍潭村楊世宏如是說。
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2016年11月9日,在豐常禮家,劉應海與他拉家常,聊建檔立卡貧困戶所享受過和正在享受的扶貧政策,老弱病殘享低保、義務教育免除學費、住宿生活補助;新農合報銷補助;危房改造補助、無息貸款;產業發展貸款、補助……,總有一些是享受過或正在享受的。引導貧困群眾更要懂得感恩,通過自己努力和政策幫扶早日擺脫貧困,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2017年9月30日,進入楊世和家中,楊世和正在烤房中查看煙葉烘烤,妻子正在忙著把采回來鮮煙葉進行分類編桿,劉應海走入烤房查看煙葉烘烤情況,并和他攀談起來:“楊大叔,你家今年種煙幾畝,烤了幾爐,交了幾次,有幾口人,勞動力有幾個,耕地有多少畝,一年收入多少,主要發展什么產業,家中欠債多少……”,仔細詢問他家致貧的主要原因和面臨的困難,與他一道為脫貧致富謀思路、找出路。“我家今年種煙5畝,現在入爐5爐,出爐4爐(標準化烤房),賣了兩次,還算可以,有6口人,勞動力有4個,有耕地5畝,都種植烤煙,就靠種植烤煙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一年毛收入在一萬多元,因為兒子結婚、生小孩,我又生病,現在家中欠債5萬多元。”楊世和一一回答。當得知他很想發展養殖業和種植烤煙,劉應海鼓勵他要樹立信心,戰勝困難,通過加入鄉內養殖合作社來發展養殖業,并將與金融部門協調幫助他家爭取貼息貸款來解決資金難題;烤煙種植要通過土地流轉來增加種植面積,縣局(分公司)將給予大力支持,只有通過種養產業發展,才能過上好日子,提前脫貧致富。當得知楊增茂家中缺少勞力但他是煙葉烘烤能手,劉應海鼓勵他要發揮專長,在自家種好烤煙烤好烤煙的同時,向那些烘烤技術差的煙農傳授技術和幫助他們烘烤煙葉來增加收入,我們一起集思廣益,多動腦筋,多想辦法,一定能摘掉貧困的帽子。
四處透風的毛坯房,院子里長滿了雜草。這是劉應海2016年8月26日第一次來到掛包對象龍潭連家會家的情景。“我叫劉應海,是掛鉤您家的責任人,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難,你就盡管給我講。”拉著連家會的手,劉應海已把自己當成了這里的一員。
“我家今年建房得到扶持貸款5萬塊,8月份裝修好后可以入住,上個月我在縣醫院住院治療醫藥費8000多塊也得到報銷,減輕了家庭負擔,種植了1畝香櫞和1畝冬桃,兩種苗都是免費的,管護費也打到了我的社保卡上,養了1頭能繁母豬,補助了1000元,現在又給4畝青花椒免費種植,村長讓盡快挖好塘,孫子讀書也免費,黨的政策好,劉經理,三年前您到我家,一樣都不是,現在通過政府和您們幫助,我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啰,年底可以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了。”這是2018年5月17日連家會與劉應海的對話。
關注民生的“代言人”
如今,走進擁翠鄉溫泉村委會龍潭村,道路整潔衛生,垃圾入池,山清水秀,田間地頭、道路兩側、房前屋后,盡是一派整潔有序的田園風光。“村民自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得益于掛鉤我們龍潭村的南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幫助和支持,自實行村民自治以來,我們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呈現出新景象。”溫泉村委會龍潭村村民楊世和如是說。
現在的連家會家通過異地搬遷,院子里干凈整潔,屋內收拾的井井有條,用連家會自己的話說:“這輩子,我想也不敢想的事,是劉經理幫我辦成了。”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劉應海下決心改變溫泉村黨員管理不嚴格、組織生活不規范、學習教育不經常、組織堡壘作用不明顯的狀況,堅持把抓黨建作為促脫貧的基礎。縣局(分公司)黨總支與溫泉村黨總支結對共建,指導村黨組織開展活動、上好“三會一課”,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強化黨員經常性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使村黨支的黨員學有榜樣、干有方向。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增強了,黨性意識明顯提高,成為脫貧攻堅戰的生力軍。
劉應海從值班、請銷假等日常管理制度抓起,自己率先垂范,按要求入戶走訪,記好工作日志,解決實際困難,履職盡責,做好表率。在劉應海的帶領下,村干部遇到村民反映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并反饋,不推諉、不躲避,思想認識、責任意識和工作能力都有了明顯提升。
單位幫扶的“責任人”
劉應海主動承擔掛包村“第一責任人”主體責任,組織掛包干部職工在扶貧奉獻日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并抽調9名富有農村工作經驗的駐村工作隊員分別安排在擁翠鄉新華村、擁翠村、溫泉村進行“五天四夜”駐村精準扶貧和異地搬遷服務工作;他深度融入地方扶貧攻堅工作,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帶領18名中層干部深入擁翠鄉溫泉和擁翠兩個村委會對所掛包的54戶207人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和“N+2”38戶非建檔立卡戶入戶調查走訪遍訪近300多人次,分析貧情,“對癥下藥”開良方,做到精準清楚貧困戶的基本情況,精準清楚貧困戶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精準清楚扶貧工作的切入點,積極為貧困戶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并按照“授之以漁”的方式方法開展工作,順利通過省檢,把形象樹起來,把責任擔起來,把事情抓起來,讓老百姓滿意。2015年至2018年,劉應海通過組織職工捐款、向上爭取等多渠道籌措資金,累計向掛包村投入扶貧資金54.26萬元,用于強基惠農、生活飲水工程建設、小學生學習用品、文體用品、校服、幼兒園床上用品、貧困戶產業發展、子女教育和購買人身組合保險等,彰顯責任煙草新形象,實現“精準滴灌”,助力溫泉村脫貧。
劉應海用實際行動幫扶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并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保持工作力度、措施、人員不減,在“夏季攻勢”中“流血流汗”,一鼓作氣邁向脫貧攻堅金字塔頂端,迎接國家抽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