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公司幫我們修建了蓄水池和輸水管道,烏蒙鄉的煙農種煙澆水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受累了。”近日,云南省昆明市祿勸縣烏蒙鄉樹多村煙農包昌勸望著梯田上的蓄水池和山路邊泛著銀光的輸水管道,感慨地說,“今年干旱嚴重,烤煙移栽和抗旱保苗用水,都靠它了。”
據包昌勸介紹,樹多村海拔2000多米,“十年九旱”,過去干旱時,村民常陷入無水可用的困境。
今年以來,烏蒙鄉降雨偏少,氣溫持續偏高,旱情較重。“今年1月1日至5月底,全縣平均降雨量為46.4毫米,比歷史同期少59.2%,比去年同期少50.2%。”祿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楊大佺告訴記者。
“以前煙農抽水、拉水費用高,可用水量少,烤煙要么等下雨再移栽,要么栽煙時才澆少量水確保活苗。”烏蒙鄉黨委書記張自文說,“有了管網工程后,再也不怕旱情影響生產了。要是沒有這個管網工程,今年鄉里幾個村的煙葉要損失一半。”
在烏蒙鄉村民眼里,滴水貴如油。由于山高坡陡,大山上匯集下來的水流在半山腰一處斷崖下直接滲漏、消失不見,各個村的生產生活用水只能依靠多個分散、出水量小的水源點,群眾用水得不到保障;而且,山體時常發生滑坡落石,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溝渠堵塞滲漏、水管破損比較嚴重,這使烏蒙鄉的群眾一直處在望水而不得水的困境中。
由于缺水,烏蒙鄉當地農業生產長期停留在“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階段。烏蒙鄉缺少庫塘等重要水利設施,遇到較大旱情,小水源點出水量減少、甚至枯竭,基本上只能保證人畜飲水;條件差的村子,連人畜飲水都要到其他村去拉。
“為了抗旱,村民們過去就在山上挖一口口小水塘、水窖收集雨水。干旱時節,人畜就靠這點死水過日子。”說起缺水的歲月,張自文語氣變得有些沉重,“水金貴,缺水時有好幾個村的群眾需要翻山越嶺到鄰近的轉龍鎮洗馬河拉水。”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位于烏蒙鄉的轎子雪山海拔4223米,為滇中第二高峰,冰川雪水融化形成源源不斷的水流,村民可以看到雪山半山腰上常年流水的瀑布,但水流到半山腰斷崖下就漏光了。烏蒙鄉4個村地理位置較高,分散在地勢險峻的大山間,沒有一處像樣的水源。“聽到水響,看見水流,一年四季為水愁。”世代望得見水卻無水可用的烏蒙鄉群眾編了這樣一段順口溜。
“只有解決了用水問題,烏蒙鄉農業經濟發展才能走上坦途。”張自文說,“但建設水利設施所需的大量資金投入讓我們有心無力。”
當前,烏蒙鄉正處于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在煙草行業積極落實中央“工業反哺農業”方針、充分發揮行業資源優勢大力支持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解決條件極為艱苦的烏蒙鄉的用水難題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根植煙區、心系煙農。2017年,昆明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祿勸縣局(分公司)圍繞基本煙田和水源規劃布局田間基礎設施項目,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規劃建設,將烏蒙鄉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管網工程作為一項抗旱保民生及扶貧攻堅的重點項目。
“我們把海拔2700米處源源不斷的山泉水通過管道自流引進蓄水池,煙農通過水管從水池引水,就可以解決灌溉問題。”祿勸縣局(分公司)基礎辦主任余平說。
烏蒙鄉管網工程總投資423.4萬元,資金全部由煙草行業補貼;各類型管道總長28.4公里,水池49個,水池總容量4950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可以解決烏蒙鄉4個村6000畝耕地的灌溉用水問題。
“建好烏蒙管網工程,既是出于煙葉生產的現實需要,更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煙區干部群眾強烈期盼的回應。”昆明市局(公司)副經理楊永平這樣解釋烏蒙鄉管網工程的建設意義。
2017年10月,承載著村民夢想的管網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2018年12月26日,是一個值得烏蒙鄉群眾銘記的日子。這一天,隨著工程管理人員規范有序的操作,管網工程正式通水、蓄水。管網投入使用后,將徹底解決烏蒙鄉烏蒙村、大麥地村等4個村的生產用水問題。
“三分建,七分管。四個村每個村民小組都安排了3名專職管護人員負責建后管護工作,保證工程正常運行、發揮效益。”張自文說。
得民心、順民意。烏蒙管網工程得到了當地群眾的擁護。“修建工程需占用群眾部分耕地,沒有一戶村民索要賠償,有些村民還主動給施工人員提供幫助。”余平說。
汩汩清流沖刷掉了烏蒙鄉群眾關于用水的苦澀記憶,為這片土地帶來了希望。
“沒有水,我們什么也做不了,發展規劃甚至不敢說出口,怕人笑話。現在有了管網工程的支撐,我們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一定會變成現實。”望著地里的烤煙,張自文信心滿滿地說。
引水工程的竣工,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增收致富的希望。張自文介紹道:“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如今,烏蒙鄉以脫貧摘帽為工作重心,在種植烤煙之外,加快發展當歸、黨參等中草藥種植產業,四川、云南的中藥企業都來收購中草藥,銷路不愁。”
水引來了,烏蒙鄉“鞏固提升煙葉支柱產業,發展中草藥種植新興產業”的助農增收規劃正成為現實,這個高原貧困山鄉正闊步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