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堅持“政府主導、煙農主體,科技引領、產業發展,循序漸進、積極穩妥”的原則,沿著“主業穩收、多元增收、扶貧助收”三條途徑,著力構建煙農增收工作體系,形成煙葉主業與多元產業互為保障、良性發展態勢,實現了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
最近幾天,祥云縣下莊社區的煙農李興貴都在自家的煙田里忙碌著,封頂打杈、抑牙,在他看來再苦也值得:“我家從土地下放就開始栽烤煙了,基本每年都種六七畝,經濟收入主要靠烤煙。”
在下莊社區,和李興貴家情況相同的農戶還有480多家,近三分之一的家庭都種植煙葉。據下莊社區委員會書記普尚福介紹:“我們去年烤煙面積為1830畝,總產量25萬公斤,總收入750萬元。今年我們總面積為1850畝,按照目前烤煙的長勢,預計比去年增收150萬元。”
祥云干旱少雨,適宜種植旱作,每年烤煙種植面積都在8萬畝左右,是祥云縣的支柱產業。歷屆縣委政府始終把烤煙生產當作事關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和地方財政來源的重點,常抓不懈,把優質煙區的長期穩定和近期規劃作為農業種植的重點,改善基本煙田基礎設施,建成了以青海湖為代表的若干煙水工程。在生產管理中,狠抓基礎管理,強化大田標準化科技落實。據祥云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李亞軍介紹:“注重生產方式轉變,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煙葉提質增效的活力,大力實施專業化的育苗、質保、分級和集中交售,有效推動集約化經營、減工降本。注重科技興煙,推行標準化生產、綠色生產種植、著力推行土壤保育、廢舊地膜回收、綠色防控等科技興煙措施。”
這些關鍵技術的應用,持續鞏固現代煙草產業支柱。2018年,全縣烤煙種植面積8.1萬畝,全縣煙農收入3.386億元,實現煙葉稅7449.84萬元。有了規范的栽培技術和完善的管理措施,解除了煙農的后顧之憂,不少建檔立卡貧困戶,靠種植煙葉實現脫貧,下莊社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茶進培也是其中之一:“去年栽了兩畝,有8000多元收入。今年想多種上一點,種了五畝,多有點收入,以后日子好過點。”
今年,祥云縣緊扣“市場、綠色、生態、安全”的工作方針,圍繞“四單元、兩品種、一現場”的格局規劃布局8.24萬畝種植面積,22.22萬擔收購計劃,讓“一棵煙”成為煙農手中的金葉子,換回更多的“紅票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