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科學院網報道 圖位克隆顯示大豆生育期基因E1為豆科植物中特有的轉錄因子(Xia et al., 2012 PNAS),但人們對E1基因家族在豆科植物中的功能分化還不甚了解。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人員以菜豆和蒺藜苜蓿為代表性植物,對E1基因家族的功能保守性和分化展開了研究。在大豆中超表達菜豆來源的PvE1L表現出抑制開花的功能,而超表達蒺藜苜蓿來源的MtE1L則對大豆的開花無明顯影響,但對大豆植株的株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E1基因轉入擬南芥或水稻中,未見明顯的花期表型。對篩選獲得的蒺藜苜蓿Tnt1插入突變體mte1l進一步分析,MtE1L突變引致植株晚花,表明MtE1L在蒺藜苜蓿具有促進開花的功能。該研究揭示來源于大豆近緣種菜豆的PvE1L基因與來源于蒺藜苜蓿的MtE1L在調控開花的功能上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且功能分化與E1基因家族的進化及基因組擴增相關聯。該研究為進一步研究豆科植物中光周期調控網絡奠定了基礎。
該研究以Functional conserv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soybean maturity gene E1 and its homologs in legume 為題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在線發表,東北地理所夏正俊研究組的博士研究生張興政及助理研究員翟紅為共同第一作者。該項目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中科院先導專項及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
豆科植物中E1基因家族調控開花模式預測圖。其中PvE1L為菜豆(common bean)來源的E1同源基因具有抑制開花的功能;MtE1L為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來源的E1同源基因具有促進開花的功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