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再加把勁!這路馬上就能通了。”2014年10月20日上午,在河南省義馬市三十鋪社區花園頭村,一位中年男人正在指揮著全家老小清理道路上的淤泥。前幾天,一場大雨致使路邊的山坡出現滑坡,大量的泥土擁到了路上,堵住了通往村里的水泥路。
指揮的中年男人名叫王建業,今年62歲,是一名退休老黨員。2011年,他和老伴在村口的310國道旁開了一個小超市,主要經營煙酒副食。別看老王開店經營時間不長,但卻有著“三好”老板的稱號。
?
經營“好把式”
“老王這人頭腦好使,辦事靈活,不愧是喝過墨水的人!”提起老王,周邊的同行們可有點“羨慕嫉妒恨”。
2014年,受煤炭效益下滑影響,當地的消費能力大幅下降,位于國道旁邊的幾家零售門市都出現了業績下滑,有兩家干脆停止了營業。“‘市’在人為。做生意關鍵在人”。面對狀況不佳的市場局面,老王卻不以為然。
6月的一天,老王出門辦事,沒走多遠就聽到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老王走過去一看,是一個大型電廠建設項目正在舉辦開工儀式。見到此,老王的心李頓時有了主意。三天后,他來到市區一個批發市場購買了30張涼席和30頂蚊帳,然后又到一家廣告公司,讓廣告公司在這些東西上面噴上了“關愛農民工,大家來行動——利民超市捐贈”的字樣,當天就送到了建筑工地,免費發放給了搞建筑的農民工朋友。還別說,老王的這招果然高明。不到一天,工地上的1000多名建筑工人就記住了他的名字和他的店鋪。“雖然投資了一些錢,但回報卻非常豐厚”。提起這件事,老王臉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
“這個老王,真是個能人。打死我也想不出這一招啊!”距離建設工地最近的零售客戶孫鳳娟佩服不已也后悔不已。
張春明是在一個零售客戶座談上認識老王的。有一天,張春明找到老王,說自己店鋪對面的一個大超市開張后,自己的生意卻一落千丈,眼看要關門了。老王聽后,當即就給他出了個“點子”。他讓張春明利用位于村口的優勢,和那些農副產品收購商合作,搞農副產品收購代理。這樣,代理商可以節省收購時間,方便運輸,而自己則可以聚集人氣,帶動銷售。張春明采納了老王的建議,店鋪很快就起死回生,收入也比以前多了許多。
“多虧了老王的好點子!真不愧是經營上的‘好把式’啊!”一提高老王,張春明就滿臉地感激。
市場“好管家”
在老王的店鋪里面,有一塊上寫“黨員示范,誠信經營”的紅色牌子非常醒目。“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時時處處都應發揮模范示范作用,不能因為貪圖利益而給‘黨員’二字抹黑”。老王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
老王的店鋪還代理有酸奶批發業務。2012年8月的一天,老王到社區一家超市送貨。在卷煙銷售區他看到一名營業員把幾條卷煙低價賣給了顧客。老王非常生氣,上去就把營業員訓了一通:“你價格這么低,讓我們怎么賣?”這時,超市的經理走過來了,他把老王拉到一旁,“咱們都是老熟人,你就別計較這個了!”。“不計較不行。這條街上這么多家店鋪,都要這么賣,市場不就亂套了嗎?”老王駁斥道。看到老王不依不饒,超市經理只好到收銀臺,把那位正在結賬的顧客手中的卷煙要了回來。
認識老王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直性子,敢說敢做。也正因為如此,2013年2月,王建業被周邊的零售客戶推選為卷煙自律協會小組組長。在煙草部門頒發證書的那天,老王非常激動,“沒想到我這個老黨員退休了還能弄個‘官’當當。你們放心,我一定干好!”
劉小亮是從事卷煙經營不足一年的零售客戶。今年7月份,有兩個陌生人到他的店內推銷卷煙,看到價格便宜,且不像假煙,劉小亮就購買了十條。就在卷煙上柜的第二天,老王來到了他的店內。在店內,老王發現了這些“異樣”的卷煙,他拿起來又看又聞,“這是假煙,你從哪兒弄得?”看到老王非常嚴厲,劉小亮說出了煙的來歷。“你夠膽大的!不行,我要舉報你!”老王說著就拿出了電話。“王伯,咱是一個村的,你千萬別舉報啊!”劉小亮急忙阻攔,但卻沒有攔住。不一會兒,煙草專賣稽查人員趕到,沒收了這些假煙,并當場對他進行了處罰。再后來,在老王的幫助下,稽查隊員很快抓獲了這兩名推銷假煙的不法分子。
“其實,王伯也是為了我好,為了大家好。你想啊,要是把這些假煙賣給消費者,我的店鋪不就完了嗎?市場穩定了、凈化了,我們大家都才能賺到錢。”提起這件事,王小亮不好意思地笑了,“還得感謝王伯挽救了我呢!”。
“有了老王這個‘大管家’,我們這片的秩序可好了,根本不用擔心價格競爭、假冒卷煙、上當受騙這些問題,大家經營起來都非常輕松。”周邊的客戶給予了老王高度的評價。
公益“好心人”
2014年春節前夕,老王所在單位為退休職工們準備了一點小福利。去領取的那天,老王沒有把領到的一壺油、一袋米帶回家,而是直接送到了本村的張大娘家里。張大娘是老王上班時包村幫扶的一個孤寡老人。為這件事,老王的妻子有些生氣了,“你退休后,已有人在資助王大娘。前兩年就不說了,沒想到今年你又把福利送去了。什么意思啊?”。“王大娘孤苦伶仃,咱好歹還有退休金,這點東西算啥!再說了,我是黨員,這種事黨員不去干誰去干!”。看到老王有些急了,妻子再也不說什么了。
今年5月份,老王到市醫院體檢。在大門口看到了一張“緊急獻血”的告示,說是醫院內的A型血告急。看到告示后,老王二話沒說就沖到了獻血室,一下在捐400CC。回去后,老王又到片區零售客戶店中,一家一戶地發動。最后,有十多名零售客戶都到醫院進行了義務獻血。為此,醫院還專門貼出通告對老王等人進行了表揚。
其實,在社區群眾的眼中,老王早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好心人”了。老王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每年春節的時候,他都會提前把寫好的對聯送到周邊的老人們家里。誰家有困難,只要一聲招呼,老王立即幫忙。為此,社區的居民們編了個順口溜:老王是個熱心腸,誰家有難他都幫;國事家事都關心,好事做了一樁樁;只要老王在身旁,不用愁來不用慌;班上班下一個樣,共產黨員好榜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