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這一年里,人們記住了“張玉瓊”這個名字,她的笑容溫暖著云南沾益縣播樂煙站的每一位煙農,她的事跡感動著你我,用樸實、善良、可愛、真實等美好的詞語來形容這樣的一位煙草人都無法贊美到極致。
12月15日,筆者再次來到播樂煙站,對張玉瓊除了干好煙葉生產工作之外在播樂的愛心活動先進事跡進行實地拍攝。
她的善行義舉在播樂鄉已是家喻戶曉,人們都不愿直呼其名,都稱她張姐。兒子一度不理解她的工作性質,一年四季撲在煙葉生產上,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車子,至今還租房住,還要四處幫扶貧困的煙農,也因為這樣,孩子前幾年一直不理她……直到她將孩子從沾益縣城姐姐家里接到播樂中學讀初中,日復一日看著自己的媽媽干基層煙葉生產工作辛苦勞累、不含糊,為人做事真誠、厚道,慢慢地她的孩子開始主動開口隨和地跟她講話,并悄悄告訴她老師說讓自己的媽媽給全校同學交流發言“道德教育”,她頓時哽咽,揮淚如雨……
張玉瓊這樣說自己:“我從農村出來,從小家庭條件很艱苦,現在身為一名煙草人我很滿足、感恩。好多人說我太傻,自己什么都沒有,一天還這點捐點錢,那點出點資,為什么啊?反正傻就傻了,我活的開心,開心才健康啊……”
做人,她活的自然、真實、善良,因為“傻”,她如此不做作,如此可愛。干工作,她對烤煙生產工作抓得實在、細致,群眾基礎好,無論到哪里老百姓都喜歡她。先后被上級部門評為“巾幗文明”示范崗、“巾幗建功”標兵、評為“三八”紅旗手、“先進生產工作者”、 “優秀共產黨員”。
助學無聲,希望煙農子女成人、成才
你很難想象得到這個女人所做的事,出錢鋪路、修水管一般人都已由衷敬佩,但她的眼里、心里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她全身聚滿正能量,傳遞一份能量的同時她又涉足養分貯備,等待下一次出發,她永遠在為煙農著想的路上,女人如斯,永不退色,可愛至極。
奴革小學校長陳慶華說道:“小學占地1.2公頃,全校17個教師,學生311人,共10個班。小學建在山坡上,飲水困難,資金缺乏,2014年她主動出資3000元購買水管連通了水池與學校,解決了師生飲水困難。”
沙高小學校長陳碧說到:“小學181個學生,13個老師,7個班,今年學校購買了7套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學設備,但是教室窗戶沒有窗簾,陽光強,難以正常開展教學活動,張玉瓊主動出資1萬余元幫助學校制作了窗簾,2014年12月8日,7間教室,2間教師辦公室,2間學生宿舍,共計44扇窗戶裝上了綠色的窗簾。冬天來了,很多娃娃沒有厚衣服過冬,張姐又用自己的錢買了10套保暖運動服捐贈給學校里面那些家庭困難、但學習好,刻苦上進的娃娃,孩子們用長滿凍瘡的小手接過衣服時都開心得不得了。”
陳碧老師接著說到:“下一步,我們學校將進行改擴建,張姐也主動提出新學校建好了,她會幫我們買十張娃娃睡地新鐵床送給我們,我們打心底里感謝她,我們信任她,她這個人一定會說到做到!”
走進偏山完小的大門,一群孩子在快樂的做游戲,跳著橡皮筋,玩著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張玉瓊送給他們御寒的保暖衣穿在身上格外顯眼。看到她們的張阿姨,一個個都過來親切地抱住她。其中一個小女孩叫方月菲,該小學五年級學生,她主動對著我們的鏡頭說:“感謝張阿姨給我們送的10多套保暖衣服,很溫暖,我們好開心!”
偏山完小受捐助的孩子與張阿姨在一起
偏山完小校長詹波介紹到:“張姐呢共捐了15套衣服給學校的孩子,近5年來,教師節她都要自己出錢到學校慰問,一般都是2000、3000元,比她有錢的太多太多,她對教育事業支持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她就像太陽一樣,走到哪里陽光就到哪里,從2012年起,張姐就主動聯系自己同學朋友,還有省煙葉公司的員工下來進行“一對一”幫扶困難學生的活動,陸陸續續捐款達到1萬多塊。張姐對幫扶的娃娃承諾讀到什么程度她就幫扶到什么程度。”
“反正我知道的,近幾年播樂這個地方除了沙高、偏山小學外,其他地方像大海、奴革、樂利小學她也經常去。每到教師節張姐都要帶上1000、2000元錢來慰問我們這些鄉村教師,她的這種無私奉獻精神現在社會是太少了,對我們這種鄉村教育的支持與鼓勵是巨大的,我們無比的感謝她。”詹波老師繼續說到。
助貧默默,煙農的信任重千斤
在談話過程中,陳碧老師告訴筆者,8月份因失足落水的溫曉青一家三口,現剩下的小女孩何娜悅也在他們學校讀五年級,小女孩學習很用功,是全級第一。在我們的真誠請求下,陳老師、張玉瓊、小女孩一起來到了她的家。
一進門,她的爺爺看見張玉瓊便激動地淚流滿面,并跟我們講:“感謝張點長,自我們家出事后,她不僅給了我們2000塊錢,還給娃娃捐贈了很多學習用品,拿了冬天穿的衣服、褲子給娃娃,時不時就買東西上門瞧娃娃她奶奶(至今臥病在床),幫我們家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我們也認不得咋個感謝她,這樣的好人太少了……”
據了解,溫曉青一家兩位老人申請了低保,每月每人109元,生活過得很拮據。
張玉瓊在溫曉青家
奴革村村委會主任熊彩云跟筆者講到:“張玉瓊非常喜歡煙農,哪家只要有困難給她說一聲,她就盡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幫助煙農,在偏山村民喜歡她,到沙高煙農也喜歡她,我們都想著她能來我們奴革村當煙點長,多幫助哈我們村的煙農做好事、善事,奴革村的煙農困難的更多……”從這樸實的真心話、大實話中,我們聽到、看到的不僅是只言碎語的夸獎,而是人心的一種向往,一種祈盼,一種信任,其份量重千斤。
筆者跟隨張玉瓊將自己娃娃穿小的衣服送到了大海一村胡小連家里面,家里黑漆漆一片,唯一的兩個凳子讓給我們坐著。胡小連媳婦在他家大兒子三歲的時候精神失常,家務基本不會做,至今忽好忽壞,因此他一邊要照顧兩個娃娃、媳婦,一邊幫村里人蓋房子、挑泥土打工掙錢。大兒子在沾益四中讀高三,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小兒子在播樂鄉大海小學上六年級,成績也是優秀,放學回家還要做飯、煮豬食,在一個11歲的農村孩子身上,這些好像已經習以為常了。
胡小連對我們說:“張姐呢真的比我的親戚還親了,好多親戚從我媳婦精神失常后都不愿意來往,都故意躲著我們,但她呢看見是這種情況也不嫌棄,今年前前后后給了兩個娃娃2000多塊,前些年,我背著娃娃打工苦錢都走過來了,現在又得到張大姐的幫助,我心里非常感激,更對過好日子有了盼頭……。”
張玉瓊在胡小連家
筆者隨著張姐又來到大海二村胡正開老人家里面,老人由于多年的類風濕關節炎,多處關節畸形,且關節造成磨損、破壞,活動及其困難,躺在一個簡陋的沙發上。老伴坐在旁邊照顧著,看到我們便大聲喊道:“張點長閨女又來了,老倌快瞧”。并熱情的招呼著我們圍著小火爐坐下,接著便對我們訴說著胡正開老人一直臥病在床,無法自理的苦楚,自己的兩個女兒遠嫁在外,沒有人照顧他們老兩個,張點長像自己的閨女一樣,一有空就會上門來看望他們老兩個,比自己閨女還細心周到,僅2014年一年張點長前前后后就給她跟老伴送去3000多塊……聽到這里的時候,胡正開老人躺在沙發上,老淚縱橫,使勁用紙擦拭自己不由自主流出的熱淚。
張玉瓊,在她的心里,比她困難的太多太多,但在別人眼中比她有錢的也太多太多。而這幾十年她卻任性的執著自己的人生追求,無怨無悔。太多的人在物質與欲望間苦苦掙扎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張玉瓊在無私奉獻與助人為樂中來成就作為一個煙草人的自尊與驕傲。
她在工作的那個小山村里贏得了煙農的信任、煙農的友情,煙農的心。這些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集于她這幾十年的光陰,甚至一輩子,已經很溫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