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該不該禁止一切煙草慈善行為,成為正公開征求意見的《慈善法(草案)》的爭議焦點。7日,來自國家衛計委、中國疾控中心、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國控煙協會等機構專家聯名呼吁,在慈善法中禁止煙草捐贈。
當筆者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只有一個大寫的字來形容——懵……再一反應,簡直一股浩然正氣,從丹田上涌……
來來來,“磚家”們,我們坐下來,聊幾句。
1.捐贈的本意是什么?
所謂捐贈就是“沒有索求地把有價值的東西給予別人”,首先,這就定義了動作的根本屬性——給予。
第一,無所求:所有企業在進行捐贈行為發生的時候,本意是善的,并沒有對于結果有所期待,也無意從主觀上去宣傳自己,同時,請注意,進行宣傳的是媒體,而非企業,如果你們真的擔心,會擴大企業的影響力,那么,請忽略這方面的信息,讓煙草低調的進行捐贈就好。
第二,有價值:企業進行捐贈,一般多以資金的形式,輔助受贈方進行基礎建設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扶持,因此從社會角度來說,可以認為一種資源的合理再分配。雖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但是你總得先給人指指魚塘的方向,或者帶他們過去吧。
第三,對象是他人:接受捐贈的主體,一般總存在或這或那的困難或者難處,如果自己可以,任誰也不愿意去接受他人的贈予,畢竟國人總有自己的傲氣,所以,接受捐贈,本身就是一種不得不為的,為了生存的行為。
綜上,企業捐贈,是一種主觀上無所求的有價值的可以幫助他人的行為。
2.捐贈的主體應該是誰?
發出捐贈的行為的主體,一般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當然也不乏雖然自身條件艱苦可是還是愿意幫助他們的個體存在),那么可以暫時定義為“有能力支付的企業、個人”。煙草企業從經濟實力上來說,符合這點,那么,為什么要拒絕這個實力強勁的選手入場呢?
有觀點會認為,慈善法應在全國范圍內嚴格禁止煙草業利用慈善捐贈行煙草營銷之實,否則有可能會繼續給煙草業留下品牌營銷、促銷的空間,使國家控煙規劃難以落實。在這種觀點看來,慈善對于煙草企業是一種宣傳。那么請問,哪家煙草的品牌是通過這家的慈善捐贈知道的?或者,你會因為某家企業進行了捐贈,就去購買這家企業的產品么?這樣的邏輯從何說起?
再者,從企業本身角度出發,哪家企業是不被允許宣傳自己的?難道因為是煙草企業,因為加在“企業”前面的一個行業屬性,就要剝奪企業的本質屬性么?更何況,目前從《廣告法》角度來說,煙草本就是受限的。退一萬步來說,煙草企業去做捐贈,目的是去蹭曝光率嗎?!
3.請考慮受贈方的感受!
中國慈善事業處于何種階段,鄙人自不敢斷言,我們也不去多談這塊。想說的只有一個,從實實在在的受贈方來看,每多一筆款項,或者少了一筆款項,對于他們,可能就是意義不同的!可能,他家的小孩就可以去看病,可能眼看就要輟學的孩子就可以再次背起書包,可能……套用某電影臺詞,沒了就是沒了,生活的本質或者是宗旨,就是活著,活下去。
活著比什么都強!
4.Think out of the box
慈善與煙草,我們需要跳出盒子來思考,正如一篇文章所說的那樣“回歸到立法上考究,我們或許需要省思的問題是:雖然煙草實行國家專賣,但煙草企業仍是合法的市場經濟主體,立法能否限制其做慈善的權利呢?煙草企業的一切慈善行為是否都是‘惡’的呢?煙草業的慈善捐贈是否都一定帶有煙草營銷的目的呢?”
從學理上來看,慈善法案采用“大慈善”的概念,本就想激勵社會各方力量從事慈善活動,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此,在抉擇捐贈群體的時候,是否可以勿問出身,專注善事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